12岁的孩子口臭怎么办
下面是沐浴阳光群一个家长的分享:
做一个分享吧。但我不适合写长篇,这篇都是碎片时间来写的,水平实在是马马虎虎,大家凑合着看。
我孩子是七个月早产的,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发育不平衡,做过感统训练,三四岁干预得很有效果,他专注力很强,但很不懂与人交往。我原来一直都处于担心状态,担心他不懂与人相处,担心他沉浸自己的世界。从小也上了很多兴趣班 。
小学成绩很好,年级前十名,但几乎不跟同学说话,人胆小,怕输,脾气大。
三年级时就有仰头症状,但当时我不懂,有提醒纠正,想着是坏习惯吧,以后应该就好了,也没有太在意,过阵子真没有了。
2015年下半年吧,突然症状多起来,发声秒发,翻白眼,干咳,抽肚子,轮番来。确诊后吃西药,不断加量。吃了三个月,孩子嗜睡,发胖,头疼。
2016年一月入沐浴阳光四群,停药。我当时和大家一样,经历了焦虑,害怕,怀疑的阶段。通读所有文章理论,纠结,选择,一点点实践,反复不知所措,再次坚持往下走……
我们家庭和大家大同小异,也是包办,替代,溺爱,以孩子为中心,大人情绪不稳定等等各种错。
到现在,我自己跟父母沟通后搬出来,要孩子独立就先让自己独立。
家里只立三条大规矩,
一是到点熄灯睡觉,
二是尊重家长,
三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大家的活都要干。
这个我后面会详细讲。
其他我都不管,完全放养,我只兴致勃勃做自己,健身,和老公每天散步,做家务,插花等等。
关注点都放到自己身上,修炼万事善化的心。跟老公的关系摆在第一位。每天要孩子买菜做饭,炒菜我们会一起做,洗碗,倒垃圾,周末搞卫生时叫孩子一起扫地拖地等等。出门时拿行李的一定是孩子。
出去玩从来不勉强,愿意一起就一起去,不愿意我就和老公开开心心玩自己的,或者孩子自己去玩啥吃啥,我和我老公另外玩啥吃啥。有时候孩子弱了,纠结了,担心了,就给个大大咧咧的态度,减少纠结。
小孩这两年改变非常明显,整个人光彩都不一样。症状什么的也早就没了,关键是积极主动很多,自信很多,脾气很好,跟同学相处很好,不怕输赢,愿意参与,现在甚至还跟同学炫耀起自己的爸妈来,我们相处愉快。
谈谈大家感兴趣的方面吧,把我走过的路,得出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参考下,各位各取所需吧。
一、关于症状
症状不关注,这是走向康复的前提。越关注越担心越盯着越焦虑,对康复抽动症越不利。这个海夫人讲了很多,很多妈妈的分享也反复提,因为只有这一步开始做了,做到了,放开了,真正心里放下了,才把因果循环打开了,“因”不开始,如何有“果”?
所有说太难做不到的人,每天一睁眼问下自己,要这样无力地陷下去吗?要改变现状吗?找好目标就要实施“因”。
焦虑是因为我们不肯定,不知道结果,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海夫人空间里那么多分享文章,不都在告诉大家好的例子和方法吗?有路摆在这里,会遇到些什么也不断有走在前面的人分享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盯着症状就是放不下呢?又不是金子舍不得放手,它是垃圾,赶紧麻溜儿的丢了!停下药物,放下症状就迈出了第一步。
症状就像上课铃声,它只是在提醒你走错了,该学习改变了,你是不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去关注学了什么,自己改变了什么,什么实践感觉好,而不是不停研究铃声是音乐还是电铃,是三长一短还是两长三短,铃声急促了就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这个有任何意义吗?
有人说,我这个不一样,我这个发声,我这个动作大,我这个影响别人了,然后呢?所以呢?所以我们就要焦虑哭泣不知所措来让孩子变好吗?可行吗?这个海夫人空间也讲了很多,比如别人并没有像你一样一直盯着孩子的异动,有时候只是我们夸大了可能的影响,课堂上嘈嘈嚷嚷,其实有的声音别人有点烦但也慢慢习惯接受了,该玩还一起玩呢,有的老师根本都没太注意,家长已经急的不行了。
如果急有用,能帮到孩子,那我们都去担心,去急,关键是,没有用!我们只能面对现实,能做的只能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态度,自己最难过的是自己这关,自己不在意的,别人?管别人干嘛?大人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不管孩子有什么症状都是自己的娃,我们都根本不在意呢。大气接纳孩子的态度,才是真正在帮孩子,帮他建立强大的心力。
二,关于药物
我刚入群的时候,孩子已经吃了三个月的西药,有的妈妈说我们是中药,不一样。其实,不论中药西药,海夫人空间也讲了太多太多,都是压抑症状,就像一间房子,药物是把门窗都关死,外面看着风平浪静,那里面呢?孩子心里波涛汹涌的冲突呢?不释放只压制是治本吗?西药依赖严重,不断加量,不断换药,症状加剧,家庭疲累。中药也一样,孩子被镇静的,长久的吃,中药的副作用都以长远计,也许影响肾,肝,生殖器而不自知。
而且每天吃药就在无形的,一遍遍的提醒孩子,你有病,得治,怎么让孩子放开心怀?放下别人的眼光?放下压力?还是那句话,停药,放下症状,就开始了“因”,就开始向你希望的“果”走去。
按摩什么的,我没有用它,也没有相关经验,所以不好说些什么。但是有一条,我很重视,我不想每天用任何外用的方式提醒孩子你有病,你这个那个不行。我还是坚信,这是心病,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心病只能心药医。
凡是提醒孩子他有病的模式,加重孩子他不该背负却又不得不背负的心理负担的模式我都不赞同。
三,关于靠自己
这一条要单独来讲,是因为很重要。
我刚入群时,很弱,很想有人领着走出来,很想有依靠,有认同,有同情,有安慰。但是走到今天,回头看,我的感受是,我们允许自己开始弱的状态,但不能长期允许,因为时间不等人,孩子越小,家长越容易影响到,越大越难。我们弱个几年,孩子就反复个几年。
海夫人,维尼老师,朝阳等都是各派的大家,他们都有免费和付费的咨询,他们是明灯,是方向,但绝对不是溺水人抓住的浮板,不是我们天天絮絮叨叨诉苦说“我就是不行,你不管怎样一定要帮我”的人。
如果我们只依赖,只诉苦,不彻底改变,不相信自己能行,不付诸实施,有困难就摇摆,几年一下子就过去了,家长能影响孩子的力度会越来越小。最终改变总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别人”不论是谁,都只能给指引,不能被依赖。
四,关于“道”
我所理解的“道”是什么?
“道”就是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形,你心里要坚持的东西,你认准的路,不管别的家长怎么说,你都不受影响要走的道。要认准道,首先要在平静理智的情况下先了解、学习、理解、实践、困惑、再实践,真的心里认同了,那么就要用强大的心力不动摇地往下走。
在面对人生任何局面,我现在的“道”就是一句话,“以如意心造如意”。
在对待孩子这个问题上,我的“道”就是三句话,“信任肯定认可”,“和谐向上不焦虑”,“万事善化”。
(一)“信任肯定认可”
谈这三句话,每次孩子的事让你不知所措了,就回到这三句话来思考,你准备要做的事是对孩子“信任肯定认可”吗?每次家人起矛盾了,你又闲操心了,就想现在的做法想法是有利于家庭氛围的“和谐向上不焦虑”吗?一遇到心里不顺的事,计划以外的事,心里各种负面袭来时,就用“万事善化”。
一遍一遍地想,一遍一遍的实践,我的感觉,这几年,这几句话已经刻到骨头里了,随时遇事随时反思,很多妈妈问我是怎样放下焦虑的,就是每次都回到这几句话来对抗焦虑的。
1、解释一下,信任是什么。信任是对孩子一遍遍说“我相信你,你能行”吗?你可以试试,你说了,孩子很多都会说,“我不行”,“我做不了”。信任不是用说的,是一种态度,是真诚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喝水啊,穿衣啊,吃饭啊,不停地规劝提醒。一个小动物都知道饥渴冷热,可是我们的家长们就认为孩子不知道,孩子少喝水、不穿衣、乱吃东西会生病。是,按大人的安排小孩生病会少点,可孩子这样带真的是不管多大都不知饥渴,不知冷热呀!或烦躁或麻木或纠结,动不动就问你,我该穿什么啊?我要去上厕所了啊,巴拉巴拉的。不焦虑就不会养出问题孩子,你要信任孩子,他有自己的感觉系统,未必与你的一致,这个没有对错,只有个人各个阶段的自我需求,总是提醒其实是一种无能和不信任。
2、再说肯定,是不断表扬,说“孩子,你真棒”吗?孩子在家里,一点小事都被表扬,在外面谁表扬他?在家里大家都捧着,顺着,处事以孩子喜怒、症状为标准,外面的人会吗?
孩子在外面,别人很正常的态度、话语,孩子都会觉得被冒犯,由于外面的人都不让着他,也不敢大发脾气,回来只能“窝里横”了。
所以首先,家庭教养规矩要与外界接轨。社会规矩是怎样的?是不是他自己的事没人管他,他影响了别人的事就会被收拾?对啊,家里立大规矩,他自己的事交给他自己,大人看都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心自己的破嘴,不要碎碎念,不要忧心忡忡地偷偷看,只有他影响了大家的事,冒犯别人的事才管。
然后,他自己的事自己做,多给他干活,做的好了,给个真诚的眼神,拍个肩,一句话都行,“还行啊,你”,“不错啊,小子”,关键是态度是真的。
做坏了呢,大气,不埋怨,不挑刺,哈哈一笑完事,千万不要说“我早说过要这样啊”什么的,就翻篇儿。孩子如果跟你不断你一言我一语纠缠呢?不纠缠,不理会,只展现态度,不要把孩子一句话一句话细细掰碎了分析,不用他每一句你都要回,他再回你纠缠,直接给个“这也叫事儿?”的态度,忽略。
3、最后再说下认可,认可其实就是海夫人空间不断分享的“接纳”,接纳孩子本身,空间的文章分享了很多。多看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从内心认可,无需迎合,接纳孩子本身。
(二)、 和谐向上不焦虑
这个是家庭的大氛围,妈妈是一个家庭情绪的支柱,是用来稳定家庭的,妈妈稳则家稳,爸爸是用来稳定妈妈的,所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第一步//www.czybx.com,妈妈必须稳,开个玩笑,妈妈的焦虑如天子之怒,给家庭的危害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各位妈妈们,不要害怕,不要逃避,不要说“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你可以的,为母则强,你放下焦虑调整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整个家庭马上就能感受到氛围的改变。
也有妈妈说,我那个猪队友怎样怎样,记住大前提,“和谐向上不焦虑”,不用想着马上改变队友,任何人都不愿意被纠正,包括我们自己,老公,孩子,改变别人太难太难,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当你自己真的变了,从内到外气场都是不一样的,海夫人说“好的心境会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坏的心境会像无味的有毒的气体一样,慢慢让人中毒”(海夫人《 家长心境对抽动症孩子的影响》)~就是这个理儿。
坚持“道”,坚持回到这几句话反思,稳定情绪,积极大气,妈妈变了,一定能感染到你老公,你孩子。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为第一位,你们和谐稳定的关系才是孩子安全感的根源。
但如果要离婚的,我个人的建议,我不是鼓励各位有点矛盾就要离婚。但现实情况如果真的要离婚,只是为孩子这个症拖着的话,我并不赞成为了孩子拖着婚姻,这个海夫人空间里也分享过类似的观点。一是孩子会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二是家庭和谐氛围一定是假的,三是,妈妈爸爸心里都一团麻的纠结,还不如自己出来,自己做好了一样给孩子感染阳光。人只有有自己,自己活出自己来,才能真正有光彩。
(三)、万事善化
这句话长久以来是我的座右铭,善化是什么?不是憋,不是忍,是用积极的方向,大气的态度化解任何不好的事情。
我记得,维尼的书对这方面是先给我打下了心里认同的基础。就是怎样善化,大家可以看看,从因果论,所有不好的反应是我们对一件事的“认为”,是我们设想的“因”,然后才会有生气,焦虑等等的“果”。遇事,先平静想想,为什么要生气要计较要沮丧?这个“因”是真实客观的,还是我们自己夸大扭曲设想的?再者说了,这个“因”真的会导致那样的“果”吗?我们又不是神,这种设想真的成立吗?最后,“坏”事真的是“坏事”吗,能不能转化成好事呢?这个维尼三部曲,我觉得很有益处。
海夫人空间也讲了很多“镜子”理论,遇事,不要心里纠缠,大气化解,你这种态度在生活中会传递给你家人,特别是你的孩子。你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这个 “万事善化”就是遇到事,先想,我希望这件事朝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好的,OK,问下自己的心,你现在的心是“好心”还是“坏心”?“好心”是一切积极大气包容乐观平稳的心态,“坏心”是担忧沮丧生气焦虑悲观的心态,好的心态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停止你的“坏心”,建立“好心”,万事善化,万事是钥匙。不用怎样“言传”,你做好了,就是在“身教”。
你万事善化了,孩子遇事也会模仿,孩子逐步大气了,以前他觉得受不了的,要计较的,要生气的,通通不是事儿了,他状态积极了,田里庄稼多,杂草自然少,这些症状自然就消退了。
其他的,心平气和,不包办,不替代,不溺爱,这些海夫人空间有很多分享,大家再看看。
有了以上这三句话,就有了“以如意心造如意”,越怕什么越来什么,越不怕什么越远离什么,如意,是用你“事事化为如意”的心,预期“如意”的方向,走向“如意”的目标。
五,关于“术”
心对了,方法怎样都可以,心不对,再准确的方法也不起作用。所以“道”是前提,你有了好而稳定的状态,做法多种多样都不怕。我下面谈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事例,给需要的人一些参考。但还是那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坚持了“道”才讲“术”,才讲方法。
(一)规矩
规矩,是要有的。
第一,什么才要立规矩。前面讲了家庭教养规矩要与外界接轨,社会规矩是怎样?他自己的事没人管他,他影响了别人就会被收拾。家里立大规矩,他自己的事交给他自己,大人看都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心白熊资讯网自己的破嘴,不要碎碎念,忧心忡忡地偷偷看,只有他影响了大家的事,冒犯别人的事才管。
第二,规矩如何立才可行。规矩繁多,就像我写这篇文章,啰啰嗦嗦一大堆,你估计记住的没几条,如果就一二三,你估计就记住了,强化了。家里规矩细而多,又是什么时间表啊,又是什么要先干啥再干啥啊,再加上家长无时无刻的提醒和规劝,孩子不烦?心里不燥?规矩能执行?
第三,规矩怎么执行。做错事就要承担后果,你心平气和,但孩子要承担。孩子哭了,求你了,症状起来了,你就让步,说下次不要了,这规矩就是玩的,一点用没有。孩子会不断试探你的底线,你不断让步,孩子会有无边无际的不安全感,这个海夫人空间也说过。
所以规矩要立,但要大而粗。大,是边框大,不是什么都不能冒犯,不是什么都是规矩,规矩以内理都不要理,看都不要看,把属于孩子的事还给孩子。粗,是犯了规矩一定有后果要承担,温柔而坚定,家长不烦不生气,但约定的后果孩子一定要承担,不要说下次,没有下次,只有这次,该坚持的不能因为孩子症状,哭闹,纠缠就心软,我们不能“心随症变”,而要让“症随心变”。
举个例子,我家三条规矩,
1、是到点睡觉,这个为什么要立?抽动的孩子神不足,睡前和起床症状非常多是规律,早睡能养神。
其次,到点熄灯睡觉,我们全都进房间了,孩子有没做完作业,洗漱没有我都不管,反正到点熄灯睡觉,明天被老师批评啊,同学说他口臭啊什么的,用结果而不是用提醒让他自己调整,这能让他逐步自己安排好时间。这点确实要心里强大,刚开始一定会有一段混乱的时间。我们家开始的时候,孩子一个月不洗澡,哪天洗漱了哪天没有,我都不知道,但是我自己每天洗漱打扫卫生,自己做好自己的事,第二天老师批评了找家长了,我就收他一天电子产品,但是心平气和,不生气,只是这个结果他自己承担就好。
现在,他学习主动很多,自己安排好时间,有玩有学习,洗漱根本不用我说,但是我也不关心他洗漱质量,那是他的事。
犯规矩了,别人因为他找我麻烦了,我就找他麻烦,我收拾他时,他一点脾气没有,因为他知道,错了就心平气和接受后果就好。
2、尊重家长。这个要区分情绪发泄、秽语等情况。秽语不是对家长不敬,这个不用管,不要提醒,不用纠正。
情绪发泄呢,他自己进房发泄情绪,或者就在你面前自己发脾气,上窜下跳,不用管他,你做你的事即可。
你要情绪稳定,等他情绪平稳了,你再疏通引导,或者就直接翻篇儿,根本不当事(我是基本上都用不当事的态度)。
但是,对家长甩脸子,谩骂,推打,你不用顺着他,这个规矩的底线不能无边无际地被试探,孩子心里也觉得不应该,而你却不断退让,他会迷茫于心底的良知。
我的方法,是严肃地说一句,冷,不搭理他,另外电子产品我收一周。我老公跟我统一战线。冷一阵子,他有悔意了,再慢慢回暖。
但是有一点,不是说家长平时就要端着个身份,该玩该闹都可以,一起啊,这种没大没小笑笑闹闹没有关系啊,但该严肃的时候,孩子对你都蹬鼻子上脸了,你就要用规矩了。
我孩子原来脾气很差,要离家出走都三回呢,现在脾气好的很,跟同学跟旁人都挺好。
有次,我和他碰见我领导,我这个领导是带兵的,身上气场很足,我领导跟我孩子开玩笑说,你是不是很幸福?你妈妈这么漂亮又温柔,我孩子马上热情洋溢地跟我领导握手,夸张地说,说我妈漂亮我也就忍忍算了,说我妈温柔,那我是绝对万万不能忍的!把我们都当场笑惨了。孩子现在很阳光!
3、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活大家都要干。
干活很重要,大家总是强调学习,包办家务不让孩子干活。但学习是很难建立起孩子的自信的,为什么?真正的学习是先掌握理论,再逐步实践,摇摆了,再学习理论,再实践总结经验,然后有结论,觉得学会了,有自信了。
但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在填鸭,没有实践只有理论的堆积,不管你成绩再好也会有比你更好的,很难建立自信。
但干活不同,干活是让他体验整个链条最快捷的方法,也是他理解社会规矩的实践。不要用奖励,不要用条件,大家的活大家都要干,这是理所应当的,不是要给钱给礼物给条件才干的。
干活不要细细地教,不要他在一边干你在一边盯着纠正,先让他干,习惯干,后面再一步步讲一点建议、方法。
另外在可控范围内尽量给孩子最多的经历,经历是孩子成长的最有力的途径。多让孩子干活,多给孩子独自经历的机会,孩子在一遍遍摸索中建立自己的处事方法,建立自信。
(二)、反着来
这也是一种方法,对于担心、胆小,有时效果奇佳。
但用这个一定有个坚实的基础,一个大前提,就是你心里定,比如胆小,举个例子怕小偷,首先你真不怕,不要你心里也是左右摇摆怕这怕那,万一呢?可能呢?这种巴拉巴拉的,如果是这种状态,那你用“反着来”可就反不过来。
你心里定,老娘死都不怕了,症状都不怕了,还怕这些鸡毛蒜皮?然后你就夸张地,一本正经地跟孩子胡说八道。
像我以前老给孩子做工作,说你看我们家这么高,小偷怎么上来呢?你看楼下都是大商场,我们家又没钱,他干嘛要舍易求难呢?你看爸爸妈妈都在家这么多人,怕他干嘛呢?之类巴拉巴拉的,都没用。他总能找道理跟我纠缠。后来,我用“反着来”,就憋着笑,一本正经地夸张语气,说你看这窗帘,这床底,都会藏人啊,你别睡了,盯着,真的真的,看好了啊,我就不陪了,我睡觉了。然后就开开心心去睡觉。你觉得真的不在意很好笑的时候,你的整个气场一定在传递这种情绪,加上道理总是相对的,你真毫不在乎的胡说八道,孩子会反过来跟你对,他会自己想,哪有那么严重,我才不信什么的。再比如,孩子受伤了,他担心得不得了,我就反着大大咧咧却又一本正经说,哇塞,这么可怕!你看你看,流血啦~,吓死啦~,这下你惨了,会断了,别动!千万,一点都不能动哦,之类巴拉巴拉的,他会反着想,瞎说!哪有这么严重?明明还能动什么的。这个方法经常用,你们家里一定是欢乐多多,越来越不在意小事情。
(三)、控制情绪
再说个控制情绪的方法。
心平气和很重要,心平气和很重要,心平气和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家长情绪稳定,遇事说事,不是发泄情绪。
修炼的方法就是从“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最后到“先知先觉”。从“我们生气”,到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气”,最后到我们旁观“我们在生气”。一步步来,不被情绪所控,不发泄,只化解,只旁观,只用情绪作为工具。
大人情绪稳定,孩子就有安全感,就事论事,孩子就会记得结果而不会只记得大人发泄的情绪。这个呢,其实生气是最容易自己察觉并化解的,难的是沮丧,常常在觉察时已经深入骨髓了。从觉察生气开始做起吧。当你真的走到“先知先觉”,那么情绪都是工具。
(四)、幼稚
很多孩子会幼稚,这里一个方法就是,从称呼就改,不要“妈妈怎样怎样”,就说“我怎样怎样”,跟孩子说话不要变个对小孩说话的语调,直接跟平时大人说话一样。就是当你总把孩子当小小孩处,把他当可爱的小动物,他就会缩在这种状态中迎合你。直接把他当大孩子,当同伴。
(五)、纠结
这类孩子内心纠结争斗。抽动强迫同出一源,孩子内心两股力量在争斗,一股是潜意识里希望得到爸妈的爱,迎合大人的力量,另一股是自己灵魂想要伸展,自己想成为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统一两股力量,减少纠结。
从大了讲,就是家长全盘接纳孩子,不必孩子迎合,一样爱孩子,减少大人干预力量,让孩子自己得到伸展,自己的力量得到壮大。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动辄得咎,生活中处处是提醒规劝以及强制,这个大家看下自己孩子都能看到这种影子,他没有自信,因为自己的感觉总是在被否定,他没有被踏实地信任过,所以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做决定总要问大人。
从小了讲,孩子为一个决定纠结时,问大人意见时,家长一是尽量把球踢回给孩子,不替他决定,同时要给个推力,减少他纠结的机会。
打个比方,你们一起出去,孩子纠结去还是不去,问你意见,不管给怎样的意见他又有相反的理由来怼你,这时你不要给意见,直接心情愉悦地说我走了,你随便哈,然后你就收拾东西直接走,他纠缠问你啊,哭啊,纠缠啊、拖拉啊什么的都不用理,你不纠缠,不烦,不生气,就开开心心按原计划走就行了。
对孩子态度包容,他可以自己发泄情绪,你反正很定的做你要做的,回来了也不用跟他分析,反正他的决定无关对错,只是每个决定都要承担结果,让事情本身不带情绪的调整他自己。孩子纠结,只给推力,不替代、不纠缠。
(六)、电子产品
现在电子产品在家长眼里都是万恶之源,洪水猛兽,很多妈妈说孩子一玩就症状多,所以要少玩,可一规定时间,孩子总没法执行,又要吵架,所以一看到孩子开始玩就心烦。
我觉得吧,你强制不给是不现实的,首先我本人并没有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孩子为什么沉在里面,因为现实世界没有成就感啊,无聊啊,虚拟世界有成就感啊。
所以关键是用现实的成就感,自信感慢慢占据,才能让虚拟世界主动退让。
而让孩子多独自经历事情,多干活其实都是现实获得自信感的有力途径。另外,孩子一玩我们就烦,他边玩边担心你的生气,心里纠结相争,恐怕这个担心纠结比别的更让症状加大。
所以给他玩时就不要心里反感,盯着提醒着,尽量用有趣的事,用他去经历事情,慢慢让孩子出来。
(七)、兴趣班
家长给孩子报各种班,孩子不愿意了,就觉得不坚持以后人生不是会事事半途而废吗?可是,这些兴趣班有几个是孩子心向往之自己下决心学的?大部分是家长的决心吧。有多少娃考完级再也不碰所谓的兴趣。这个海夫人空间也有很多分享。
我的个人建议是兴趣班真的无所谓,让孩子自己定吧。我从孩子六年级开始把所有学习班兴趣班都撤了,现在孩子初三,他自己又巴拉巴拉捡起来了。
(八)、学习,考试
学习,考试,避无可避,它很重要,但往往也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我只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首先想分享的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坑了多少人!
人生就是马拉松,小学成绩拔尖中学就会成绩好吗?青春期就像之前一颗种子埋在土里,多年你看不见的积累在青春期就破土而出,他的烦,他的燥,他压抑的反抗,他的麻木……外在驱动力太强一定会压抑内在驱动力,学习在心里面就是为了家长,就不是为自己,初中,高中,你认为这种状态他就能因为小学成绩好就一路领先名列前茅吗?
我觉得吧,学习,要管,但我没有把它放在首位,我没有唠唠叨叨左叮嘱右规劝。
我放在首位的还是怎样让孩子多经历,让孩子大气积极处事,让孩子自信起来。
当一个人状态积极自信,对生活充满兴趣,学习就像各个方面一样会被带起来,这种带起来是他自己内驱力,而不是什么奖励啊,家长的强制啊什么的。
一句话,这事儿你比他急,这事儿就成为不了他自己的事儿。
考试。多少家长说,我跟孩子疏通引导,考坏了没关系,但孩子还是紧张得不行,害怕得不行,怎么办?亲爱的各位家长,问下自己的心,你是真的不在意考试成绩吗?你周围的妈妈们谈成绩,你是不是扎心一样?这种心理下,对孩子和颜悦色说“成绩不要紧”,他就能不紧张了?他聪明敏感着呢。
学习是重要的,但成绩分数真的不重要啊。学习,你只要他能慢慢建立起积极状态,让学习变成他内驱力主导的事,这个重要,但考试成绩分数只是这条路上一个个短暂的记录啊,多一分少一分有什么意义呢?重要的是孩子大了以后不厌学,主动学习的状态,而不是今天我多少名明天我多少分这些表象过程。你真能看透分数,放下名次,你孩子面对考试就只会有正常的紧张,而不会再有害怕焦虑。
(九)、运动
运动很好,在外面疯比在家里好,这些都是对的,但这些不能靠强制,靠勉强。还是要以主动为基础。
海夫人群里分享了很多方法,或吸引或陪伴,但是不要强制。而且运动量猛地大了,孩子会在短期症状加大,这很正常,可以循序渐进地运动。白熊资讯网
(十)、时间
很多妈妈说,我改变了呀,为什么孩子还没变?为什么症状又反复了?我急啊……你看,又回到我说的第一点了吧。
首先,你要了解时间,这个好症的时间以“年”计,不是感冒发烧,不是你今天变,他明天好,还有一个惯性的问题,你改变一年,孩子可能两年三年呢,它是个逐步唤醒孩子各方面同时提升状态的过程,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今天变你明天症状消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再回首,一切都变了;
第二,你再问问自己的心,你改变了吗?你是改变了一些方式方法,但是心没变,心变了变彻底了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万事善化了吗?放下症状放下焦虑了吗?
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其他的,交给时间。
哎呀呀,啰哩啰嗦讲了半天,也不知道讲了啥,不过是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吧,只想给大家做个参考。
感谢海夫人,感GzvxcrhH谢各位管理员的大爱无疆,没有你们,我还在坑里爬着呢 ,谢谢!
深圳颂15岁男
沐浴阳光4群
2019年2月18日
海夫人: 那天我偶然到群里,遇到深圳颂妈,她的群名片还是保留在刚入群时候的“深圳颂12岁男”,于是我提醒她:“你的群名片是否该改改了,都多久了,孩子还是12岁”。我对颂有印象,她刚入群的状态我了解。很快颂把群名片改好,“深圳颂15岁男”。
接着我开始说:“你的进步和变化真是太大了,可以说脱胎换骨,可以成为标杆,什么时候有时间是否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和领悟或者能启示更多家长。”于是有了“深圳颂15岁男”这篇既有长度又有深度的分享文章。
不能说我目睹了颂的成长,她的变化在群里是有目共睹的,她通过自己的学习、领悟、具体行动、坚持努力收获了今天这样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她,如果说是孩子的抽动症造就了她和整个家庭的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因孩子的抽动症,把坏事变成好事。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成长只能属于自己,成长无法模仿复制,更不能批量生产,他人给你的永远都只是指引、提醒和启发的作用。
如果你自己不成长,不付出努力,没有具体的实践和行动,看再多的育儿//www.czybx.com、心理学、心灵成长书籍都没用。
我们成长并不仅仅为了让孩子的抽动症康复,成长才是我们活着最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你真正获得成长,你的整个生命状态才会焕然一新,你才能真正意义活出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沐浴阳光群每个抽动症好了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差不多都获得了重生,他们因此从一种“小、狭隘、封闭,困顿”的生命状态走向一种“大气,敞亮、勇敢、自信”的生命状态,比如“深圳颂”和她的孩子。
“以如意心造如意”
感谢“深圳颂15岁男”的分享!
2019年2月23日
阅读原文”即可下单购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12岁的孩子口臭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