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忘记密码怎么办
人生不同阶段,总会面临各种重大抉择,其中最重要最难的就是职业。 年轻人如何选择职业?人到中年,如何转变职业生涯?在三四线城市如何发展?创业者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阳志平老师这篇《职业十二问》能给你参考。
Part1:如何选择职业? Q1. 选择职业时的注意事项?
Q1:阳老师关于选择职业有什么特别强调的?
答:职业选择方面可以注意这三点:
第一,轻度脑力劳动 + 中度体力劳动。所谓重度脑力劳动、重度体力劳动;轻度脑力劳动、轻度体力劳动。虎行似病,鹰立如睡;人不能同时从事重度脑力劳动 + 重度体力劳动,如翻译这类职业,此类活动容易导致大脑崩溃,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围绕这类模式设计的。我们的大脑最擅长胜任「轻度脑力劳动 + 中度体力劳动」类的活动。医生则是属于「重度体力劳动 + 中度脑力劳动」类职业。
人类容易高估自己胜任重度脑力劳动的概率,各类心理疾病由此引发。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请尽量选择「轻度脑力劳动+ 中度体力劳动」。二十几岁时可以从事「重度脑力劳动」,到了三四十来岁,通过不断锤炼技能,降低工作复杂度,则成了「轻度脑力劳动」。你不要逞强,三四十岁时还在干重度体力劳动或者重度脑力劳动,那是反人性的。你的每次重要职业生涯选择,应当能逐步降低你的劳动烈度。
第二,鹰击蛇行,各行其道。如果你是一个草根,请尽可能不要装精英,否则会放大你的性格弱点。
什么样的人适合走精英路线?那些学霸出身,本科北大清华,硕博哈佛耶鲁等,这样的人适合走精英路线。但大多数人由于各种原因,父母一代积累不足,再加上年少时不懂事,努力不够,这时就适合走草根路线。何为草根路线?早早工作,早早进入社会实践,早早地观察社会,然后通过行动来改变社会。
精英路线自上而下,先影响少数人,再影响大众。草根路线则是先影响大众,自下而上。这两种路线会自然结合,随着年龄增长,成长起来的草根会学习精英的做事方法,真正的精英也在学习草根如何接地气。
第三,基础概率大于个人意志力。凭借个人意志力杀出重围是反人性的。反之,顺其自然会更好。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要在一个好环境下,得到高人指点,然后获得大量练手机会。比如,在中关村与三四线城市找科技公司的工作,中关村更容易。这就是基础概率不同导致的差异。一般来说,从基础概率出发,选择职业需要注意:地点 > 行业 > 导师 > 职业> 公司 > 薪资。
Q2. 如何选择一生志业?
Q2:请问阳老师,如何选择一生从事的志业?自己目前凭直觉有一个小的方向,但如何判断这个方向没有受到大众审美影响?对普通人来说,如何选择一份安心踏实又适合自己的工作?
答: 志业是涌现出来而非事先选择的。在你刚毕业,开始工作时,尽可能寻找到你认识的最聪明的团队去工作,这样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尽可能在一个智力密集型而非人际关系密集型的团队中工作。在工作时,你可以遵从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的建议,尽可能创造一个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作品,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你找到一生喜欢从事的事业。
年轻时受制于生理周期、理性发育周期,多数时候是不靠谱的。此时,典型表现是做事情不容易有始有终。为什么容易出现这类行为?因为人类容易高估自己的位置,倾向以为上级领导、同事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但是人家其实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在职业生涯早期,即使没有找到志业,也尽可能让自己做事有始有终。怕的是借寻找一生志业的借口,不断损人品。
更多可以参阅我的《工作谈:高阶模型》一书(电子版地址:,访问密码:openmind )与《记住你的样子:写给毕业生的十篇文章》系列文章。
Q3. 看得见的未来不叫未来
Q3:阳老师是否会做长期规划并定期调整?还是在大时间周期的某个原则指引下直接向前推进?
答: 我不建议精密规划。正如图灵奖得主 Richard Hamming 所言,「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成为伟大。」
我更建议的是,从、等「细节正确」的事情入手,保证每天有心流产生。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希望自己成为厉害的人,但实际上这点不重要,因为你永远会碰到比你更厉害的人。
比如我的很多好友在不少方面都比我厉害,甚至各位同学的普通话都比我标准。但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慢慢的,十来年过去之后,很多东西都变得不一样了。我不喜欢做长期规划,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我的长期规划就是,其他随意。比如我早年从事心理测量,现在从事认知科学,跨越这两个不同领域,都是内在动机驱使的结果。
看得见的未来不叫未来。未来一定是看不见的,你难以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全神贯注,拼搏当下,获得自增长。在职业生涯多数时候,没有人会花心力来肯定你,因此,人们常常将误解为对自己的肯定。比外在肯定更重要的是,你得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使的人。
Part2:如何转变职业生涯? Q4. 如何转行?
Q4:在体制内工作多年,想职业转型,如何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答:先说两个案例。我的一位朋友,原来在武汉一所高校教统计学,三十多岁转行去了上海,现在是业界知名的数据科学家。他的成功转型主要有几点:1、内在动机驱使———数据科学是自//www.czybx.com己的兴趣;2、坚持输出——多年坚持写 R 语言的博客,数据科学圈的人都认识他,请他去做分享,很多工作机会自然而然来。 3、给自己设置缓冲器。刚开始转行时,他不介意起点低、收入低,把它看作一个过渡期。
说了成功案例,再说一个转型失败的案例。以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多年的人为例。她原来在小地方工作,生活稳定,但情感不太顺利而单身,在当地成了大龄男女青年。然后三十来岁,去深圳工作。因为路径依赖,以前擅长做财务、工作岗位是做会计,应聘时依然是会计,这样就坑死自己了。
在一线城市工作,她发现自己还是跳不出以往的循环。这就是大多数人职业转型的状况,用十来年的时间,为高三时一个月做出的错误选择承担责任。职业转型要尽可能跳出路径依赖,不要受过往的思维定势束缚,可以选择一个全新的行业全新的职业,带来的机遇更大。
总的来说,第一,职业生涯转型退一步进两步;第二,尽可能的跟社群在一起,让社群来给自己做缓冲;第三,尽可能从事未来的职业,而不是过去的职业;第四,职业生涯转型一定要越转越符合自己的内在动机,千万不是越转越符合外在声望,那样你未来碰到的大坑会越来越多。
Q5. 可能的自我
Q5:阳老师,转行有什么推荐的思想资源?
答: 从来没有哪一个年代,转行变得司空见惯:创业、跳槽不再新鲜;斜杠青年、间隔年成为时尚。转行有风险,并不是每次都会带来好结果。职业生涯转变,我推崇可能的自我理论。什么是「可能的自我」?它是由斯坦福心理学家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提出的,根据马库斯的定义,「可能的自我」是三我:希望我、预期我与恐惧我:
希望我:希望自己达到的自我;
预期我:预期自己能达到的自我;
恐惧我:害怕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我。
你是由许多个自我组成,这些自我部分不仅仅像传统观念认为的那样,由你的过去决定,它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你目前的环境以及你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
「真实的自我」植根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立足于现在与未来。一部分「可能的自我」通过你当前所做的事情和我们现在所在的公司确定;另一些「可能的自我」却仍然模糊不清,只存在于你的个人梦想之中。
马库斯的学生埃米尼亚伊瓦拉 (Herminia Ibarra)写了一本书叫《转行》,将「可能的自我」理论应用到职业之中,向人们揭示了成功转变职业生涯的新方法。这套新方法揭示了太多反鸡汤的科学研究。比如,你需要放弃寻找那并不存在的「真实的自我」,应努力去发现「可能的自我」;痛苦并非成功之母,它只会带来行为瘫痪;成功的转行是先做后想而非先计划后实施。
九年前,我读了《转行》这本书的英文版,写了一篇读后感:《》,此文帮助了很多处在职业生涯困境的朋友成功转行。之后收到100+ 读者的感谢信。这也许是我收到感谢信最多的一篇文章。时隔近十年,简体中文版才出版,然而人生有几个十年?有些知识应该早知道。
除了「可能的自我」理论之外,我还推崇 Gottfredson 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这是一位思想犀利的心理学家。我还推荐台湾金树人老师的《生涯咨询与辅导》。虽说它是一本教材,但是因为金树人老师功底太深了,这本书秒杀众多心灵鸡汤。还有你可以经常读读《哈佛商业评论》的「管理自我」栏目。
Q6. 平台之辩
Q6:从事金融行业,是不是最好去一些很大的平台?在大平台大公司的背景下,如何获得个人发展?但是如果无法选择大平台的时候,个人怎样来提升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呢?
答: 年轻人成长无非两条路:赶上一条大船启航,获得了足够多的练手机会;自己走了与众不同的路,用时间换练手,给自己创造了足够多的练手机会。多数人只看到第一条路,而忘记了第二条路,就像坎贝尔所说,「你是否能忍受十年的默默无闻?」
平台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一旦想象只能活一年,你马上发现平台一点都不重要。如果在这个假设下,你依然觉得还是离不开平台,说明你和平台捆绑得太紧密了,可能会有一点点危险。如果在这个平台中你始终是很弱的一方,这意味着平台对你还是有价值的。如果你发现在平台上已经是老大了,你要赶紧离开这个平台,开始跃迁。
即使是金融行业,平台的作用也在削减。未来多数行业,标准化产品可能都没有太多的机会。标准化的产品做得再好,都会被财团垄断。多数创业机会是由精英小团队运营的非标准化产品。以金融行业举例,一个人工智能武装的精英小团队会胜过一个又一个平台。
整个世界最核心的力量有三:教育、技术与设计。判断你是不是跟这个世界的主流趋势一致,就是你有没有掌握教育、技术和设计这三个核心武器。第一个教育,它的本质是人人交互。第二个设计,它的本质是人机交互,能否创造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第三个是技术,它的本质是机机交互,能否创造一个新的协议,使得机器和机器之间更高效通讯。这三个武器相互融合,对这三个武器的掌握能使你更好的理解世界的运作,得以用有限的知识撬动无尽的世界。更多参阅我的老文:《》。
Part3:世界人与高铁人 Q7. 不同职务序列的成长周期
Q7: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序列?
答:伴随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参与创业,创业逐步演化为兵团作战格局,一个能坚持到最后的创业团队日益需要七项全能:1)产品;2)技术与设计;3)运营;4)市场与销售;5)融资;6)支持。7) X。
如果你是一位刚出茅庐的新手,在不同方向之间迷惘。按照我的老文《心智工具箱(8):资本论》,将个人成长需要的资本理解为:心理资本、技能资本、社会资本与政治资本四大类。各个职务序列要求的资本优先级分别是:
产品: 心理资本 > 技能资本 > 社会资本 > 政治资本
技术与设计:技能资本 > 心理资本 > 社会资本 > 政治资本
运营:技能资本 > 社会资本 > 政治资本 > 心理资本
市场与销售:社会资本 > 政治资本 > 心理资本 > 技能资本
支持:心理资本 > 技能资本 > 社会资本 > 政治资本
投融资:政治资本 > 社会资本 > 技能资本 > 心理资本
上述各资本,培养周期最漫长的是政治资本,什么是政治资本?简而言之,你能作为左派、右派、九零后创业者的代言人,是谓政治资本;培养周期最快的是技能资本,相对来说,在具备天赋潜力的前提下,市场与销售>运营>产品>技术>设计。心理资本则更多关乎性格、乐观等,受环境与基因等影响颇深;社会资本则是人人看重,但其实是职业生涯早期最无需投入力气做的事情—— 当你是人才了,人才自然会聚齐到你身边。
更详细的解释参考我的老文:《工作谈011:不同职务序列的成长周期》(参见 《工作谈:科技公司基础技能》一书,电子版地址:,访问密码:openmind )。
Q8. 产品经理的养成
Q8:产品经理如何结合自己的成长目标,设计学习成长路径,挑选最源头最有价值的学习材料,系统地建立、深入的知识体系和产品能力?
答:产品经理这一行极//www.czybx.com其特殊。产品经理的培养可以类比飞机驾驶员。不要高估自己的产品能力。90% 的人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就像 90% 的人不合适开飞机。不合适的人要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如何高效成为产品经理?天赋很重要,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与审美能力。但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有锻炼机会。看书不重要,建立知识体系也不重要,有搞砸几款产品的机会最重要。跟飞机驾驶员的培养一样,重要的是这种实战机会。
驾驶员在飞行员培训班有初阶训练,类似产品经理会画原型与拍需求,但那只能成为三流的产品经理。如果你想成为准一流的产品经理,要尽量寻找那种能搞砸几款产品的机会。从 0 开始,快速成功快速失败,一旦参与多了,很多事情就自然明白了。
产品经理难培养的原因,跟没那么多飞机给你开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这种机会怎么办?可以去开模拟机。你可以通过翻译来提高写作,拿自己的翻译跟张爱玲、余光中的翻译来对比。类推到产品能力培养上,你可以提前预判一些新产品,或者回溯成熟产品的版本记录。一般来说,下述这些要点都是产品经理基本功:
看过行业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竞品,形成了对行业的直觉;
拜访过行业 top10 中的至少 2 家公司及其 CEO,明白媒体报道之外的更多内隐知识;
每周至少实际接触一位用户,在不同产品周期下与不同数量的用户交朋友;
拥有不错的信息架构设计能力,能够将看似个性的需求整合到一个简单清晰的信息架构之下;
经常在头脑中推演用户交互或使用的各种可能,提前发现产品逻辑可以再打磨的地方;
善于沟通与决策,能确定需求的关键次序;
审美不错,文字表达清晰,能够减少设计师、程序员反复修改的时间。
如果说产品团队的核心能力有三:商业设计;产品架构;运营体系,对于产品团队来说,最容易提高的是产品架构能力与运营能力;最难提高的是商业能力。商业训练,恰巧是绝大多数产品经理训练忽略的部分。这点是要格外提醒大家的。
Q9. 三线城市如何感受同侪压力
Q9:1)随着在开智部落阅读经典著作,发现自己的惰性很强,学习习惯不好,自己又身处三线城市,线下聚会难参加;2)在三线城市如何感受更多同侪压力?3)在三线城市如何去打造一个更近未来的时间源头?
答:我在 2016 年生日答疑时,提出了的概念。精英青年的未来趋势是成为世界人 + 高铁人。成为世界人是向源头走,利用信息差与智力差套利。比如经常前往硅谷等时间源头,拥有国际化视野与未来眼光,将极大提升竞争力。成为高铁人是指年轻人每一两个月去 「二三线城市」,而非 「五六线城市」呆上一阵。
中国正在形成以高铁为链接纽带的十大超级城市集群。一线城市的人才聚集优势日益明显,对于吸引年轻人才有极大优势。这些年轻人才在一线城市感到巨大的同侪压力,此时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等现象。
周边的人很优秀,短期内赶不上,总觉得自己努力没成效。但是成为高铁人,一两月跑上几趟二三线城市,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成长速度。还能了解大众生活,接地气,有助于成长。
反之,在三线城市生活,也可以不断往返一线城市。比如每隔一段时间来硅谷、北京待上两周,多请一些朋友吃饭聊聊。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仅是为旅游而旅游,现在是为行动而行动。
比如开智部落一个同学,他在威海参与创办了一个青年组织,再不断往返一线城市,做得非常不错。并非所有人要把家人扔在老家,自己来一线城市工作。这种决策不符合我的审美观。我的审美观是「最小成本」,我更推崇顺其自然。所以三四线城市的同学通过高铁及各种方式,也能形成自己的新天地。没有源头,就自己创造一个源头!
Part4:成为创业者 Q10. 我是否应该加入创业公司?
Q10:我是否应该加入创业公司?如何评判一个创业公司?
答:评判创业公司首先要看创始人的初心,如果创始人只是随大流、投机主义,比如看到市场 O2O 很火爆他也去搞,那么这种创始人就不能选择;第二是看创始人是否有维护初心的能力。
2016年 Hacker news 上有一篇文章 Big Company vs. Startup Work and Compensation 引起了轰动。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篇文章击中了 Hacker news 读者痛点。作为科技创业者,人人都以为自己能改变世界、从事有趣的事情、且能在创业中学到更多经验与更多东西。
然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 danluu 使用 YC 孵化器等公开数据,一一质疑了创业公司的三个假设:到创业公司工作比较容易赚钱,创业公司的工作比较有意思以及学东西比较快。作者的论证过程,你可以直接去看原文:当然,看Hacker News 评论更精彩:
创业公司几乎所有的优点都是有问题的。YC 孵化器的创业者本身水准已经超过了多数创业者的水准。去创业、加盟早期创业公司,注定是高风险低回报。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喜欢走这条路呢?此时,有请诗歌上场。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同样,我们创业、加盟创业公司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创造」才是人类活着的意义。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仍然可以用信息量的角度来分析。自从人类社会步入 2010 年后,信息量日益增长,信息指数级跃迁已经完成。信息透明与信息爆炸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原本混日子的,以及评定指标不清晰的,直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压力,于是,绩效日益两极分化。未来逐步会有更多优秀个体成为公司 CEO ,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会发展出自己的投资基金、内部孵化器、创业生态链。除了创始人之外,最合适加入创业公司的有这么几类人:
职场新手:穷、资源少、经验少、人脉少、机会成本低、时间多、体力足、喜欢新东西、学新东西速度快;
职业生涯转型者:有一定行业积累、年龄略大、机会成本高、时间宝贵、体力下降、学习新东西速度慢一些;
终身学习者:喜欢冒险与挑战自我,喜欢从事新行业新职务。当很多新行业出现了,比如人工智能,之前压根没有类似行业,从哪找工作?此时,加入创业公司,陪着新行业一起成长,是一个上佳选择。
这三类人的本质是什么呢?第一类人是用时间换机会,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博取更大的机会,反正失去成本不高,加盟大公司与加盟创业团队,成本类似;第二类人则是用金钱买机会,因为对以往的职业生涯不满,希望获得更大提升,乐意为此付出非常昂贵的金钱,但需要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第三类更多希望获得新行业新岗位带来的机会。
因此,当判断自己是否合适加入创业团队的时候,得停下来,想一想,我究竟是 偏向机会?偏向稳定的新职业?还是偏向在一些炫酷的新行业玩?不同动机决定了不同人是否合适。
从动机到性格,较好的关联是「」。如果是性格偏顺从,内在动机从小不强的人,那么加入创业团队不一定是好事。在一个稳定的大团队中,这类性格反而会发挥更多优势。
如果从小性格偏独立,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依赖内在动机,个人有很多乐趣、想玩的事情,那么这类人更合适加入偏新www.czybx.com行业的创业团队。对于职场新手来说,则问题简单,判断自己是否合适加入创业团队的关键就是,是不是有好的导师带自己?
无论如何,对于这三类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否获得足够多的机会。机会源自什么?来自与大量的人、大量的机器的交互。它们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专家;还可以是机器与数据。在一个只能给我提供认识 10 个大牛的创业团队,与一个像开智一样,能提供认识 100 个大牛的创业团队,我选开智。
在一个只能接触到一百个妈妈的幼儿园工作,与加盟爱贝睿,在一个能认识百万妈妈、从事儿童教育的公司工作,我选爱贝睿。甚至机器也是如此,我会选择一个能跟数万台服务器而非几台服务器打交道的公司。(长期欢迎各位给我投递简历,职务描述参见:同时也可以参考:)
Q11. 创业者如何与历史趋势共舞?
Q11:阳老师您如何看待全民创业?
答:这轮全民创业潮与以往极大的区别是,有太多新行业在快速出现,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脑科技。
它的驱动力来自三点:1)专业人士的解放。一夜之间,中层都可以出来单干了,并且失败了,重新白熊资讯网回去仍然被认可,试错风险不大。2)九零后的成长。90 后借助微信等平台快速进入成人圈,备受信息轰炸,个人得以快速成长。3)中国对外的智力输出。中国企业到了面向国际输出智力的时候,部分企业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实力了。这种示范效应,将日益明显。
现在的问题无关是否反对「全民创业」,而是如何在「全民创业」成了时代主题曲的时候,你如何平衡家庭事业;如何平衡自己的过去利益与未来长期利益;如何平衡创业与投资。无论如何,创业不要违背历史趋势。
举个例子,公司证劵化是未来十年历史趋势之一。将优质公司赶到资本市场上去,同时将其证券化,公募市场能参与。这是中国未来十年最大的经济事件之一。它一方面是对冲国家信用拐点带来的各类风险;另一方面,也是用经济信用换政治信用,所谓金钱换时间的制度性建设。
另一个趋势是能数字化的就数字化,程序员会一直短缺。工业自动化之后是工业信息化再是工业智能化。中国的软件业已经走到智能化这一步;轻工业走到信息化这一步;重工业则将完成自动化。所以未来跟数字化相关的产业一直颇有机会。
假定「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职业生涯」、「顺利的创业」不存在,然后基于「试错机制」,自然浮现出「伟大」。对于个体来说是残酷的;对于社会来说,是正常的。进化保留的机制,会让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伟大」,所以创业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但大的趋势比个人努力有时更重要。比如在经济下滑趋势下,做教育其实是比较稳妥的;其次是健康;再次是娱乐。经济下滑周期,选择 教育/健康/娱乐 这三个大行业,错不了太多。
Q12. 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Q12:如果 BP 只能写一页,阳老师您认为什么最重要?另外,您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最重要的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目前风险投资界普遍流行的话语体系是基于战争隐喻,如 A 轮/ B 轮/C 轮,如赛道如卡位如布局。然而,决定早期创业公司成败的从来不是竞争,而是成长。谷歌不是因为想与雅虎竞争而诞生;Facebook 不是因为想与 MySpace 竞争而诞生;iPhone 不是因为想与诺基亚手机竞争而诞生。
你可以采取另一种更容易使创业成功的思维模式:从战争隐喻到树形隐喻**。在树形隐喻视角下,我白熊资讯网不再是为了跟谁竞争而诞生,不是为了别人而活,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活。具体而言,创业的树形隐喻包括这样的一个逻辑:最小支点 => 最小产品 => 最小团队**。
最小支点是大树的根。你要告诉我,你的根是什么。未来五年十年后,你的创业项目始终在捍卫什么?这个最小支点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它是名词;它不可再切分。
最小产品是树浮出地面之上的部分。围绕这个最小支点,你们搭建了什么样的产品模式?选择了什么样的信息架构与商业模型?
最小团队是树的守护者。你们团队有什么资质或者气魄,能够证明自己未来五年十年内,能够不断保护这棵树的成长?
作为早期创业团队,如果说最重要的事情,或许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 The End -
报名认知写作课程
掌握科学写作方法
戳原文,预约课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诺基亚忘记密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