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卡在喉咙怎么办
到2月7日,
武汉已经封城16白熊资讯网天了,
一条辗转联系上了身在武汉的救援志愿者李雄,
通过他的叙述,
了解武汉的千万民众,日常生活到底如何?
李雄
李雄本身是一个小企业主,财务自由,
去年10月,他加入了蓝天救援队,
那也是中国民间最大的专业紧急救援机构。
疫情爆发后,
他第一时间投入到一线的志愿救助工作中。
封城十六天以来,
他的心情随着疫情的发展,
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变化。
“历史选择了武汉,
我们和这座城市一起咬紧牙关承担。”
封城第二天,我所在的蓝天救援队就发起了物资转运的号召。前几天我都在帮助运送各种物资。
从1月31日到2月4日,因为120急救中心人手紧缺,我被调去工作了5天。
志愿者加上正式的工作人员,一共才十几个人。我们来不及培训就直接上岗了,一边操作一边学习,不懂的就马上现场问。
上岗前两天,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接电话,在线等待的永远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后来情况稍好,两个电话之间可以休息一两秒。所有人都在高负荷运作,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120平时是三班倒,每班8个小时,现在改成了两班倒,分白班和晚班,早八点到晚八点,一班12个小时。
接到电话,我们首先需要确认患者是轻症还是重症。轻症的,发烧在38度以内的,就自己在家隔离,重症患者,高烧、无力、想吐、呼吸困难,我们才能出车。
因为我们目前车辆严重不足,市中心这边只有50辆车,如果是运送发热患者的话,每辆车运送完之后都必须消毒,消毒之后还要再放半个小时才能开。所以一辆车每天算下来,其实运不了几次。
其次,要出车的话,还要确认你是不是已经对接好了医院。因为不光车力不足,医院也存在病床不足的问题。如果医院没有对接好,我们把你送过去了,医院不收,我们还需要把你再送回来,消毒车辆,一来一回,至少一两个小时就耽误了。
所以现在120这边的流程是,患者和社区报备,社区报告到卫健委,卫健委联系医院,确认好了床位,再通知街道社区,社区通知患者,患者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出车。
120救护流程
“你是逼着我在家里等死!”
这几天,我们接到了很多很多电话,因为我们没办法安排床位,患者很激动,会骂我们,甚至还威胁说要过来杀死我们同归于尽。我刚上岗不久就接到一个这样的电话,他说我现在已经这样了,你们120还在推脱,你这是逼着我在家里等死!
有的人哭着哀求我们,你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有些人跟我们说话的时候,明显听到他呼吸困难,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旁观,没有办法,因为120现在确实解决不了床位——以前120是可以帮忙联系医院的,但现在是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出车送你过去,可是送去以后医院不接收,怎么办?
也有一些人会骗车,没有联系好医院,说自己联系好了,让我们出车。前两天我还接到一个电话,说让我们出车送他到雷神山医院,但是雷神山医院那时都还没有对外开放。这种行为我们非常理解,他随时面临着生命的危险,每个人都想求生。
我还接过一个美籍华人的电话,他很希望我们能够出车,但是他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他在电话里可能想表达一个意思,外籍人士是不是能获得更多的一些关注。我委婉地跟他说,我们出车的主要标准还是病征严重指数,在我心里,国籍跟这件事没有关系,生命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最痛苦的可能是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是没有子女,两个老人家,都是七八十岁,不怎么会使用网络,信息获取都很滞后,也不知道跟谁去联系是最有效的。我们很难受很着急,但是也没办法解决。
我做这个的头一天,就问过我们有经验的老队友,做这个工作要注意些什么。他说,你要有心理准备,你接起来的每一个电话,都可能是人间悲剧。我每天要接一两百个电话。
有的人,家里每个人都已经感染了。还有的人,全家五口人,可能已经死了两口,还有三口人等着床位。他们把电话打到120来,可能是已经求助过所有可以求助的渠道了。
面对这种患者,我经常无言以对。安慰的话根本没有用,只能把各个电话号码报给他:要不你跟医院打电话试试,要不你跟卫健委打电话试试,这是省卫健委的电话,这是市卫健委的电话,这是区卫健委的电话,甚至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们居委会的电话我帮你查。也许正好打通某个电话后,能够碰到一点点希望。
疫情连锁反应:其他的患者无处可去
这个病发生以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因为这个病,其他病的患者几乎都躲在家里,不敢去医院看病。
我接过一个电话,他的老婆要生了,不敢去医院,害怕交叉感染,孩子的脐带都出来了,给我们打电话求救。这种不用他联系医院,我们120马上加急派车。
我还接过一个电话,说鱼刺不小心卡喉咙里了,弄不下去,已经十天了,想自己扛过去,结果还是有问题,拖了这么久,可能已经引起严重感染了。
我们遇到的最多的,就是心脏问题,做过支架的,出问题了,请我们救护车快过来。还有中风的,脑梗的,打电话来,我们能帮他送到哪个医院去?很多医院都爆满了,协和、同济等等医院,已经只接收发热患者了。
我的一个朋友,牙疼得不行了,每天靠吃止疼药扛着。而且现在就算他去医院,也没有牙科开。还有尿毒症的人,一周三次要做透析,没有地方去。
就拿我自己家人说,我开了一家整形医院,我妈妈1月20日在我自己的医院做的去眼袋手术。按惯例,7天之后要拆线,但是我们医院的整形科医生是外地的,回不来,其他医院也不可能开门接收,开了门,你也未必敢去,万一交叉感染。
我妈妈天天在家都要急死了,求我赶紧想办法安排,不然线不及时拆,长到肉里去了,到时候一拉一脸的血。
直到前天下午,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医生,安排我妈妈和我们医院的其他顾客解决了这个拆线的问题。
终于找到医生给妈妈拆线
最危险的是超市
封城以后,武汉所有大大小小的菜市场都关了,大家买东西没有地方去。生鲜电商在武汉也没有很普及,盒马就那么几家,不是每个区都能送到,接单率也很低,不是你想订就可以有。绝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在家附近的大型超市去买菜。
大超市的菜场区域,我感觉是现在最危险的地方。里面好多人聚集,结账又要排队,超市空间基本都是密闭的,每个人之间不到半米的距离,戴着口罩也还是很危险。我有一次去买点东西,一看这么多人排队,我把东西放下就走了。
回家以后我就警告爸妈,让他们不要去超市,故意把情况说得再夸张一点,引起他们的重视。
以前过年,我最烦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爸妈要准备好多年货,炸圆子,腌腊鱼腊肉,自己在家卤海带卤牛肉,吃都吃不完。结果现在这些储备都派上了用场。小区楼下偶尔会有人摆摊子卖点青菜,我们就补充一点。
但是年货的储备吃了十多天以后,到现在也没有了。到今天早上,家里没有肉了,我只能去超市排队。
现在新鲜白熊资讯网的肉和蔬菜,只有每天超市开门的时候才有,不到半个小时就抢完了。下午再去超市,人会少很多,但卖的东西只剩下干货,不是必需品。
我早上9:30到的,超市还没开门,就已经有好多人在门口等着了。十点钟门一开,黑压压的人群涌进去,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可以说是摩肩接踵。我不敢往前挤,怕传染,只能跟在后面。
等待超市开门的人群
等我进去的时候,买肉买菜的地方已经排了一长条队,快一百米。我一看,我肯定买不上了,就转身走了,想其他超市会不会好一点,我就换到盒马去了。
等我到了盒马,发现盒马的人更多。我到的时候差不多十一点,也没有新鲜肉了,但是至少还有冻肉,羊肉卷、牛肉卷、牛排这些,管他是什么,我统统往购物车里装。想买一点蔬菜,但是蔬菜也没有了。
我一边排队结账,一边不时跑到旁边的货架上抢一点东西放进购物车。最后结账等了快一个小时。
爸爸妈妈哀求我不要出门了
我自己当了志愿者以后,朋友圈里很多人跟我联系,说他们也想当志愿者。大部分人都是年轻人,很多人最后没有当,是爸爸妈妈不允许。
想一下我也能理解。这个病传染性很强,病愈主要靠自身免疫力。我经常玩户外,是属于身体好的那种,但我老爸也担心我,说你搞志愿工作,也不靠这个升官发财,天天不停,每天12个小时,身体怎么吃得消?他已经很不高兴了。
我已经把老婆送回娘家住了。我现在每天出门戴两个口罩,酒精分装成小瓶,随身带着,走到哪里都喷。上车之前先喷一下,到了急救中心的办公室,也喷一下。下班回家,进门之前,全身先喷一下。回家之后,自己一个人吃饭,在房间里看书追剧运动玩手机。不管怎么样,看书和运动还是要坚持,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才是战胜病毒的最佳方法。
2月4日之后,我从120急救中心的岗位上退下来了。因为一下子来了四五十个志愿者,我觉得现在这里不缺人了。为什么我要去做这个工作?因为这个工作缺人我才去做。
但是这两天我也没没闲着,还在协调和运送物资。2月4日我搞到了一批酒精,当天晚上就在朋友圈里发消息,免费送给家里急缺需要消毒的朋友。
酒精现在也是一级管控物资了,需要开各种相关证明、介绍信,你购买的用途是什么,用途成立了,才能买到。药店里面基本都断货了。普通人基本都买不到。
消息发出以后,一个高中同学来找我,她在武汉市儿童医院。我很奇怪,说你在医院里,怎么会缺酒精?她说她们一个科室,今天只领到了三瓶酒精,医用的不足,家里需要用的就更没有。
我免费分发这些酒精,本来有一个原则,就是只把东西送给我认识的人,因为我没有办法去照顾到所有的人,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还是有一个我不认识的人通过朋友来找我。
他说他母亲确诊了,但是到现在也没有住上院,他每天带着母亲往医院跑,没有酒精,家里也需要消毒。他说我可以给你钱,你能不能卖点给我?
一桶酒精差不多是20斤,我最后给他留了大半桶。交接的时候,因为他一直跟他母亲居住在一起,有没有确诊不敢说,但是跟他接触风险也是很高的,我把酒精放在离他车10米的地方,放下就走了。我跟他说,这半桶送给你,你自己下车拿就可以了。
有朋友来拿酒精的时候,会给我带一包口罩过来,说谢谢你,我们家里缺酒精,但是口罩还有一些。有的给我提了一箱牛奶过来,还有的人给我带了几瓶矿泉水。
还有很多人想要酒精,但是没有车子出行来拿。武汉城区机动车禁行,我每天在路上奔波都是开私家车出行,扣了多少分我也不知道了。
爸爸妈妈每天都哀求我,今天不要出门了。我也一直在下决心,真的不出门了。但是总是有事需要出去。
今天2月6日,应该是我在外面跑的最后一天吧。之前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找渠道,想办法买了一些防护鞋、护目镜和酒精,捐给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
买的时候其实我对这个渠道也没什么把握,反正先把钱打过去。突然有这样一个机会,你说买还是不买?先买一点再说。还好前两天通知我到货了,是靠谱的。
奋战了一天,白熊资讯网把护目镜和防护鞋套送到了武汉洪山方舱医院
我今天出门跑最后一趟,把东西送到医院。之后我就自己在家隔离。
毕竟,我年轻身体好,可能感染了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万一我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了我爸妈,他们年纪大,床位资源又这么紧缺,到时候我去哪里给他们找床位、送医院?
大家都来向我咨询,我无能为力
疫情爆发后,可能因为我一直在外面跑,做各种志愿工作,大家都觉得我很有办法,很多人在微信上向我咨询。
昨天晚上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奶奶86岁了,一个人在家里,疑似发热患者,子女都不在身边。
她奶奶的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了,但是床位安排不上。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喂她吃饭。她问我能不能搞到护目镜、口罩,毕竟,喂饭那么近的距离,普通人都会害怕,但是作为子女,你也不能不管。
还有一个朋友发微信,问我能不能搞到家用的呼吸机,他妈妈也是疑似患者,呼吸困难,快喘不过来气了。我很想帮忙,但是我也买不到。
昨天晚上我问一个好朋友,我说我搞了点酒精,要不要给你送过去。他说他被隔离了。我很惊讶,他和他妈妈一直住在一起,没出去过,为什么会被隔离?
他说他妈妈前两天开始不舒服,拍片子,发现肺部感染,他到这个时候还没有任何症状,因为天天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也去拍片子,发现肺部也存在感染。于是两人双双被隔离,安排住在武汉这边一个普通的医院里。
建设中的方舱医院(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新闻上说,武汉要建方舱医院了。武汉体育中心已经快改建好了,我有两个朋友在里面做志愿者,每天工作到凌晨三点。
我看到方舱医院的设施照片之后,觉得有些担心:那么大的一个空间,那么多病床,床和床之间的距离那么近,这会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而且床位是有了,医护人员是不是也能到位?医护人员需要的口罩、手套、防护服是不是也能到位?这些问题希望能有更多的信息给老百姓一个澄清和普及。
每天心情像坐过山车
说实话,随着疫情的发展,我们的心情最近是变得有点急躁了。
2月2日、3日那两天,好像感觉快熬到头了,结果2月4日开始,又紧张起来。最近大家几乎没有人敢出门了。
本来觉得,病毒突然爆发,一线的工作者也是人,谁能保证能一切都做得很好,完全不出一点问题?各单位应急不足,有些是需要问责,但大多数人都还是积极地奋斗着。春节过了,很多城市开始复工,物资问题、人员问题,都应该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是目前每天发生的事情,总让你感觉慢半拍。
我其实也算是一个私营企业主吧,手下除了一家整形医院之外,还有几家台球吧和餐厅。这次疫情,损失有多惨重,根本不愿意去想,也不想去算。
2019年12月18日武汉下雪,李雄拍摄的医院外景
医院、台球吧、餐厅处处要交租金,一个月加起来光租金的支出就是二十多万。
员工几十号人,每个人要发工资交社保吧,按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再加社保医保,一个人的成本差不多1500到2000块钱,我一个月什么进账都没有,工资这一块就要去掉大几万块钱。
我不知道国家政策最后会怎么规定,但是对于我来说,疫情期间不开工,还要正常发工资,甚至是白熊资讯网按假期发双倍工资,我肯定是做不到的。我们医院最贵的医生,一个月底薪就10多万,光几个医生加在一起,两个月公司就破产了。
未来怎么样,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我心态也很好,不是我一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情况也不是最惨的。最后大家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封城十六天,我们与病毒抗争了十六天,未来还要咬紧牙关,继续抗争下去。
有的人说武汉这次牺牲很大,在我看来不存在。其实放在每个城市,它都会这样做。这只是历史的白熊资讯网选择。
这一次,历史选择了武汉而已。我们所有人都被迫地去做了我们的选择。现在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希望未来也不会后悔。
疫情依然严峻,针对以下人群,
我们正在寻找采访对象!
#我在疫情一线#
不论是您是在湖北还是全国其他地区,只要您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后勤补给人员、记者、患者或患者家属,我们希望听到您的见闻和最迫切的需求。
#我的武汉现场#
如果您正身在武汉,如果您愿意讲述在“封城”后的实地体验见闻,我们希望把它传递给更多人。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一条编辑,我们期盼您的消息!
一条编辑部邮箱editor@yit.com
或直接在文章下留言。
请您留下所在地、职业,大致讲述您的见闻与故事,如合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进行采访!
如有图片也欢迎一并发来。
一条开免费直播课啦!
今天晚上20:00,关注“一条”微博
知名画廊主米雪,带你云游欧洲最美的陶瓷博物馆- CLAY - Ceramics Museum Denmark。
宅家时光,不错过好艺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海带卡在喉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