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资讯网 - 娱乐资讯_女性资讯_母婴健康_情感文章_百科知识_星座运势

手机版
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不得志怎么办

日期:2024-08-05 12:07:47 来源:哲学诗画 浏览:272次 栏目:百科

一,《易经》中的潜龙勿用该如何理解?

《易经》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被誉为“群经之首”。易经共六十四卦,分三百八十四爻,第一爻就是乾卦初九,爻辞是“潜龙勿用”。

《易经》的解读,历来分义理和象数两部分。仅从义理而言,这四个字就能给我们以极其重要的人生启迪,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得志的、身处逆境的人而言,深入理解“潜龙勿用”尤为关键。

何谓“潜龙”?孔子在乾卦《文言传》中有一段精彩描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不得志怎么办

白话文:具有龙之德行的隐者,不会为了世俗的眼光而改变自己,也不会做沽名钓誉的事情,避开社会不觉苦闷,不被社会认可也不觉苦闷。他的主张,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别人心怀疑虑他就退让,他心志坚定不可动摇,这就是“潜龙”啊!

简而言之,“潜龙勿用”给我们三方面的启迪:

第一、努力使自己具备龙的德行、能力。

并非所有不得志的、身处逆境的人都配称“潜龙”,在德行、能力这两项重要指标上,你得达标了才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句话,正出自乾卦的象辞。自强不息,这是“潜龙”第一个要素。

不得志怎么办

第二,保持“无闷”的状态。

这一点其实极难做到。《论语》里也说,“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史书上记载的诸多杰出人才,由“郁郁不得志”乃至“郁郁而终”的大有人在。反之,不管自身处境如何,都能保持“无闷”心态的人,就具备了“潜龙”的第二个要素。

第三,等待时机,蓄势待发!

对“潜龙”而言,“勿用”更是一种主动的人生选择。时机不到,绝不妄动。时机一到,顺势而动。即便动,也要经历“在田”、“在渊”的阶段,才能一步步达到“飞龙在天”的境界。

不得志怎么办

“潜龙”并不仅仅指代年轻人而言。很多人到了中年、暮年,依然一事无成,处于“潜龙”状态。而那些曾经辉煌过,而今又要从头开始创建新事业的人,他们也属于“潜龙”。还有,很多人因为时运、机缘等原因,可能一辈子都是“潜龙”。 比如姜子牙,到七十多岁都是“潜龙”,八十岁后才“飞龙在天”。再比如,诸葛亮不遇刘备,谢安不出山,他们也可能只是籍籍无名的“潜龙”而已。

不管怎样,先让自己成为德行、能力一流的“潜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件要紧的事!

二,《易经》对教育的影响和启蒙

《易经》中的第四卦《蒙》卦集中阐释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其分别从教育的条件、教育的要求www.czybx.com和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了举例和论述。《易经》涵盖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对受教者提出了守持正固的最终目标,这一思想体系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卦的卦象是下坎上艮,象征蒙稚。《序卦传》:“物生必蒙”,“蒙者白熊资讯,蒙也,物之稚也。”初生的生命是懵懂无知的,需要蒙师加以启发,如果幸运得到蒙师的帮助并且专注学习就能达到亨通,否则无法成为有德之人,中正之士。《蒙》卦的卦辞、爻象和爻辞具体阐述了教育的基本条件、对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要求。

不得志怎么办

教育的条件

1.把握时机,恒长积淀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蒙稚正处于一个危险莫测的环境中,迷茫不前,“以亨行时中”说明认清事态的形势和发展、把握良好的时机有利于接受启发走向亨通之道。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恒的坚持与积淀,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会影响和破坏启发蒙稚的效果。“《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下泉水潺潺,汇流成河,就像循序渐进地启发蒙稚的过程。“果行”犹言果决其行,含“百折不挠”之意,1说明持久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是最终实现启发的必要条件。

其爻辞曰:“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意思是启发蒙稚之始,需步步谨慎,遵循利用典范的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淀和领悟,童蒙将误入歧途,甚至陷入桎梏的境地。

2.典范与施教者的启发

除了在恰当的时机接受教育,童蒙还需要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老师的正确指导。“《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以典型的范例告诫童蒙不要触犯正确的法则,有助于预防其受蒙蔽和迷惑。而能够实施这些行为以启发受教者的就是他们的老师,这警示了老师必须提出正确的法则并加以严格监督童蒙,时时察看启发的效果和情况。另外,教师自身也应做好受教者的榜样,不仅力求完善自身品德,具备治家育人的能力,还要努力塑造魅力的人格,做到阳刚居中,为受教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卦辞得出“子克家”的结论旨在强调教育和治家的互通性,能为人师者必能懂得做人的美德与治家的方法。周易将“包蒙”与“纳妇”作比较,被蒙稚者环绕,就像迎娶贤淑美丽的妻室一样吉祥,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神圣感。

《易经》对教育的要求

1.重视启蒙教育

第三爻的爻辞有:“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功,无攸利。”看似是批评女子不遵守道德礼节,实则说明启发蒙稚不能逾越规矩,不能急于求进,置蒙稚时期的启蒙教育而不顾。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首要阶段即启发蒙稚,这是教育的法则所决定的,人们经常忽视这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急于获得看似更具有诱惑力的成果,反而失去最宝贵的启蒙机会。

《周易》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自己要正身以法,在教育过程中也应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启发童蒙。老师对童蒙的启发和教育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老师应当秉持原则,教之有//www.czybx.com方。

2.施教有方

卦象之始便提出:“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学生能积极提出疑惑和思考当然是好的,当学生第一次有求于老师时,老师应当尽力解答他的疑惑,但是如果他不经过思考和醒悟再三滥问,老师不应施以教诲,否则将助长不正之风,扰乱学习氛围,这也是遵守教育规则的体现。郑玄《注》云:“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学记》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保持和谐师生关系

《周易》强调阴阳结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时刻把握做事的尺度。《周易》以白熊资讯网战策喻启蒙方法,“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激烈暴虐的方式不利于启发蒙稚,上九阳刚盛极,利于以抵御的方式对待。老师应致力于使上下的意志和谐,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而不是使用暴力过甚的方法。过于严厉不仅会消磨蒙稚的精力和智慧,而且破坏师生关系的和谐。

不得志怎么办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易经》卦辞中突出了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希望学生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向老师的教学积极反馈。老师要让学生“自知其无知”,在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动机下接受教育,而不是教师强迫学生,让学生被动地学习,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不愤不启,不啡不发”教育理念。3因此,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5.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周易》中提出了启发蒙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论,重视发挥童蒙的主观能动性。卦辞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孔颖达《正义》中称师者为明,童蒙者为暗,曰:“明者不求于暗,即匪我师德之高明往求童蒙之暗,但暗者求明,明者不谘于暗。”4作为学生应当谦虚恭敬、勤学好问,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启发和教导,心存崇高地接受启发应当是每一个童蒙主动领悟到的。

6.对老师恭谨谦逊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困蒙之吝”是远离老师的后果,反之其深义便是要时刻保持恭敬谦逊的姿态围绕在老师身边。如果远离老师,会导致“困蒙之吝”,童蒙陷入疑惑困境而感到遗憾惋惜。《荀子》中“学莫便乎近其人”5便是这个意思,告诉我们治学要接近老师,聆听教诲,才不会有所吝。可见,自古以来老师处于令人尊敬和敬仰的地位。

不得志怎么办

《易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遵循教育正确的准则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例如一名掌握教育正确准则的教师。当学生初次发问时,老师应发挥专业特长去启发指导他,如果同一个问题再三地提问,表明该生没有认真听讲或用心思考,那么老师就可以不再告诉他答案,这才是对学生最有利的教学方法。教师“虽然不求于受教育者,但是他必须有乐于施教的精神和志愿,感发受教育者,学生方能向他求教志应于他。

2.提高学生自悟的能力

学习要心诚志坚、要迎难而上、要虚怀若谷8,如果做学生一直保持这样的悟性和行动,那么成为中正之人就不是难事了。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把老师当成一个神圣的授道者,反认为其理所应当为学生服务,从而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这些学生往往从未以赤诚之心看待学习这项庄严的事物,其结果只会对个人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真正懂得学习方法的孩子会不断产生疑问并且迎难而上,主动寻求解决办法。

《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蒙》卦看来,传道者,传天人合一之道也;授业者,授天理谦虚之业尔;解惑者,解背礼不进之惑也。传道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仅需要教师传道给学生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的互相监督和启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例白熊资讯网如,老师产生了对教学事业态度不端正,出现迟到、早退等问题,那么其在管理学生时,就失去了说服力,很难形成严格的教学纪律。如果老师在教学理念上脱离时代的潮流,在教学方式上给学生留下索然无味、照本宣科等刻板印象,也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打折扣,影响学习质量。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首先发挥示范作用,应提高对自己的标准,与学生拉开差距,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崇敬。

不得志怎么办

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拔尖同学的正确范本来引导、激励其他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完善自己的品德,从而达到守持正固。正如《周易折中》引王宗传的话说:“所谓刑人者,正其法以求之,立其防束,晓其罪戾,而豫以禁之,使蒙蔽者知所戒惧,欲有所纵而不敢为,然后渐知善道,可得而化之也。当是时也,夫苟说其桎梏,而不豫以禁之,则过此以往,不可复制矣。故于发蒙之初,用刑人则以为利,用说桎梏则以为吝也10。自古以来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其目的也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言传身教最好莫过于用鲜活的例子证明具体的实践过程。

综上所述,《易经》告诉我们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实现必要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和老师的躬行,做到重视启蒙教育、老师教之有方、学生位于主体地位等要求,并循序渐进地完成后才能达到“童蒙之吉”。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者一定要遵循教育的规则,双方和谐共进,才能达到最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不得志怎么办

文章地址: www.czybx.com/baike/456213.html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