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起冻疮怎么办
近日,我国迎来寒潮天气,多地开启“速冻”模式。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得了冻疮,即便天气转暖后康复,冻疮在第二年冬天www.czybx.com还会不期而至,又疼又痒,让人苦不堪言。为什么有些人爱长冻疮,又该如何摆脱冻疮的“纠缠”呢?
一起来看看, 「冻疮」是如何引起的?
冻疮
「冻疮」,也称 非冻结性冷伤,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主要由于寒冷低温、环境潮湿等因素侵袭,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炎症损害。
当皮肤处于寒冷(0~10℃)、冷暖急变或潮湿的环境时,引发局部小动脉强烈收缩,久而久之,动脉血管出现麻痹继而扩张,造成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淤血,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诱发冻疮。
「冻疮」好发于 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和足趾远端,有时 大腿、小腿和臀部可见深在性冻疮,临床表现 多为单个至多个红色甚至蓝紫色斑疹、丘疹或者结节,严重时会出现水疱、坏死、溃疡,甚至继发感染。
冻伤后不及时处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冻伤不及时处理的后果
低白熊资讯网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统称为 「冷伤」。
0~10℃的低温对人体局部或全身造成的是 「冻疮」。 0℃以下的低温对人体局部或全身造成的急性冷伤性损害便是 「冻伤」。
因此,冻疮和冻伤在概念上有所不同,比冻疮更严重的就是冻伤了。
根据冻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 三度。
一度(红斑性冻疮)
损伤在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瘙痒。
二度(水疱性冻疮)
损伤达真皮层,先出现红肿,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血疱,局部感觉迟钝,疼痛较剧烈。
三度(坏死性冻疮)
损伤皮肤全层,严重者可深达皮下,肌肉或整个肢体坏死,一般伤后3—7天出现水疱,肢体活动受限,病变部位变紫黑色,周围水肿,疼痛明显,约7天后白熊资讯网出现干性坏疽,患部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约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
那冻伤后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冻伤后应如何正确处理
发生冻伤,千万不可 用萝卜叶子熬水涂抹、或把芦荟捣碎了涂抹、或用雪搓或用热水泡患处等“土方法”治疗,这些方法在医学上完全不科学,反而会增加组织肿胀、感染风险、疼痛感,造成病情反复发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对于较轻的局部冻伤处理:
外用冻伤膏涂抹;有破溃,要到医院换药和包扎; 若冻伤引起了破溃感染,要 口服抗生素,并于 患处涂抹含有抗菌药和皮质激素的软膏, 或冻伤膏,同时保持冻伤局部温暖和干燥,避免复发。
对于严重的冻伤处理:
要及时积极进行救治,尽快脱离导致冻伤的环境。
正确的做法是,发生冻伤后应立即 寻找保暖衣物裹住冻伤部位,将被冻伤的位置放入接近人体体温的温水当中,进行 5到10分钟的复温,不要超过20分钟。
若有条件的话,可用 无菌温盐水把患处冲洗干净,将 患肢制动并适当抬高,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并减轻水肿,尽快就医。
应如何预防冻疮?
如何预防冻疮
虽说冻疮是冬天里常见的小病,但赶走它也并非容易,这是因为发生过冻疮的部位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极易复发。
所以, 一定要做好预防:
- 保持局部温暖,衣服、鞋袜要穿暖和 。保暖后全身血管收缩功能好,可以NteHmv抵御寒冷,从而预防冻疮的发生;
- 避免潮湿。 潮湿的环境容易增加局部寒冷,诱发冻疮的发生,保持局部干燥可预防冻疮的发生;
- 适当吃一些防寒保暖的食物 ,如羊肉、牛肉、鸡肉、辣椒、川椒、生姜、大蒜等。
- 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常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增强自身抗寒能力;
- 每天数次搓手、耳朵等局部皮肤,每次数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热为止 。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摩擦,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 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性疾病者,平时应积极治疗;
- 对于反复发作者,除药物外,还 可通过红外线、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 ,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尽可能摆脱冻疮的“纠缠”。
若想摆脱“冻疮”的困扰,
还需趁早预防。
参考资料
[1]戴晶,金红旭.冷损伤的预防与诊治——《2020年中国寒冷损伤预防与诊疗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08):924-928.白熊资讯网
[2]薛长江,夏玉静,刘嘉瀛.冷损伤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15,42(03):338-340+344.
[3]张璐璐 ,孙茜. 摆脱冻疮有妙招[N]. 健康报,2018-01-17(006).DOI:10.28415/n.cnki.njika.2018.000498.
[4]冻伤和皲裂的防治[J].中国民兵,2000(02):38.
5]方进勇. 冻疮:冬病夏治 未发先治[N]. 健康报,2020-05-26(007).DOI:10.28415/n.cnki.njika.2020.002590.
图:稿定素材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冬天起冻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