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份一季度GDP:7省跑赢全国 2021中国gdp目标增长6%
大家都知道GDP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疫情期间很多国家的GDP出现下降,但我国的GDP不降反增,据新闻最新报道22省份一季度GDP:7省跑赢全国,并且2021中国gdp目标增长6%,目前来看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指日可待。下面大家就随白熊资讯网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哦~
22省份一季度GDP:7省跑赢全国
近日,各省份2021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截至4月22日,至少有22个省份发布了一季度GDP数据。
其中,GDP总量方面,广东以2.7万亿元稳坐“粤老大”的位置;GDP增速方面,22省份GDP增速均为两位数,去年垫底的湖北以58.3%的增速高居榜首。其中,有7个省份GDP增速跑赢了全国GDP增速。
GDP总量:广东还是老大
从GDP总量来看,广东依然毫无悬念地坐稳第一的宝座。
广东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27117.96亿元,同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5.2%。
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前三甲的格局依旧未变。
作为第二名的“苏大强”,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5878.38亿元,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长6.4%。
广东和江苏是仅有的两个一季度GDP总量在“2万亿俱乐部”的省份。
位居第三名的山东,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8055.5亿元,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5.4%。
此外,河南(13306.65亿元)、四川(11859.24亿元)、福建(10750.6亿元)、湖南(10223.99亿元)一季度GDP在“白熊资讯网1万亿元俱乐部”。
GDP增速:湖北高居第一
从GDP增速来看,去年一直负增长而垫底的湖北则实现逆袭,高居第一。
湖北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872.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3%。
湖北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叶福生称,今年一季度湖北省经济开局漂亮,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受上年同期基数低、就地过年增加工作日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湖北经济恢复向好发展的体现。
作为去年受到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省份,湖北一度按下暂停键,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分别下降39.2%、19.3%、10.4%、5.0%。如今,终于迎来转正。
7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
全国一季度GDP增速反弹到两位数,地方层面也是如此。目前已经公布数据的这22个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其中,湖北(58.3%)、海南(19.8%)、江苏(19.2%)、安徽(18.7%)、广东(18.6%)、江西(18.4%)、重庆(18.4%)这7个省份的GDP增速跑赢全国GDP增速。
22个省份中,青海(12.8%)、黑龙江(12.4%)一季度GDP增速低于15%,湖南一季度GDP增速为15%,其余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高于15%。
两年平均增速海南暂列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22个省份中,除了湖北外,其余省份都公布了GDP两年平均增速。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从两年GDP平均增速来看,海南暂列第一名。海南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一季度GDP为1395.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8%(上年一季度为下降4.5%);比2019年同期增长14.4%,两年平均增长7.0%。
海南省统计局副局长王瑜称,由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扣除基数影响后更能客观反映经济恢复和实际发展情况,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好于全国2.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好于全国5.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好于全国//www.czybx.com1.1个百分点。
显然,在海南自贸港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海南经济正在起飞。
中国首季GDP增长18.3% 强劲复苏吸引全球目光
中国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2021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
预期良好——经济增长将更加强劲
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IMF在报告中指出,“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加大公共投资、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使中国经济得以强劲复苏。”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4月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将实现8.1%的增长。
“IMF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创10年来新高。”法新社称,“2020年,中国GDP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将2021年GDP增速预期目标设为6%以上,许多外国专家预期或将达到更高水平。”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称,IMF一位官员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在应对疫情、恢复经济方面“表现非常好”,是“良好典范”。
近期,中国其他经济数据也表现不俗。世界贸易组织日前发布的白熊资讯网年度《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进出口贸易量分别占全球的11.5%和14.7%。
路透社近日关注到,春节后中国企业加速成产,推动中国制造业明显回升。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超预期升至51.9,为3个月最高位,表明经济恢复的动力在增强。
法新社指出,中国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出(PPI)超过预期,同比增长4.4%,创下了201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报道称,这主要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中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
提质增效——新发展格局充满智慧
外媒和国际人士关注到,当前,中国经济不仅有规模速度,更有质量效率,经济“含金量”在不断提高。
捷克24小时资讯网刊文称,面对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低迷,中国及时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扩大内需来拉动增长,同时依靠对外开放扩大外循环。“这一充满智慧的政策是既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又能针对外部需求下滑风险的有效预案。”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稳定增长,政府为促消费和为企业减负会持续支撑消费市场。”路透社称。
在花旗集团董事长约翰杜根看来,“中国有巨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而且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大量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正是被中国成熟的供应链和超大的内需市场所吸引。”
“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变为技术大国。”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正在改变其经济增长模式,逐渐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近日关注中国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努力。“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正不断用新的道路和航线,更快速便捷地联通全国各地。内陆省份的商业活动将进一步得到刺激。”该媒体认为,中国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经济朝着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
美国《福布斯》杂志关注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该媒体报道称,环境改善和更强劲的经济表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降低医疗保健支出,提高生产力。积极的气候行动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机遇无限www.czybx.com——为全球复苏提供支撑
根据IMF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美国彭博社近日计算得出,到2026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5。彭博社还指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德国《商报》报道,IMF近日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也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核心角色。
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全世界看到了机遇。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吉内亚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增长为全球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机遇对疫后经济复苏尤其宝贵,将继续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表示,中国深入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提升消费规模与质量,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和动力。此外,中国加强内部市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同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缩减负面清单,将进一//www.czybx.com步吸引投资者进入中国,抓住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俄罗斯报》网站发表评论称,中国经济复苏给世界带来信心。文章称,中国经济的复苏发展为全球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政府提出的保持外贸稳定、积极利用外资、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以及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多方面扩大开放的措施,“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支撑”。
影响GDP的因素有哪些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税制结构的生产力要素,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规定着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比例,决定着税制结构的选择。
2、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相互联系的总体构成形式。它所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具体包括诸如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税制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
3、经济运行机制。不同的经济运行制度,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税制结构,这种制约关系,在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中的税制结构选择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税制结构的变革与完善。
4、国家政策取向。税收是国家聚财的主要手段,也是宏观调控的工具,国家政策目标需要通过税收来实现。为此,税制结构会做出相应反应。
5、政治和传统习惯。税收对于各利益主体而言是利益消长的调节器。不同税种,由于其课征对象不同,作用力度不同,会对不同利益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社会各阶层、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等。
6、其他因素。税制结构的正常运行,并达到设定的预期目标,还需要一定其他因素的配合。这些因素包括税收征管水平、纳税意识、国际税收协调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