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航班飞行中机翼螺丝松动 国航回应
近日,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报告厅内,中飞院副院长欧阳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中飞院总飞行师刘传健为两名飞行学生颁发一等功荣誉证书。
中飞院副院长欧阳霆(左一),中国民航英雄机长、中飞院总飞行师刘传健(左四)为王书然(左二)、曾哲(左三)颁发一等功荣誉证书。 王晨阳 摄
是什么让两名学生获此殊荣?
时间回到2021年12月31日那个寒冷的冬日清晨。中飞院洛阳分院的两名飞行学生王书然、曾哲起了个大早,像往常一样来到北郊机场进行飞行训练。完成航前检查后,两个人登上了编号为B-9731的SR20飞机,执行本场学生机长训练任务。这意味着飞机由两名飞行学生执飞。
洛阳机场上的中飞院SR20训练机队 唐一凡 摄
“发动机停车,申请拉伞!”
8时24分,飞机正在1300米的高度飞行,突然红色警告出现!滑油压力指示骤降,螺旋桨转速随之降低,持续下去可能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遇此险情,机组当机立断,严格按照手册要求执行特情处置程序。左座的王书然专心控制飞机姿态,力求避免飞机进入更复杂的状态;右座的曾哲密切监控发动机参数,与管制员及时沟通。同时,机组按日常特情准备内容做好迫降或者开伞准备。
8时26分,进近指挥机组直飞本场VOR白熊资讯网(全向信标)台,准备加起落航线落地。此时,飞机距离机场还有18公里,随时有失去动力的危险。
为了获得最大滑翔比,达到最佳滑翔速度,机组尝试收油门,稍稳杆,打开燃油泵和转换油箱,依靠发动机的仅有功率,努力保持飞行高度,逐步接近机场上空。塔台指挥员和现场管制员积极协调统筹本场运行,迅速为机组开通了一条白熊资讯网空中绿色通道。
其间,两个人在保//www.czybx.com持飞行状态的同时多次尝试恢复发动机工作,但均未成功。8时29分,座舱内突然出现烟雾。
“当时是发动机整流罩里冒出烟雾,顺着通风口直接进入了驾驶舱”。两名学生沉着地执行完排烟程序,继续保持最佳滑翔速度向机场归航。
在进入机场起落三边、距离地面500米的高度时,飞机完全失去了动力。
“塔台,B-9731,发动机停车,申请拉伞!”在通信频率里,曾哲报话的声音沉着而清晰。
“B-9731,可以拉伞!”塔台的回答同样坚定。
王书然果断地拉下了红色手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在空中缓缓张开,拖曳着完全失去动力的飞机飞向地面。
“在每一次训练中,师父总是强调在飞行中一定要严格落实驾驶舱多人制机组协同制程序,左右座一定要配合好。”曾哲回忆道。
王书然、曾哲进行模拟机训练 王晨阳 摄
村庄,沟壑,极限迫降
与此同时,在拉响警报的分院院区,有一个人心急如焚。
他叫周广昊,洛阳分院飞行五大队三级飞行教师。
他是王书然和曾哲的师父。
周广昊(中间)和王书然、曾哲 王晨阳 摄
“当时我在地面上眼睁睁地看着他俩的飞机拉了伞,然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的心立刻揪了起来。”周广昊说,“他们的开伞高度并不算高,我不知道他俩后续将面临什么样的地形,也不知道他们下坠的速度,我的心里是没底的。”
王书然和曾哲驾驶的SR20飞机配有整机降落伞系统(CAPS)。该飞机飞行手册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发生致命的紧急情况时,西锐整机降落伞系统用于将飞机和机上人员伞降至地面。如果发动机失效、燃油耗尽、结构过度结冰而必须进行迫降,或在着陆时不能确保乘员处于最小风险或无风险,此时有理由使用CAPS。
尽管整机降落伞系统提供一定的保护,拉伞后复杂的情况、未知的环境和紧迫的处置时间仍然给机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从降落伞打开到飞机接地的短短十几秒内,两名勇敢的小伙子靠着仅有的下滑动力,竭力操纵飞机越过村庄,落在了一片洼地上。飞机机头率先接地,接地瞬间的冲击力折断了飞机前起落架,也激活了紧急定位发射机。飞机发动机、螺旋桨和两侧机翼也有不同程度的撕裂和变形。
“他们迫降的地点非常极限,后面是村庄,前面是一条挺深的沟壑,附近还有高压电线,拉伞决断过早或过晚,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周广昊介绍道。
据后续调查,飞机接地处距离最近的民房仅百米左右,此次迫降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地面财产损失。
飞行教员周广昊(左一)带领王书然和曾哲两位学生进行航前检查 王晨阳 摄
“机长应该是最后一个下飞机的人”
飞机接地后,座椅上的安全带和//www.czybx.com安全气囊保护了两名学生。“我让右座先下了飞机。”王书然说,“我是左座,是机长位。之前理论课上教过我们,一旦发生了危险,机长应该是最后一个下飞机的人。”
王书然下飞机时,特别留意把飞机上配备的灭火瓶带了下来。
带伞迫降的飞机吸引了附近的村民。他们慢慢围了过来,询问机组是否需要帮助。
“不需要了,谢谢!请大家离飞机远一点!危险!”二人奋力向村民们挥着手,阻止大家继续靠近。
“当时飞机里的燃油是很满的,我们不确定是否发生了燃油泄漏,后续可能有起火甚至爆炸的风险。”王书然检查了飞机,发现两侧机翼的油箱都很完好,基本排除了发生二次事故的风险,这才稍微放心了些。随后,机组二人疏散围观群众,依靠树枝等材料划起警戒线保护现场,并及时通过手机与分院取得联系。
“他俩第一时间联系了我,给我发送了位置信息。”得知两位学生平安,一直坐立不安的周广昊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即将消息上报,给已经出发的救援队提供进一步引导。
洛阳机场运七飞机前的DA42教练机 唐一凡
早在接到机组的开伞信息时,洛阳分院和洛阳北郊机场就立即拉响警报,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分院及时向学院和民航河南监管局进行信息报送。
随即,学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了相关情况,并在第一时间成立和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
分院公安分局警车和机场两台消防救援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机场医疗救护车紧随其后。同时,分院领导和机场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应急救援人员相继到达。机务人员进行飞机放油和拆解工作,保障部人员进行道路修整及后勤服务,分院公安干警维护现场秩序。
整场救援持续近14个小时,分院共投入70人的救援力量,出动保障车11台,租用小型挖掘机1台、吊车1台、板车1台。机场公司现场救援力量约40人,出动应急救援车5台。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分院与机场紧密合作,并积极协调当地村镇,行动迅速、处置得当,有效保证了人员安全、防疫安全。
在经过航医的检查和心理疏导后,王书然和曾哲回到分院校区,师徒三人得以相见。
“当时看到师傅从三楼会议室冲下来,我们眼泪差点掉下来。”曾哲回忆道,“师傅见到我俩,不停地询问我们身体有没有受伤,心理有没有压力,紧张不紧张。”
周广昊教学训练小组进行飞行前讲评 王晨阳 摄
“中飞院带给我们美好和改变”
此事件发生后不久,王书然和曾哲就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迅速回到了紧张的飞行训练中。这次突发事件无疑白熊资讯网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意义。
冬去春来,盛夏已至,长达数月的调查证实了此次事件的原因为机械故障,同时确定了两名学生在整场事件中“无任何不恰当的决策及行为”。
“虽然事发突然、时间紧迫,但日常我们对特情准备的高度重视,为机组的成功处置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他们在特情发生时所展现的素质,是中飞院立德树人工作的体现,更是分院打造‘洛阳造’品牌的成果。”对自己的两名学生沉着冷静的处置,周广昊备感自豪。
在对此事件应急处置表彰大会上,曾哲说:“我和同伴在经历了这次事件后,对飞行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坚定的奋斗理想。回忆踏进中飞院以来走过的时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飞院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改变。学习飞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好飞行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飞院洛阳分院“12.31”事件应急处置表彰大会 王晨阳 摄
长期以来,传承着人民空军红色基因的中飞院,始终坚守“三条底线”,坚持“三个敬畏”,落实“三基”工作要求,不断夯实基础、增强能力、进军高端、确保安全,紧紧围绕“以飞为主、全面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加强和改进飞行教学训练工作,两次获得民航局“飞行训练安全五星奖”。
一份份傲人的成绩,是中飞院人敢为人先、奋勇拼搏的明证;一次次平安的起落,是中飞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风景。中飞院,这所“桃李满天上”的蓝天学府,正在建设世界一流飞行大学的征程上远举高飞。
(原标题《极限迫降无人伤亡,中飞院两名飞行学生荣立一等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