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资讯网 - 娱乐资讯_女性资讯_母婴健康_情感文章_百科知识_星座运势

手机版
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2022-07-19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日期:2022-07-19 07:28:10 来源:观象台 浏览:374次 栏目:热点

文/高敏

编辑/雪梨王

和绝大多数郑州人一样,侯文超对雨天格外敏感。

又到七月,大雨倾盆,整座城市都紧张起来。7月5日,郑州几乎下了一整天雨,下午5时左右,雨势转大,几分钟内,地上的积水已经可以没到小腿。从当地媒体发布的视频看,高新区某处路面积水已经淹过汽车底盘,行人打伞走过齐大腿的水面。开过地势低洼的桥下时,出租车司机使劲踩了一脚油门快速通过,“这种地方,下雨的时候一定要赶快开过去”——这是去年“720暴雨”教给他的,“如果水再深一点,我会直接往高处开上高架,这时候安全最要紧。”

“可不敢再下了,不然又要‘720’了。”透过紧闭的玻璃窗,侯文超望向窗外的暴雨和积水。

2021年7月20日,一个让彼时身在郑州的人闻之色变的日子。事后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720”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其中,郑州市因灾死亡失踪380人,40万辆车受损。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暴雨后被淹没在隧道口的车。图片:微博

李丽芳记得,那天,他们一家五口开车驶入京广隧道——这是连接郑州南北的交通要道,主线全长1835米,高6米。7月20日下午,约30万立方米的雨水顺着斜坡倒灌进隧道,只用了不到3小时。眼看着黄褐色的水从路面往地势低的隧道里灌,加上水的浮力,李丽芳很难站稳。她和家人用力抓着彼此的手臂才能一起往前走,水位越来越高,不久就没到了她脖子的位置,冰冷又窒息。最终,他们弃车逃走。

两天后,李丽芳发了条视频描述当天的经历,感谢那个拍开车窗大喊“逃命要紧”的大哥,将雨伞借给孩子的男子,“捡”了一车人的生鲜运输车司机,以及收留了40多人过夜的酒店。

视频下有人留言,喊话大哥找到了——是侯文超。当天,他因挨个拍打车窗,声嘶力竭劝说在隧道口堵了两三个小时的人们“车不要了”“再不下命都没了”,而被称为京广隧道“吹哨人”。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京广隧道“吹哨人”侯文超

逃生后的几天,总有死亡和失踪的消息传来。侯文超睡不好,睡梦里,他返回隧道口白熊资讯网,又多拍了几个车门,多救了几个人。醒后他开始自责,要是自己能坚持在隧道里多待一会儿就好了。

直到半年后,郑州720特大暴雨调查报告公布。报告显示247辆汽车被淹,6人死亡,包括一名横穿京广快速路时滑入隧道的人,一名值守隧道的工作人员,两名逃生时在引坡段溺水的人,以及骑电动车驶入隧道的两名少年。看到“车内无遇难人员”,侯文超才开始停止自责。

此后一年,他开始努力做一些事——自己出钱,帮郑州市区、巩义米河镇、荥阳汜水镇的100多户人家的屋顶做了防水,以防大雨突袭——这几处,都是去年暴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一年过去了,车子从京广隧道北路平稳驶过;村子里的农田早已恢复,但接近老房子顶部的暗黄色水线还清晰可见;多数从京广隧道里逃生出来的市民都不愿再提起那场灾难,骑着电动车消失在隧道里的少年们的家人,再未出现在公众视野内。

“一遇到大雨就开始慌”

回想起一年前被困隧道中的白熊资讯场景,李丽芳还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她到现在都不敢走京广隧道,连郑州都尽量不去,看到水深的地方就发怵。下雨的时候,尽量待在家里。她也惊讶于儿子的记忆,一提到去郑州,5岁的小孩直摇头:“(害怕)淹死咯”。

又一个大雨如注的七月,京广隧道外,没带伞的行人站在地铁入口处和立交桥下躲雨;隧道入口外,则停着一排黄色的市政抢险车。5月刚入夏时,京广隧道出入口等位置,装上了供人向上攀爬的逃生梯——这被网友称为“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进步”。“一遇到大雨就开始慌,不敢坐地铁,不敢过隧道了。”一位微博网友写道。

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避免再次陷于灾难。2021年下半年,李丽芳让4岁的儿子去学游泳,“万一再遇上了,咱也能自救”;从京广隧道中逃生后又游回去救了5人的网约车司机杨俊魁,则将游泳圈和救生衣装进后备箱,随时带着,他也叮嘱儿子在暑假一定学会游泳。侯文超避免在大雨天外出,尤其避免路过隧道、洼地。此外,他还将工作的精力分出三分之一,来给漏水的老房子修缮屋顶。

侯文超是北京某建筑公司在河南的负责人,做防水建材生意。从隧道逃生5天后,他就捐了一批防水材料,修复因暴雨渗漏的房屋建筑。修复一直持续至今,他私下通过志愿者,征集河南各处屋顶漏水的贫困户或孤寡老人家庭,跑去远郊、乡村,已经帮助了100多家,花费超过百万。淹没于京广隧道的那辆捷豹车保险理赔的几十万,他也捐了进去,没再给自己购置新车。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侯文超帮受灾民众做屋顶防水。

7月初的第一个周末,侯文超去荥阳汜水镇的老君堂村里帮一位越战老兵做防水——村子北边挨着黄河支流汜水河,又处于几条山脊交汇的低洼处。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定居,去年7月20日河水倒灌,难以及时排出,水直接没到接近一层房屋顶部的位置,老人们只得往房屋高层或直接上山躲。越战老兵没有家人,独自住在三间破旧的砖房里,前一年的洪水几乎要没过房顶。大水过后,留下了房顶下的黄褐色刻度线和一下雨就到处漏水的屋子。

另一家是两位70多岁的老人,老太太患了白癜风,老爷子有帕金森病,他们的儿子几年前去世,媳妇跑了,只留了个小孙子。侯文超和工人顶着接近40度的高温,用高温喷灯,将防水材料铺在了老人的房顶,可以保证房子25年内不再漏水,“这样的家庭,肯定得帮啊,都是力所能及的事儿。”

帮扶名单是侯文超私下找志愿者征集的。去村里时,他们没找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工人们带着工具直接干。有记者跟着去过几趟,问起房子里的住户们,对方都忙点头,“感谢党,感谢政府”。没人知道他们其实跟政府并无关系。

杨俊魁老家在周口农村,老父亲独自居住的偏房当时也被大水泡坏了。郑州暴雨停了没几天,他就赶回去把有裂缝的房子扒了,重新盖了一间。种在河谷的庄稼淹了三分之一,春天种下的一茬玉米和小麦泡汤了不少,只能再种秋茬的庄稼。他没向村里报备自家的损失,“毕竟周口没有荥阳、巩义那边严重,咱就不给政府添乱了。”

“如果当时倒下,现在就是我的周年祭了”

对侯文超来说,2021年7月20日经过京广隧道,完全是个“意外”。

那天中午,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他就开车往老家周口赶——他要回去参加家族中一位大哥的葬礼。暴雨中,他几乎跑遍了郑州每个出城路口,要么水太大,要么路封了,都没能开出郑州。

导航把他带进了京广隧道//www.czybx.com。他本来想顺着朝南的路,一路往上,盘到陇海高架出城,但那条路不通,通往航海路的出口成了唯一的选择。

车开到京广北路隧道南出口,接近上坡的位置,堵了。那是15点59分,侯文超下车一看,前面乌央乌央全是车,路面积水太深,打头的司机开不过去,密密地堵了三条车道。一个半小时后,车丝毫没有往前挪的动静,侯文超往外一看,路面上的水开始往低洼的隧道回流。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郑州京广北路隧道

他开始担心。群里正在聊天的同学看他不说话了,打来电话问情况。挂掉电话后,侯文超发现前面那辆车的保险杠都看不到了,前后也就三五分钟。

“完了”,侯文超想起2012年7月21日北京那场暴雨——当年他正在北京闯荡,刚好被困在路上,积水最多的时候开车绕了很久,一路往高处开,才躲过一劫。他至今还记得广渠门下溺亡在车里的司机,头骨撞碎了,也没能逃生。

下意识的,侯文超抓起手机钱包跳出车门,站在高处的花坛望向四周。雨丝毫没有变小的迹象,水基本漫过了半个车门,其他车主或为了躲雨,或觉得车内更安全,都没有下来。侯文超一边蹚着水往上走,一边从后往前,用力拍打路过的车门,一遍又一遍大喊着,“赶快下来,车不要了,保命要紧”。

有人从车上下来了,跟着他一起沿路拍打旁边的车窗,三三两两互相搀着往上逃;也有人不以为然地“哦”了一声,便又关上了车窗。一辆车上,后座的老太太使劲拉着车把手不愿下车,说“这是孩儿的新车”。侯文超和司机一起劝说,才终于把她拉下来。

李丽芳一家的白色越野车在隧道出口接近公路10米的地方。他们原本觉得自己在上面是安全的,直到车门被侯文超猛烈拍打,她才发现,水已经没过车轮。跟在后面的车更是已经漂浮在水上了。

她没来得及穿鞋,打开后门,路边的人第一时间将车里的两个孩子抱出去。前门已经打不开了,坐副驾驶的小姨从座位上爬到后座,一家人才得以逃出。

彼时,杨俊魁在接近车队尾部的位置,下雨声和水流倾泻的声音太大,他只透过一片模糊的车窗看见有人在慌乱奔走。这个46岁的网约车司机慌乱又紧张——他最紧张车,车是租公司的,要是给淹了,该赔偿多少?又怎么赔得起?他不知道。他每天跑车十二三个小时,就是为了能让家里日子好点,儿子刚高考完要读大学了,家里的房贷还没还完。

车窗外猛地响起的敲击声,将杨俊魁拉回现实。他翻出垃圾袋,包好手机和钱包,推开车门。一脚踩下去,水已经到了大腿位置,紧接着下一秒瞬间涌进车门,车被卷入洪流漂了起来。

几乎与此同时,郑欣也用尽全身力气推开车门逃命。她独自在郑州打拼了十几年,买了车和房,眼看着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她不敢想象自己被卷入隧道的后果。她顺着车门爬上车顶,随后连人带车被水流冲撞到墙面。她抓着高架桥口的栏杆离开了车顶,但站立的位置太窄,只能手脚并用地顺着栏杆往前爬行,直到移动到离桥口稍近的位置,才被人救起。

从自己下车,到挨个拍车门,再涉水走出200米左右的坡道,侯文超用了十几分钟,再往回看,他的车已经不见了。中途,熟悉水性的他差点被冲倒,一个趔趄,手扶在了车上。走出隧道后,他开始后怕——在斜坡上,倒下了根本站不起来,只会被大水卷入涵洞,“如果当时倒下,现在就是我的周年祭了”。

“你只能去认命,去承担后果”

跳入水中的杨俊魁,中途将小心包裹好的手机和钱包交给同行的陌生人保管,两次跃入洪流中救人。他先是看到一对老夫妻,已经被水淹到了脖颈,伸手呼救着。杨俊魁推测他们是从车窗逃出来的,因为当时的水早就没过了玻璃。将老人送到高处的栏杆后,他又朝漂浮在车顶的三位女性游了过去。

那么短的时间内,他只能想尽办法为每个人找到可以抓牢的地方,比如车把手和车门,再把他们挨个送到地面。其间一位坐在车顶的女子在汽车没入水中后,人又半落进了水里,没有可以抓扶的地方。杨俊魁用力游过去,将她带到岸边,女子抓着墙边的管道走了上去。接着,有人扔下了救生圈,围观的人也跳入水中,与杨俊魁一起救起了另外两名女子。

救人耗尽了杨俊魁所有力气,因为水里的紧张局势,他突然嗓子发紧,发不出任何声音,胳膊和腿也抬不起来了。他在路边掬了两口浑水,又歇了十来分钟,才走向不远处的宾馆——他和刚刚的同路人约好在这里碰面。宾馆被刚刚从水里逃生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最后,杨俊魁和另外5个陌生人,在一个房间里挤了一晚。

下水救人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杨俊魁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网约车公司奖励了他一辆新车,解决了他最大的担忧。但对郑欣来说,弃在京广隧道的车成了她心头的一根刺。那辆宝马车是花了22万买的,每个月要还3500元车贷,2022年4月就能全部还清。因为郑州一直是比较缺水的城市,她并没有买过涉水险。这uIcpWrUFT意味着,郑欣在这场天灾中白白损失了20多万。

7月20日当晚,路边都是受了灾的人,网络信号中断,大家只能三三两两互相搀着前行。每到一个路口,遇到迎面而来的人,都会彼此提醒着哪里水深,哪里不要去。侯文超问遍了所有路上的酒店,也没有找到可以住的房间。他在黑暗中摸索着走回了家,到家已经是凌晨两点。他用矿泉水泡了碗泡面,那是他近30个小时里的第一顿饭。

李丽芳一家拦到了一辆运生鲜白熊资讯网的依维柯。进去后,发现里面满满当当挤了近20个人,一路上,不断看到有人在与洪水搏斗——有人趴在漂起来的车顶上,有人抱着树干呼救。依维柯里的人用微弱的手机信号不停拨打110、120、119,希望能救人,但没有一个电话被接通。早在隧道堵车时,车主们便开始给交警和公安打电话,希望疏通道路,或者救人,但全部占线。

在最终的调查报告里,发生在京广隧道里的灾难,被定性为造成较大人员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责任事件,主要问题在于未及时封闭隧道,未及时疏导交通。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720暴雨”时的京广隧道。图片:微博

几乎所有逃生出来的人都是依靠自救和陌生人的帮助。一段网友拍下的视频里,三个男人扒着墙上的管道拼尽全力往隧道边缘的桥架上爬,底下是已经被灌满的隧道口。当最后一个人抓稳桥架边缘时,他脚下的车瞬间沉入水里。

最后出来的人叫吴强,在梨视频的报道中,他边回忆逃生场景边打颤。他猜想自己应该是最后一个幸存者,他们三人逃生后,水面上再没出现第四个人,也没了呼救声。

回老家后,李丽芳哭了三天三夜。她夜里不敢睡,闭上眼就想起淹到脖子的大水,还有小姨和表哥家的孩子,万一当时没逃出隧道,她没法交代。她就这么想着,睡不着,吃不下,十几天里瘦了10斤。“在一瞬间的灾难面前,人啊,太渺小了。”李丽芳每天盯着新闻,觉得一家人死里逃生回来了,别的都不重要了。她能想到的,就只有赶紧捐钱。她捐了1000元给政府去发放物资,又给红十字会捐了1000多元。

一起死里逃生的人此后也几乎再无交集。唯一的联系,是李丽芳通过当地电视台找到侯文超,想要当面感谢这位救了自己一家五口的人。电话刚接通,侯文超就听到她在哭,但他拒绝了对方的请求,“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该做的事,没必要。”

后来,作为见义勇为模范接受采访、参加节目时,侯文超认识了其他在那场大水中帮助别人的河南老乡以及一大批记者。由于时常在表彰活动中露面,并反复被媒体提及,他已经可以用“与水结缘”四个字调侃自己经历过的北京“721”和郑州“720”暴雨。其他亲历者,则几乎都对一年前的经历闭口不谈,“别再提这伤心事”。

水灾发生10天后,京广隧道重新通车,驶过的车辆纷纷打开双闪,鸣笛悼念在这里遇难的人。看着隧道通车的视频,郑欣除了哭,好像什么都做不了。她总在社交平台上提醒自己要往前看,努力爬出过去的深渊,却又总在生活相继出现不顺后再次跌落崖底。

杨俊魁现在不跑车了。十几年跑下来,他的腰受不了了。过去一年,他主要忙了两件事,一是重修了老家被泡坏的房子;二是看着小小的茶叶店。因为疫情,生意并不好,家里的债还没有还完,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但他觉得跟生命比起来,都没那么重要了。

他总会回想起来去年7月20日,车一瞬间在水中漂起来的场景。“这就跟人的命(运)一样,漂着漂着,谁也阻挡不了。你只能去认命,去承担后果。”

(文中李丽芳、郑欣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媒体】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2-07-19 京广隧道“吹哨人”再忆郑州720暴雨

文章地址: www.czybx.com/redian/12443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