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眼中的袁隆平 家人追忆袁隆平 亲人回忆袁隆平
相信看过袁隆平院士采访片段的朋友都知道,袁老私底下是一个非常健谈并且风趣幽默的老人,他还被网友称之为“90后梗王”。5月22日我们痛失袁隆平院士,在深刻悼念他的同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人眼中的袁隆平是什么样子吧!
家人眼中的袁隆平
一次,记者在袁隆平的三个孙女采访中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认识到自己的爷爷是与众不同的?”
大孙女回答:“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你知道爷爷是谁吗?我那时还不懂,只记得那是个‘爱看《天气预报》的老头’。”
孙女还提到:“有一次全家人去香港买东西,爷爷想给奶奶换一块新的手表,于是来到商场。可没想到的是那家手表店非常的贵,爷爷看到价格之后吓了一跳,立马拉着奶奶走了!”说到这里,孙女们在镜头前忍俊不禁,丝毫感觉不到窘迫。
而孙女们的这种“不自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袁隆平的教导下,他们的生活和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之家,没有任何不同。
后来慢慢的,孙女们都长大了,也渐渐明白了爷爷的伟大。
大孙女回忆白熊资讯网道:“有回课堂一篇课文讲到袁隆平,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我,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二孙女接着道:“三年级的时候,老师问道:你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说我爷爷是一名科学家,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但接下来我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了……”
在后来的采访上,大儿媳作出过回应:“公公是个开明的人,有时我们工作应酬到两三点回去,从来不会遭到数落和指责。在袁家做了25年的儿媳后,我经常和爸妈说,跟公公婆婆相处比和你们在一起要放松的多。”
谈到繁衍子嗣之事时,儿媳感怀道:“年轻的时候我们不太懂事,结婚十年了,还没有想过要小孩儿,但公公从来不会催。直到有次他的助理无意中跟我提到,公公开玩笑说‘我都70岁了,还没有见到孙儿’,我们才知道,原来在他心里是有着很大期待的。从那以后,我跟丈夫才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除此之外,袁隆平对妻子也非常体贴,或许是由于早期工作原因对家庭的疏忽使他想要弥补,也或许是这几十年来风风雨雨见证后,他只想与妻子幸福的共度余生。他的质朴,体现在每一个浪漫的细节。
因为工作需要,袁老经常会去往外地,但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跟妻子联系,并且每天至少一个电话。这几十年来,只要二人分隔两地,便是如此。连儿媳也感叹:“这种细心,我们年轻夫妻都很难做到了。”
犹记得当时在袁老90岁的庆生日上,他挖出的第一勺蛋糕便是对着妻子道:“快吃”。那一幕,曾深深击中了无数人的内心。甚至在香港买手表那次,袁隆平虽然拉走妻子,但随后他又剥了一块山楂片放在妻子嘴里,二人之间洋溢着的,是金钱无法换来的甜蜜与幸福。
妻子邓哲说:“每逢纪念日和生日,他都会买一些戒指,项链之类的纪念品送我”说这句话之时,邓奶奶晃着手上的戒指,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生活之余,袁隆平最爱的一项运动便是游泳。妻子吐槽道:“有次他们开了一个会议,晚上11点才散会,天都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他仍然坚持要到河里去游泳!”
袁隆平对锻炼的痴迷还不止于此,对此儿媳也提到:“公公从来不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他问的总是,你今天锻炼了吗?你今天运动了没?”
可见在袁老心里,身体才是最革命的本钱,所以这个豁达的老人从不要求子女按照某个轨迹去生活。
据说,在袁隆平房间的柜子还会经常放着巧克力等零食,即使孙女们偷偷溜进去拿走,他也会故意装作没有察觉。以致于孙女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和蔼可亲,有童趣心。”
家人追忆袁隆平
哥哥是其学习榜样
5月22日,湖南长沙,袁隆平院士弟妹程女士在明阳山殡仪馆表示哥哥工作上极为严格,同时又疼爱关心下属。
程女士说,自己的工作方向与哥哥不一样,但她认为,哥哥是自己的榜样。“前天我给嫂嫂打电话,哥哥(袁隆平)还接了,他很开心。”程女士介绍,哥哥摔伤后一直想找机会来看望,但由于疫情等原因没有过来。昨天打电话给嫂嫂,哥哥身边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讲,“你现在不叫她过来,什么时候叫她过来呢?”我们感到情况不妙,所以今天我们一大早坐飞机赶过来了。“嫂嫂是害怕我们担心,她是报喜不报忧的,她才讲这些话。”
以为他会闯过这一关
“原来希望他能战胜病魔,闯过这一关,结果还是没有挺过去。”袁隆平的弟弟袁先生是某高校退休教师,他向记者介绍,哥哥今年3月10日摔了一跤,左腿受伤,“老年人害怕摔跤,受到损伤之后用药起了反作用,对身体伤害比较大。”袁先生表示,哥哥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处处为人着想,哥哥逝世令他心情感到很沉重、很难过。
他不爱热闹
袁隆平去世的第二日,袁景辉在袁隆平家中见到袁夫人邓则。袁景辉是袁隆平的远亲,平日管袁隆平叫“伯伯”。他对邓则说:“袁伯伯的梦都一一实现了,一辈子,值。”他又介绍了袁隆平生前支持自己做的红色文化展馆。邓则流着泪握了握他的手,说:“好,红色文化好。袁先生对有梦想的年轻人很支持的。”
两人没有再多说。“袁伯母身体还行,就是一拨拨地接待人,情绪有时刚刚好,又激动起来。”袁景辉说。
“人实在太多了。”袁家一位亲属说,今天亲戚来都是派人去接才进得了门。“谁也没有料到场面会这样大。虽然很感谢大家,但其实他(袁老)生前并不喜欢热闹……”
同行眼中的袁隆平
“袁先生每年都要出国两个月,培训国外的一些水稻专家、官员。我们俩都是湖南人,在菲律宾期间又住在一起,一块吃饭一块散步聊天。”作为和袁隆平有过亲密接触的同行,王凯荣说,袁隆平是一个很实在、很开朗、很幽默的人,对看准的事会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追求。
“我说我也是搞水稻的,他就主动和我聊天,期间我也聊起了有人在议论他的杂交水稻,这些人说他的成功是运气大于努力。袁先生说他不在乎别人议论,‘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反正我做出来了’。”王凯荣回忆道。
王凯荣被袁隆平的豁达和真诚所感动,在他看来,袁隆平这位老先生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不会耍手腕,不愿意开会,就想在农田里专心做业务,实实在在地为农民为国家做点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
“当时我对杂交水稻不太懂,就请教他杂交水稻有什么优势,他告诉了我关于水稻的雄性不育问题。”王凯荣说,因为水稻是自身授粉,所以会有一部分雄性植株不结果实,这就会限制水稻的产量。如果这一问题能够解决,那么水稻的产量将会大大提升。
摄影师眼中的袁隆YthLLi平
2004年,袁老在三亚工作期间,海南日报记者张杰曾为白熊资讯网其拍下一组照片,并珍藏至今。通过这组老照片我们能看到一个更为立体、真实的袁隆平。
张杰回忆,袁老身上没有一点“大人物”的架子,他这样调侃自己,“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白熊资讯网!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1.69米高,60公斤重,连骨头卖了都值不了几个钱”。
3月30日,基地大院里,人们忙着挂条幅、放鞭炮……庆祝袁老获得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走在路上,袁老发现地上有个未燃的鞭炮,他弯下腰,用烟头悄悄点上。
炮声响起,走在后面的助手们被吓了一大跳,他则像看好戏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孩子王”本色暴露无遗。
“小伙子,我可是主攻手哦!”排球场上,袁老冲着我说。
他对自己的球技很自信,结果开局就不小心把球砸在同队队友的后脑勺上,引来全场的嘲笑。袁老则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脸上挂满歉意,向队友再三道歉,结果没忍住,自己也笑了起来。
与助手们打排球,是袁隆平在三亚生活的一部分。
袁老喜好运动,喜欢球类运动,对棋类也兴趣浓厚,但他最骄傲的是游泳。从1968年起,袁老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到海南南繁基地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而每次回到三亚,都会偷空去海里畅游。
3月31日下午,忙里得闲的袁老,在家人与助手的陪伴下,再次来到三亚湾游泳。
助手向我悄悄透露,“游泳打球不算什么,袁老骑摩托车那才叫厉害白熊资讯网,他甚至前后买过17辆摩托”。
最后张杰说,我眼里的袁老,没有一点神秘,他真实的性情,让我感受到了特有的亲和魅力。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家人眼中的袁隆平 家人追忆袁隆平 亲人回忆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