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 躺平和内卷是什么意思
近日在网络上最火的两个词就是躺平和内卷了,据了解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这就让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不能躺平呢,躺平和内卷是什么意思,现在这种躺平现象出现是因为什么,年轻人要如何才能不躺平,接下来大家就随白熊资讯网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
5月30日,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谈到“年轻人躺平的问题”,他说,董明珠和他聊,他们这一代企业家要激起年轻人奋斗www.czybx.com精神,不能鼓励打游戏、借款消费,而是为中国创造财富。俞敏洪称,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俞敏洪的言论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的网友用图片调侃道:躺平的韭菜不好割啊。
有的网友表示:你让我有份工作早九晚五有双休,能养活一家老小,车贷房贷不用愁的话,你让我坐起绝对不躺起。
有的网友表示劳工权益才是关键。不保障工人权益,不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只知道居高临下呵斥你别躺平,没有用。要是劳动收入合理,工作强度时间合法,35不被优化,职业能体现人的价值,人们巴不得站起来争取幸福生活,谁愿意躺平?被房价和高强度工作剥夺生活的现代人,剩下多少心思去奉献。一边提倡996,一边斥责躺平,又蠢又坏。
还有的网友指出了俞敏洪那一代人与当今一代年轻人所处环境已有所不同。他认为:请不要把你们这一代人的奋斗跟现在年轻人同日而语,你们当年不用996就能轻松买房,现在的年轻人在北上广深奋斗到35如果就被裁,攒的钱还不够买深圳一间厕所,然后996还落下一生病,有什么理由不躺平?
躺平和内卷是什么意思
最近两个词越来越疯狂了,分别是:内卷和躺平,就是感觉到了一个社会性问题要爆发的临界点了。
什么叫内卷?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以前我们看电影都是坐着看,后来第一排的人站起来看,导致后面所有人都得站着看电影。而站着看和坐着看,花的钱却是一样的,最后大家都损失。
什么叫躺平?再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以前大家还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后来发现回家躺着看盗版碟片也可以,还不花钱又能享受最低标准线的电影内容。
社会内卷导致了躺平,最后没有人是赢家,太特么可怕了。可怕的并不//www.czybx.com是这个状态,而是市场处于封闭状态,无论你怎么走,都会撞到墙壁上再反弹回来。
从去年开始,大量的人都以每天在公司划水摸鱼拿到一天的工资而感到满足甚至自豪。
躺平学的兴起
三和大神的招牌生活方式是“打一天工阔以玩三天”:他们只做日薪一百多元的日结工作;白天四处闲逛,晚上睡大街,或是在网吧里血战到天明;吃5块钱一碗的“挂逼面”,喝2块钱一大瓶的“挂逼水”,抽5毛钱一根的散烟;他们甚至有自己的鄙视链,如富士康这样的流水线人生是鄙视链最下端,思想高度直追《摩登时代》中的卓别林。
2021年,一位网名叫“好心的旅行家”的躺平学大师在贴吧上横空出世,以一篇《躺平即是正义》横扫舆论圈,留下了诸如“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我选择躺平,我不再恐惧”、“人不应该如此劳累,人应追求那种简朴的生活……我有时会躲在某处看着那些忙碌的人发笑”等古希腊“逻各斯”调调的金句。
从文化考古学的角度来看,三和大神自然可以看作躺平学的先驱。但如果细究一番,你会发现,三和大神其实更“下沉的”,更偏向底层的,而互联网上的躺平学实践者是更白领,甚至趋向中产的。
以躺平学大师“好心的旅行家”为例,他虽然一年只工作一两个月,心情好时还去横店当群演,每月花销才两百元,但他的生活趣味却是中产白领式的,喜欢登山与游泳(虽然不是去游泳池),可以信手拈来第欧根尼和赫拉克里特这样的高级书袋。他甚至暗示过,他不用为居住问题操心。
也就是说,躺平学与三和大神看似生活态度相似,同样鄙夷奋斗,同样厌恶固定工作,同样践行低欲望生活,但前者在社会阶层上其实是更高一级的。或者说,仅两三年的时光,“躺平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从社会底层蔓延到了社会中层。
同样是广义的躺平主义,除了阶层差异之外,躺平学与三和大神更大的区别是:三和大神只是一种生活态度//www.czybx.com,而躺平学除了生活态度的面向之外,还多了一层意识形态。
世界各地的躺平现象
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我对躺平充满理解,说是认同也不为过。事实上,作为生活态度的躺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无数簇拥者。
以日本为例,所谓的“低www.czybx.com欲望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现实,年轻人自居为“废宅”,不消费,不社交,不结婚,不生娃,让日本的精英阶层对此忧心忡忡。
日本知名学者大前研一专门写了一本《低欲望社会》,甚至说“日本年轻人的DNA发生了变异”,呼唤年轻人找回昭和时代的“坂上之云”式的奋斗精神。
但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尽管“低欲望社会”在理论上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日本社会依然岁月静好,这让日本老一代的痛心疾首显得更像是杞人忧天。
躺平甚至可以看作一种基本的经济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躺平很可能会成为一种与奋斗相抗衡的社会思潮。难道欧洲福利社会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躺平社会”么?更何况,欧洲固然有德国、荷兰这样富而思进的国家,也有希腊、意大利等这些在中国以往语境内被嘲讽的“欧猪四国”。
即使在中国的富裕阶层,“躺平”也是一种流行了很多年的高尚追求,只是未经如此表述罢了。所谓“财务自由”,不就是发www.czybx.com财之后的躺平状态么?
只不过,财务自由的躺平需要以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资产作为支撑,其中也并不包含消费降级和降低物欲的选项。
也因此,财务自由式的躺平更像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品,这样的躺平注定只属于极少数人。
而在经济大幅扩张难以维系的今天,特别是疫情以来的各种社会经济变动之下,财务自由对中产阶层而言越来越像是一个夸父逐日式的精神鸦片,那么,中产或许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一份“打折”的财务自由,以降低物欲为前提的财务自由,这不就是躺平么?
躺平学为什么在现在爆发?
为什么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躺平没有广泛出现在前些年,而恰恰是“爆发”于今年?
原因至少有三点。
第一,在经济高潮期,躺平更像是一种小众的追求,而在经济下行、职场竞争日趋内卷化的今天,部分国人势必会选择一种“更理性”的生活方式。
是的,当你发现工作前景日趋暗淡,甚至朝不保夕的时候,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就像是动物冬眠一样,你在消费上主动选择降级,在生活中主动选择不婚不育,难道不是一种理性么?
说得更直白一点,有些躺平甚至是被迫的。
当你失去一份寄予厚望的固定工作,心灰意冷之余,发现自己别无所长,选择低消费低欲望的“躺平”难道不是一种理性的生存策略么?
与此同时,用躺平学来合理化自己的人生抉择,在网络中寻找同道者抱团取暖,不也是一种很漂亮的心理自我调适么?难道非要在失业与失意之后,屡屡碰壁,然后挣扎于抑郁症之中,才是合理的么?
第二,躺平也是一种代际冲突。从B站连续两年的青年节视频都引发了滔天的舆情可以看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年轻人不想复制中年人循规蹈矩的生活,正成为一个真实的社会思潮。
第三,即使经济压力不是迫在眉睫的,层出不穷的社会压力也会让年轻人产生倦怠感乃至危机感。
很多年轻人刚刚从小镇做题家的紧张生活中走出,说十几年的教育竞争消耗了心力和精气神绝不是一句矫情的话;毕业后直接面对着996和动辄裁员的职场环境,说是心力交瘁和惶惶不可终日也不为过;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又是什么“鸡娃”、“教育军备竞赛”、“学区房”、“高房价”、“户口”、“打工人”,对婚姻特别是对生育产生恐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说白了,工作的合法性之一就是结婚生子,当这个合法性不再成立,那么,躺平又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大的冲击呢?无非是多挣多吃,少挣少吃罢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 躺平和内卷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