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核酸风波中的东软医疗业绩或靠补贴
撰文 / 陈畅
编辑 / 杨洁
近日,成都核酸检测系统的开发商东软集团,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并登上了微博热搜。在资本市场上,“东软系”的布局也同样引起了关注。
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其创始人刘积仁也被业界称为“软件教父”。据官网资料介绍,东软集团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国际软件服务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布局。1996年,东软集团登陆上交所,目前,公司的市值已超过130亿元。
其中,在医疗健康领域,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已经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击。日前,东软医疗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向外界展示了其详细业务构成及情况。
据公开信息,东软集团通过东软医疗,已支撑了全国600余家三级医院、2700多家医疗机构和500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运行,年均服务全国诊疗12亿人次。
目前,刘积www.czybx.com仁旗下的“东软系”已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在A股上市AmpeIflQ的东软集团,以及在2020年登陆港股的东软教育。如果东软医疗能够IPO成功,“东软系”的资本版图将再度扩大。
但是,在招股书中,“CT扫描仪一哥”东软医疗盈利依赖政府补贴、渠道上依赖分享商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图/视觉中国
CT扫描仪,占据收入半壁江山
东软医疗身上最引以为傲的标签,应该是“国内最大的CT(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制造商”。包括CT产品在内,其医疗设备产品已销往全球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历史装机量4.2万余台。
东软医疗作为集团的全资附属子公司,于1998年成立,定位为一家医疗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拥有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以CT扫描仪为主)、MDaaS(医疗设备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平台、设备服务与培训、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四大业务线。
很多人都有过去医院拍CT的经历。医疗机构使用的CT扫描仪,可以围绕人体不同角度拍摄,生成人体各部分软组织、血管及骨骼等人体横截面详细影像,用于诊断及治疗多种疾病。
在早期,国内大部分医院里的CT扫描仪产品都需要进口,每台机器购买的费用大约为60万-70万美元,价格昂贵,维修起来也很麻烦。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中国第一台获得认证的全身CT在东软的车间里诞生,这也意味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能够自主制造CT机的国家。东软集团也以此为入口,切入了医疗健康赛道。1998年,东软医疗成立。
2014年,东软集团规划将东软医疗等子公司独立,引入弘毅投资、CPPIB、高盛、通和等机构和员工持股平台共同增资16亿元;并于2016年完成股权分割。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东软医疗的营收分别为19.07亿元、24.59亿元和28.0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0.93亿元和2.97亿元。在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实现营收15.02亿元,同比增长13.77%;净利润约2.19亿元,同比增长149%。
其中,医学诊疗设备尤其是CT扫描仪销售收AmpeIflQ入,仍是东软医疗的主要营收来源。其医学诊疗设备业务板块,近三年内均占了总营收的六成以上。其中,又以CT扫描仪产品最为重要,从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该产品带来的收入均达到总营收的52%以上,占据了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
图/东软医疗招股书
从2019年至2022上半年,东软医疗的CT扫描仪销量分别为52.7万台、76.7万台、108.4万台和54.6万台,平均售价分别为154.97万元、168.54万元、144.99万元和153.71万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以2021年已安装总数计,东软医疗已是国内最大、全球第四大CT系统制造商。同时,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CT系统出口商,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在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向110多个国家的客户进行销售。2021年,公司在国内和海外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3.2%及16.8%。
图/东软医疗招股书
为避免单一业务模式带来的风险,除了医疗设备外,东软医疗还布局另外三大业务线,分别为设备服务与培训、MDaaS平台、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安装的超过5100台医学影像设备已接入到MDaaS平台。但目前这些业务对公司营收的贡献仍然有限,在2021年,这三大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仅为15.7%、6.0%、2.9%。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的65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86亿元,届时全球市场规模也将达到843亿美元。此外,中国医疗影像数据服务市场在2021年的市场规模为44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3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0%。
对于东软医疗而言,其也认为,凭借公司目前的市场地位,以及在数据、技术、产品和客户关系等方面的积累,公司能够利用好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增长、医疗服务行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
在研发能力上,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6月30日,东软医疗的全球研发团队有765名人员,其中46%的员工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研发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26%。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2.28亿元、1.54亿元、1.68亿元和0.83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1.4%、15.3%、13.2%和11.4%。
东软医疗表示,公司也在通过战略收购及投资扩充公司实力。例如,在2019年其收购了高端超声探头厂商韩国Humanscan株式会社,以加强研发能力,降低超声产品的成本和扩大客户群。
但尽管东软医疗已成为医疗设备行业的龙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实现了增长,但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38.7%、36.7%、38%和39.9%,只处于行业中游水平。相比起来,迈瑞医疗的综合毛利率基本在60%以上。而今年不久前登陆资本市场的联影医疗,其2019年至2021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1.79%、48.61%以及49.42%。
毛利率低于部分竞争对手的同时,公司的盈利仍然严重依赖政府补助等其他收入。东软医疗的业绩并非看上去那般“靓丽”。
净利润主要依靠政府补贴?
招股书中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确认“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达到1.31亿元、1.57亿元、2.89亿元及1.06亿元。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补助、收入合约产生的利息收入、银行及其他利息收入;其他收益则主要包括外汇收益,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收益,以及出售其他无形资产项目(非经常性性质)所得收益。
“我们于往绩记录期间盈利主要是由于收到其他收入及收益。”东软医疗在招股书中坦承,并表示,倘计算净利润时并未计入其他收入及收益,则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将处于净亏损状态。
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收到的政府补助为9250万元、1.68亿元、9970万元及8020万元,分別占同期净利润的113%、181%、34%和37%。三年半的时间内,东软医疗的净利润合计为6.91亿元,而同期公司累计获得的政府补贴就达到4.4亿元。
同期内,东软医疗确认的来自政府补助的收益分别为2204万元、5721万元、4481万元、2884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确认的政府补助收益为3.01亿元。
图/东软医疗招股书
此外,东软医疗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的优惠税率。同时,在疫情期间,东软医疗还曾获得三次COVID-19补贴,分别为2000万元、500万元和360万元。
除政府补贴外,东软医疗“其它收入”中的另外一个重要项是“合约产生的利息收入”,该收入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3980万元和3920万元,2021年降至162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1330万元。
高度依赖分销商
通过销售医疗设备和服务获得收入的东软医疗,主要是依靠其经销体系实现。东软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源自于向第三方分销商出售产品,第三方分销商再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例如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
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不同渠道收入中,分销商的销售额一直占了六成以上。国内外的1400多家分销商,对东软医疗来说至关重要。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东软医疗拥有超过1200家国内分销商,以及超过130家海外分销商,公司的销售及销售支持团队人员超过了1100名。
上千名分销商为东软医疗建立起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但同时也为公司经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东软医疗表示,倘若分销商减少、延迟或取消订单,或公司未能重续分销协议、与分销商维持良好关系或找到及聘用其他或替代分销商,则公司产品销量可能会下降或无法增长。
在分销商的管理上,东软医疗采取地域限制、产业类型限制等措施,以减少分销商之间自相竞争的风险。同时,东软医疗对分销商也提出了不少要求,包括要求其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在指定区域以外销售产品、不得销售竞争产品、需要达到特定年度购买目标等。
但东软医疗的分销商数量仍然并不稳定。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分销商数量分别为1096家、1140家、1310家及1273家国内分销商。和去年年底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分销商数量还出现了流失。
尽管毛利率和同行其他企业相比还有待提高,东软医疗在营销方面也不吝投入。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东软医疗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3.33亿元、3.61亿元、4.79亿元、2.3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促进销售,东软医疗还联合大股东对客户提供信贷服务。
东软医疗表示,对于要购买公司商品或服务的客户,公司通常会要求其预付合约总金额的10%-30%,并允许剩余合约金额以信贷方式支付;全款客户一般被授予1-12个月的信贷期,分期付款客户一般被授予最多3年的信贷期。
之所以有分期付款收利息的操作,东软医疗或许是考虑抵御在应收账款上的风险。公司流动资产表中,“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一项的金额逐年递增,在2022年6月末达到10.42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了19.5%。
此前,在2012年,东软白熊资讯网医疗和公司第四大股东大连康睿道,以及四家银行订立过一项合作协议,由该等银行向东软医疗的客户提供贷款,且由大连康睿道为客户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后来,由于部分客户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东软医疗还不得不代客户偿还银行贷款。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代客户支付的款项为3703万元,2019年还代客户垫付了额外款项356万元。不过招股书显示,上述合作已于2017年1月1日中止。
此外,东软医疗还有存货问题。2019年至2021年,公司存货分别为8.18亿元、8.47亿元和10.38亿元。到了2022年上半年,存货激增至12.39亿元。对此东软医疗解释称,这是因为公司增加了原材料采购,以满足增加的生产需求。
存货高企下,东软医疗的存货周转天数也较高。2020年至2021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10天和212天,到了2022年上半年已增长至243天。这在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存货的消化难度。和其他行业内公司相比,联影医疗今年上半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为195天。
今年8月,联影医疗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日开盘涨幅达到54%,总市值冲破1500亿元。截至9月7日,联影医疗股价收报157.00元,总市值为1294亿元。
医疗影像设备赛道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www.czybx.com东软医疗也重拾上市期望,第三次提交了招股书。此前,东软医疗曾在2020年6月向上交所提交了A股上市申请,又于同年11月主动撤回了申请。2021年5月,东软医疗和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东软熙康同时开启港股IPO,但招股书目前均已失效。
此前,刘积仁曾经声称“我们正积极打造一个软件业上市公司创新生态”。现在,其资本布局中的新落子,是否能够如愿?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