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资讯网 - 娱乐资讯_女性资讯_母婴健康_情感文章_百科知识_星座运势

手机版
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2022-09-19 柳智宇同伴:天才学佛不可惜

日期:2022-09-19 10:59:37 来源:九派深度 浏览:648次 栏目:热点

心逸背着书包,走在9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园里。

除了那身僧袍,他和这座大学里每一个普通的学生一样,学习、考试、参加社团活动。

2013年从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北京国企从事金融保险行业,白熊资讯网工作稳定,薪资不愁吃穿,还拿到了北京户口。在外人眼里,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大城市有了一席之地。

工作一年后,他辞去了工作,到了一家寺庙出家。五年后,他回到国内。

他注意到了柳智宇在共公众号上发布的招募启事,成了最早一批参与“菩提之友”心理学项目的人。在这儿,他们干预过要自杀的人,甚至与“树洞救援团”合作过。

后来,他又来到美国继续读博深造。他说,“出家人”的身份并没有随着他离开寺庙而消失,因为修行是一辈子的。

旁人不解、困惑,他却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也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做有意义的事。”

柳智宇同伴:天才学佛不可惜

心逸在打扫寺院。图/受访者提供

【1】佛系心理服务

“他现在做这个事情,影响了很多人,怎么能说这个事情对社会的贡献就比不上走学术道路的贡献呢?”心逸评价“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

最初,心逸看到柳智宇的公众号上发布了“菩提之友”项目的招募——旨在培养既有佛教情怀,又有心理学专业素养的助人者。

第一期招募时,心逸就报了名,成了最早一批参与的人。

柳智宇同伴:天才学佛不可惜

柳智宇微博发布心逸参与公益心理服务活动的报道。 图源网络

在柳智宇个人公众号“追寻生命的足迹”中,有专门的心理相关分区。他还借助这个平台做起“佛系心理服务”,在2019年6-12月佛系心理服务统计数据中,服务来访者419名,其中新增来访者248名。有日常开导来访者的栏目,也有专门的自杀干预栏目。

在“佛系心理服务”中,有专门的咨询师与疏导师。2019年6-12月的半年间,共有25名咨询师参与,咨询次数343次;23名疏导师参与,心理疏导322次。

在心逸看来,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不同。心理疏导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参悟的道理,来帮助更多的人去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帮人迈过难过的坎儿。

心逸也参与了不少心理疏导,甚至阻止了至少两三个有自杀念头的人。

他们曾与名为“树洞救援团”的心理救援服务平台合作。网络上,常见有自杀倾向者发“我有想死的念头”,“我在计划去死”等言论,“树洞救援团”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义工对此类人群发送关怀信息,试图与他们取得联系。但是,回应寥寥,十条信息里面只有两三个人回是常态,还有时,信息发过去的时候,发帖者已经过世了。

联系不上人,情况又很紧急,心逸不得不借助报警的方式来达成“挽救”的目的,当定位到发帖人的IP地址后,联系辖区内的民警想办法。

对于佛教徒来说,“入世”为社会做贡献是必修课。最初,他能想到的做贡献的方法只有讲课、答疑等或举办打坐、禅修的活动,而在接触到“菩提之友”项目后,心逸发现,心理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且有前瞻性的入世的方式。“心理学很多东西跟佛教是相通的,他们有共同的目的,都是帮人走出心结,更好地面对世界,双方应该是互相结合。”心逸说道。

心理咨询师王新丽说,心理咨询对所有人都有着共同性,就在于解决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狭义上的爱,而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的态度,“爱而不得,求而不得”。

她也是“树洞救援团”和“心音热线”的成白熊资讯员,但她并没有佛教的信仰,依旧能够在“佛系心理咨询”中融洽的服务。

在国内从事佛系心理咨询一年有余,心逸的服务时间在150个小时以上。而后,他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读研,专业选择了宗教学。

在学校里,他课业不忙时基本每天都会打坐半个白熊资讯网小时左右,周末闲暇时间多,打坐的时间也会多些。

他加入了学校里的“坐禅兴趣小组”,每周有时间,会和组员们一起在活动室白熊资讯网坐禅。作为“出家人”,他穿着僧袍,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是可能比普通坐禅爱好者更“专业”。“因此别人会更尊敬我一点,有时也愿意听我讲述一些佛教的内容。”

柳智宇同伴:天才学佛不可惜

心逸出家的寺院, 僧人在森林里修行时所住的小屋。图/受访者提供

【2】出家是一辈子的事

对佛教的兴趣从心逸中学时就开始。

他的老家在山东,那时,学习压力让他喘不过气,他偶尔会通过读佛经来让自己找到平静。父母很开明,只有看到他看的久了,才会出言提醒。

按部就班地,他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大学期间的心逸和每个大学生一样,忙于课业和学校的活动。闲暇时,他喜欢去寺庙逛逛,和寺里的师父聊聊天。后来,他将此戏称为“考察”。

“考察”了一圈下来,2014年,他辞去国企的工作,选定了一座位于斯里兰卡的寺庙正式出家。

那座寺庙位于一座森林里,与世隔绝。附近的村民供奉着这座庙,村里的居民轮流做饭菜每天送来,以供僧人们的日常饮食。对于附近的村民来说,寺庙是一个精神寄托,也是乡村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

提及选择出家的原因,心逸觉得很简单。“我觉得我这个人的心不是很静,想找一个地方好好地去静心。”他说,自己一直对佛教感兴趣,也对自己浮躁状态有所感知,“下决心”并不难,也没有什么意外的契机,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每周,他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儿,扫一下食堂和森林边的道路。不扫的话,落叶很快就会将道路铺满。此外,他会读些佛经,其余时间几乎都在森林里打坐。

出家虽要遵守戒律,但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般严苛。唱歌跳舞、玩手机等娱乐活动是被禁止的,但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学习。可以学佛经,也可以学一些有帮助的技能,例如外语。有需要时,可以用寺院的公共电脑与外界联系。

寺庙里的僧人来自五湖四海,中国、韩国、瑞典、希腊、德国、俄罗斯……他们出家前的身份背景也差异巨大,有做律师的法学博士,也有人参加过战争。在寺庙里,他们的身份都变得统一,是出家人。

这样“遁世”的生活,他过了五年。2019年,他离开生活了五年的寺庙,回到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但他依然保留着“出家人”的身份。决定出家时,心逸就没想过要“还俗”。在他的观念中,佛教中的“六根清净”,是通过布善道施、行善积德来完成的,而不是通过与世界达成物理意义上的隔离。

最初,他住在距市区较近的小庙,后来,常有信教群众请他进城弘扬佛法。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和柳智宇住在一起,从事心理公益事业。

僧人的生活也并不清贫。“佛教徒LdjKx们把我照顾得很好,对柳智宇也是,他们都很尊敬我们。”有时心逸外出讲课,信众们会在家做好饭热情的送给他吃。他有些不好意思,常说“你们不用这样做”,但信众们都希望他能够收下,讲课后也会自发“募捐”一些钱给他。他讲课的内容,也有群众整理出了文字版的讲义。

这些支持让心逸对自己更有信心:“这让我觉得,我做的事是真的可以帮助到这么多人的。”

柳智宇同伴:天才学佛不可惜

心逸讲课的讲义。图源网络

【3】柳智宇不可惜,我也一样

最近,柳智宇还俗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评论区有人说,他应该用自己的智商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还有人说,一个数学天才应该继续攻克数学难题,去出家,太可惜了。

看到这些评论,心逸觉得不解,在他看来,柳智宇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心理公益,做着有意义的事。

“柳智宇利用他的影响力和佛教对群众的教化,做了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有什么可惜的?”心逸说道。

在生活中,认为他去出家“太可惜了”的人也不在少数。

有朋友和亲戚曾对他说:你还年轻,应该以入世精神去做一番事业,当你事业有成了之后再去享清福。还有人言辞更加直白,对他说:你去出家不就是想逃避结婚生子的压力吗?

这些质疑在心逸看来都有些“无厘头”。因为出家并不是享受,不结婚生子也不一定非要出家才能实现。出家修行对他来说,更像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这是过程,但不是终点,就像想做什么工作都不能跳过中间实习的阶段一样。”心逸说道。

对于心逸来说,去出家就像是一场普通的“登山训练”,需要经过这个“训练”的过程才能提高能力,只是这个“训练”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儿。

出家是心逸的一意孤行。他担心父母反对,到了目的地才打电话告知父母。父母感到无奈,虽然现在衣食无忧,但没有收入,老了怎么办?但最后也选择了接受,只让他照顾好自己。

心逸十分坚决。“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是有自信的。我知道我将来一定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他们将来也一定会理解我。”他说道。

在寺庙里住了几年后,心逸带着母亲来到寺庙居住了一段时间。他能明显感觉到,母亲对自己的这个理解和支持多了很多。待了几天,心逸母亲觉得,自己的心也有被净化,母亲离开后,还会怀念在森林里清净的时光,甚至愿意看些佛教的经典。心逸看在眼里,很是欣慰。

完成学业后,心逸还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世界做更多的事。他关注到贫困地区佛教寺庙功能较为单一,老百姓可能对佛法并不了解,只是习惯性地去拜一拜,求个心安。

他在想,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把这些“空庙”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佛教的教化功能,在文化教育、心理服务方面为当地群众做更多的事情。在现在的设想中,他希望自己未来能做起一个乡村地区贫困儿童心理辅导的公益项目。

九派新闻记者 王怡然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2-09-19 柳智宇同伴:天才学佛不可惜

文章地址: www.czybx.com/redian/15004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