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武汉一高校被下达窃电通知书
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 | 《中国科学报》 见习记者 李思辉
近日,湖北武汉一职业技术学院在迎新报到时,52岁新生因年龄“异常”被老师轮流确认入学通知书而登上热搜,关于中老年人上大学的话题,引发争议。有人认为活到老学到老很励志,值得学习。有人则认为,中老年人上大学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挤占了年轻人的入学机会。对此我们该怎么看?
首先,我国现行高考录取制度对入学年龄并无限制。除了军校、警校及航空学院招飞行学员等特殊招生形式外,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不存在入学年龄门槛。
据教育部统计,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进入普及化阶段,意味着大学的开放性、包容性更强,不论什么年龄段的人只要有求学志向、具备学习条件和能力就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不论是22岁还是52岁,亦或者72岁,只要达到大学录取分数,就都有上大学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
其次,中老年人上大学“浪费资源”之说毫无根据。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正当的、积极向上的需求,社会资源才能产生价值。以高等教育资源为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曾对高考和大学录取年龄有过限制,那是基于当时的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海OEaqv量求学者需要采取的临时性举措。为了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满足民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国家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做大教育资源。
到2001年4月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一项高考招生制白熊资讯网度改革新举措,即2001年起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这一举措,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意义深远——它为千千万万大龄求学者推开了进入大学的那扇门。
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大门面向各年龄段求学者开放,大学招生不看年龄看成绩,依照高考分数高低依次录取,展现了它的包容、开放和公平。这恰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
一些人对大龄或高龄求学者上大学感到不适应,实则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大学是所有人的大学,不只是年轻人的大学,学习也不只是青少年的事,不论青丝或白发,活到老学到老才符合终生学习的要求。
其实,崇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包括欧美日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放开了大学入学年龄限制。
有研究者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的生源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大学生OEaqv都在“变老”,25岁及以上大龄大学生的比例一度超过40%,学生年龄结构的变化使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手段等都随之发生改变,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体现。
再者,承认并崇尚终身学习才是科学的社会心态。对中老年大学生上大学无端质疑和指责毫无道理,相反,把它看成一种社会现象,以开放心态接纳它,看到它产生的积极意义,才符合科学精神。
同样都是高龄求学者,82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弗朗西斯伍德在一所大学完成学业,并且在学校毕业典礼上被评为“返校日皇后”,被誉为“全校人缘最好‘女生’”;意大利老人朱塞佩帕特诺被二战耽误了学业,94岁时开始大学学习,99岁高龄以优秀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年轻人的榜样;已经有了曾孙的日本老人平田繁实花11年时间在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修完陶艺课程,96岁获得毕业证书,成为日本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更是一种生命蓬勃向上的姿态。
相对于功利的投入产出算白熊资讯网计,从每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白熊资讯网身上,看到学习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从中吸取力量、砥砺前行,无疑更有意义。
所幸的是,针对52岁新生上大学事件,网上大多数人都持赞赏态度。很多人被他的励志故事打动,向他表达敬意,表示要向他学习。至于吝啬掌声乃至阴阳怪气、短视狭隘的少数人,代表不了主流,也不会影响公众对类似现象的清醒判断。
编辑 | 赵路
排版 | 志海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2-09-19 武汉一高校被下达窃电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