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辉瑞旗下甲泼尼龙片在多地断货
中新经纬9月30日电 (王玉玲)近日,社交媒体有网友发文称,美国辉瑞旗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甲泼尼龙片(商品名:美卓乐)出现大面积断货。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向北京多家药房致电,工作人员回应中新经纬称,该药物确实存在断货现象,已有一两个月时间。对于药物何时能恢复供应,工作人员表示“不确定”。
据中康CMH向中新经纬提供的数据,无论在医院终端亦或零售市场,美卓乐年销售额都已破亿。
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不乏停产传闻,有网友表示,该药物可能要停产,为了防止买不到,提前去药店“扫货”买了50盒。真相几何?
药店已白熊资讯网断货,有患者囤20盒怕“接不上”
根据公开资料,甲泼尼龙片是人工合成的中效糖皮质激素片www.czybx.com剂,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胶原疾病、皮肤疾病、眼部疾病、呼吸道疾病、水肿状态和免疫抑制治疗、休克、内分泌失调等多种疾病。
鹤岗市人民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医师郭丽曾撰文分析称,甲泼尼龙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为1.5至5.2小时,口服后可维持糖皮质激素作用约12kPTTuj小时。虽然甲泼尼龙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不抵另一款糖皮质//www.czybx.com激素地塞米松,但地塞米松的相关副作用也显著大于甲泼尼龙。
但在近期,美卓乐在多地出现断货现象。小红书博主张丽(化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她向中新经纬记者表示,她对缺货有感知的时间是9月15日左右,8月在医院开了足月的量,但在15号去医院复查时,医生表示该药品已经开不出来。
有同样经历的不止张丽,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患者表示目前甲泼尼龙片在医院没有库存,药店没有货。“在美团换着城市搜药店,打了好多电话才买到,原本我是一个季度买一次,这次搞得好累。”有网友分享称。
中新经纬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北京庆芝堂大药房分店、金象大药房等多家药房致电,对方均表示甲泼尼龙(美卓乐)处于缺货状态。“已经有一阵子没货了,具体恢复时间不确定。”金象大药房工作人员表示。
张丽告诉中新经纬,SLE分为疾病活动期和平稳期,在疾病活动期会有相关临床表现。需要进行激素冲击治疗,即通过大量使用甲泼尼龙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来进行联合治疗。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需药量较大。“对于甲泼尼龙,我在疾病活动期一天要吃6片,有的病友要吃十几片,而且疾病活动期时间不稳定,有可能十几天,有可能要几个月。”张丽说道。
由此,在发现甲泼尼龙片在医院出现断货后,她陷入了恐慌中,家人从药店零售渠道帮她买了二十多盒药品备用。“因为我之前吃的不是原研药,我的医生根据我的情况,建议我换回了美卓乐,所以对美卓乐缺货很敏感。”张丽说道。
社交平台流传更甚,有网友发帖称,该药物在多地已买不到,担心停产所以提前“扫货”买了50盒。
据健康产业数据平台中康CMH向中新经纬提供的销量数据,从零售终端来看,美卓乐在2020年销售额破亿,增速保持在5%左右,2022年上半年销售额为5300万元;从医院终端来看,美卓乐2020年-2022年半年度销售额分别为2.62亿元、2.82亿元和1.28亿元。
该药物为何出现断货?何时能恢复供应?
零售价格增加200%
30日,负责甲泼尼龙片中国地区销售的瀚晖制药有限公司(曾用名: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回应中新经纬称,甲泼尼龙片由辉瑞海外工厂进行生产,该司负责中国地区的销售,但为何出现市场供货不足、何时全面恢复供应等情况,需要跟美国辉瑞进一步沟通确认。
从现状来看,中新经纬注意到,在电商平台等第三方零售渠道,叮当快药显示暂无现货,部分平台则显示美卓乐销售价格已出现翻倍增长。
在部分电商平台,原本销售价30元一盒的美卓乐目前普遍售价在90元到95元之间,溢价超200%。当中新经纬以消费者身份向一家药房客服询问为何涨价时,客服回应称现在药品紧缺,所以存在涨价情况。
图源社交平台
根据《价格法》第十三条,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中新经纬分析称,根据《价格法》,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类似这白熊资讯网种哄抬价格的行为将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中新经纬分析道,对于药品出现断供,首先要区分该药物是在国内生产还是进口药品。国内药品断供可能包括价格不能覆盖成本、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对于药企而言,应当进行原材料储备和预警。国家工信部也已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对于进口药品而言,需要分析是货运原因还是流程审批原因,尽可能对症分析。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