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资讯网 - 娱乐资讯_女性资讯_母婴健康_情感文章_百科知识_星座运势

手机版
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2022-12-23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日期:2022-12-23 16:49:16 来源:凤凰WEEKLY 浏览:662次 栏目:热点

讲述者/陆林

采访整理/周世玲

编辑/卢伊

最近,不少阳过的人为抢不到药、就医不便、症状难受而担忧焦虑,没阳的人也多少为“恐阳症”“幻阳症”所困扰。

在奥密克戎的冲击下,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身体状况,也深刻影响着心理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发生三年来,全球新增近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1亿人出现失眠障碍。疫情对全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少要持续10-20年以上。

2020年起,他和课题组就开始关注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一份长期研究发现,疫情暴发12个月后,焦虑和失眠呈显著缓解趋势,但抑郁缺呈轻度恶化趋势,公众尤其青少年的网瘾行为也明显变多。医务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隔离者,因疫情经济收入受影响或失业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人群都需予以持续关注。

陆林指出,中国人口众多,也是精神卫生大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抑郁症为例,患者人数近1亿,其中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4.6%。加之近三年,新冠疫情对精神健康也进一步产生冲击,后疫情时代,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亟需关注。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陆林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

疫情究竟会带来哪些心理影响?公众和政策层面又该如何应对冲击?针对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陆林这样讲述:

疫后精神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来研究疫情的心理影响。我们曾在2020年2月开展了一项5万人的线上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我国公众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及失眠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7.9%,31.6%和29.2%,急性应激症状的检出率为24.4%。我白熊资讯网们之后也开展长期研究,发现在疫情暴发12个月后,焦虑和失眠症状呈显著缓解趋势,但是抑郁症状呈轻度恶化趋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也明显变多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可能在一两年之内能够减轻、缓解,甚至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疫情暴发之初,世卫组织就判断新冠疫情对全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少要持续10-20年以上。为何这么说?

首先,因为疫情,很多人都长时间待在家里,在有限的空间内,情绪很容易变得低落,甚至是烦躁不安,反复无常。其次,公众对于传染病本身存在恐惧,怕不小心感染后有可能会损害健康。另外,疫情让很多人对于未来产生迷茫。不能去上班工作或居家工作可能对经济和收入产生压力,直接影响生活。新冠肺炎本身及由此产生影响对我们是应激性事件,对大部分人来说会随着应激减少而缓解,但部分敏感人群心理问题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疫情期间不同人群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会存在差异,对于医务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隔离者,因疫情经济收入受影响或失业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都需要予以持续关注。

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后,我曾呼吁疫情后精神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这两年的工作进展还是不错的。

针对疫情引发的精神心理问题,早在疫情暴发的初期,即2020年的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印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应急救援和心理疏导的措施,以全国的公立医院为主设立了600多条心理援助热线。各地疫情发生后,各地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组成心理救援队,在疫情严重地区进入隔离病房、方舱、隔离点等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各地精神心理专家们对制定疫情下心理干预方针提供了很多建议,还通过不同渠道宣传推广心理调适方法,加强人民的心理健康意识,进行积极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帮助公众认识情绪,调节情绪,消除公众对疾病的污名化,降低患者的病耻感,增加心理免疫技能训练和策略干预。

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众对于精神心理问题的素养不断提高,很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也愿意找专业的人员寻求帮助。通过疫情期间国家、媒体、心理专家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公众也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防治和康复工作变得比以前更容易。但同时,疫情和防控政策的变化也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和相关政策制定、完善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带来了磨炼和挑战。我国的精神医学和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起步较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陆林在工作

公众如何应对疫情的心理冲击?

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的状态有着重要关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帮助的人次数激增,主要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是焦虑、抑郁、失眠、恐慌、无助、愤怒和内疚。当这些心理状态在许多人身上出现或者加剧时,就可能对社会行为带来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人体验过就医的困难和无助后,再次就医时,可能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指责周围人的无能,给自己求医问药治疗康复增添阻碍,这是人对抗无助感的心理防御之一,尽管它起不到实际的作用,但却能暂时缓解人的无助情绪。如果类似的例子频繁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就会越来越多,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对普通大众应对疫情带来的精神心理影响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科学防范,觉察情绪,接纳自己。面对疫情,人们可能会产生担忧、焦虑,甚至恐慌等心理情绪。这是我们面对危机事件时正常的反应、有助于我们对应激源保持高度警觉性。要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形,不必过度担心,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认识到它们随着wfqFxG疫情的结束会慢慢消退,这样有助于我们放下焦虑,保持平稳心态。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需要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要从官方渠道获取科学、可靠的信息,接受客观事实,科学防范疾病。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保持一米线距离”等防控措施,建立科学防控疫情的信心。

二、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证据表明,自身免疫力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中至关重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保持人体免疫力,更有利于缓解负性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三餐定时定量,合理膳食,每日进行约30分钟的室内有氧锻炼,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规律睡眠,有助于我们提高机体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和工作状态。

三、积极倾诉,合理宣泄,自我调适,身体放松。因为疫情,人们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加剧焦虑、无助等负性情绪产生。积极的倾诉、合理的宣泄能防止情绪过度压抑,帮助维持平稳的心态。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法和亲人、朋友沟通,彼此倾诉,相互支持与鼓励。同时也要学会适当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术,当产生负性情绪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调节。看电影、听音乐、进www.czybx.com行适当运动均有助于平复情绪,用积极的行动使自己从恐慌中走出来。

四、寻求专业帮助。当自己的情绪状况持续恶化,或伴有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暴躁等,通过自我调节无法有效缓解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专业机构免费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咨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到线下就诊。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2022年3月,联合国网站刊文称,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增加25%

多因素促成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

中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的确呈上升趋势。疫情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左右,这还不包括睡眠障碍及儿童精神障碍。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科学简报显示,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在自身的临床实践中,我也发现因疫情及隔离等相关应激事件引起的精神心理问题就诊患者明显增加。目前国内的精神疾病负担较重,疫情期间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精神疾病的发生会受到性别、年龄、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如抑郁、焦虑等疾病好发于女性,精神障碍也与年龄、地区有关,我们更需要关注农村地区和青少年、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此外,疫情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精神心理问题会存在差异。

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增加,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近年常提到的“内卷”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罹患抑郁、焦虑等疾病的风险。

过去,由于公众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是精神疾病遭受歧视或污名化,很多人因为有病耻感而不愿意前往就医。现在随着公众的心理健康知识愈加丰富,大家对精神心理健康更为重视,从而更为积极地就医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识别、早治疗,才能更有效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

近些年,我国精神卫生体系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医疗机构和专业人才数目不断提高。但相比我国庞大的人群,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人员配置仍然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和偏远地区,无处看病、挂号难的问题也有存在。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疫情状况下,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也影响了患者及时就医。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多种策略来缓解这些问题,比如开展线上问诊、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医疗。同时,我们研究发现,精神心理问题的线上疗法比如eCBT-i也可以对失眠人群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些手段为提升诊疗能力提供了帮助。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湖南省脑科医院专家为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凸显

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精神心理健康同样值得关注。

一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的调查显示,6-16岁儿童青少年群体精神疾病患病率大概在17.5%。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心理比较敏感,易受外界影响。再加上有些父母和老师心理知识储备不足,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施加压力,使他们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促发抑郁,甚至走极端。

当出现心理问题时,青少年经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爱顶撞家长、睡得多、容易疲劳、不愿意上学,以及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成绩下滑。这时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是叛逆期,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孩子要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及时就医。

然而,家长也需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抑郁情绪都是抑郁症,偶尔出现情绪低落是正常的。当上述表现至少持续两周时,要到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

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近年来到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我每次出门诊,都有很多上不了学的孩子,在家待了半年、一年不等,初中、高中、大学的都有,挺可惜的,对家庭对社会影响很大。不上学原因各种各样,有一些是因为亲子关系、跟父母背离,有些是老上网课、就不想去学校了,还有一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等等。

青少年就诊增多一方面和家长、老师的心理素养和就医意识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习压力大,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患病率也明显上升了。特别是疫情以来,青少年抑郁呈爆发性增长态势,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也明显变多,需要重点关注。

疫情对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影响更为突出。青少年由于长时间上网课,不能外出与同龄人交流,缺乏充分的体育锻炼,沉迷于游戏、手机,网络成瘾的比例明显增加。长期居家也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或者被父母严格监管等等,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容易出问题,使得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发生率明显增加。

即使在疫情过去之后,对精神心理的影响仍然可能长期存在。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在5年、10年或20年以后会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重要,发现了精神心理问题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干预。

应对和保护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方面,家长应提高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要觉得孩子身体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表现。实际上,健康不仅是生理上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抑郁焦虑等情绪,不要认为孩子是无病呻吟,这种认识会进www.czybx.com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给予他们关心、支持和陪伴,和他们一起战胜病魔。

学校则不能一味强调成绩,更要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要有相关的心理课程和心理老师,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不良情绪,以及让他们知道遇到类似的问题后该如何去应对。另外,帮助同学们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有节、睡眠充足、适度运动、张弛有度等等,这些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社会也应给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新闻媒体应该引导整个社会要包容,理解他们的处境,要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加强大众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改变社会偏见。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2021年,学生心理测评问卷中涉及自杀的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应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要慎之又慎

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要非常谨慎,要在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的评估指导下开展。

此前有地方对中小学生开展抑郁筛查、发放自杀问卷等工作,引发一定社会关注和争议。

教育系统要做这个事,说明它觉得儿童青少年这方面问题多,要去筛查儿童抑郁症、自伤等问题,这可以理解,但不应由非专业人员做这些事情。

涉及到抑郁、自杀这种敏感问题,应该由专业人员去做。比如肿瘤科医生告知患者病情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如果直接说,家人可能接受不了。精神科医生也是一样,一个人有没有自杀的想法,医生有问的程序,即使患者不愿意说,医生综合问诊也能做出判断,而不会直接问是不是不想活了,这是不合适的。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但问

题在于,我们的需求跟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是不匹配的,缺少人才。不光是缺训练合格的精神科医生,还包括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儿童精神科服务人员尤其缺乏。

国际上推行的做法是,由约10人的团队服务一个学校、小区或几个小区,其中包括至少1个精神科医生、3个心理治疗师、5个社会工作者。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吃药或者要处理复杂的问题可以找医生,剩下的就不需要医生出面了,心理咨询师就能把学校和家庭的问题解决,甚至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解决一些日常问题,比如学生打架、夫妻吵架等。但我国现在还没有这个体系。

医生可能很难培养,10年也未必能取得成效,培养训练一个合格的医生有时候甚至至少要20年,但社会工作者可能5年、8年就能培训出来。人才问题说到底也是体系问题,落实很复杂。

对此我认为,一

要加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二要提升全社会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服务能力,推动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常态化、规范化的精神心理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基层精神心理卫生机构的管理能力,提高精神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三要继续完善我国公共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针对青少年人群的常态化心理救援队伍和制度,构建相关的社会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四要加大我国国民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度。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精神心理健康素养,提倡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消除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问题。

精神卫生也需建立公共卫生体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意识到公共卫生体系非常重要,和传染病一样,精神卫生同样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以下是我对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脚踏实地,继续贯彻落实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举措。具体包括《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全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等,稳扎稳打为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水平服务。

第二,形成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消除精神障碍的污名化问题。

第三,构建精神卫生专科医联体和联盟。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远程会诊,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提升基层诊治能力。

第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精神专业人员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

第五,加强公共精神卫生中的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制定常态化、规范化的精神心理分级救援体系,保障在危机发生时能快速响应。

以上几点都很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是制度的设计,一个是人才。//www.czybx.com但想要建设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方面都很重要。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在有些发达国家,它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医疗资源没有区别,因为它们的制度是,哪个地方缺医生,哪个地方的医生待遇就高。假设把农村基层医生的待遇提高到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那样高,那基层就不会缺医生。专业也是一样的。20年前我在美国工作时,美国缺麻醉科医生,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去麻醉科,当地就提高麻醉科医生的待遇,明年比今年涨20%,而别的科室可能只涨3%-5%。待遇上去了,可能就会有更多人愿意当麻醉科医生,人才培养也就到位了。

我们现在的制度设计和管理仍在摸索之中。基层医生的待遇如果不能得到保障,他会感觉自己的能力没有被发挥出来,就都往大城市和大医院跑。基层医院自己往往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大医院里,申请高一级职称的医生要有三个月基层支援的经验,但这个是临时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还需要从制度体系上进行建设设计和改善解决。

同样的,我国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未来政府相关部门和精神卫生领域的学者专家应通力合作,不断完善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以确保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2-12-23 中科院院士: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

文章地址: www.czybx.com/redian/18214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