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泸定地震3月后:村民失去收入被迫租房
文/陈龙
编辑/雪梨王
从石棉县城前往王岗坪乡,一路沿大渡河两岸的道路北上,途中会经过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安顺场镇,这里也曾是工农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的地方。
一直往北,就是四川省石棉县与泸定县两县交界地带。三个多月前的“95”甘孜泸定、雅安石棉地震,恰好就集中发生在这部分交界区域。地震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伤痛。截至9月11日17时,“95”地震造成93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55人,雅安市遇难38人。另有25人失联,其中泸定县9人,石棉县16人。
向北的路途中,地震造成两岸山体滑坡的白色区块,密布在两岸,倒映在蓝色的河水中,如同一块块显眼的伤疤。一些线路的交通至今中断,部分路段不得不每天实行交通管制。就在12月,仍有一名工人在实施加固施工时遭遇滑坡事故而遇难。
石棉县通往王岗坪乡的乡道,道路修复后仍可见损毁程度。摄影 陈龙
分布在大渡河两岸山上村子里kAkgyVQ的幸存村民,按照石棉县政府统一规划,在10月份搬迁至王岗坪乡集镇。尽管有政府的部分补贴,但在经济上,他们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震后3个多月以来,石棉县的2000多位村民分散在集镇上,租房度日。离开了以前村落的环境,离开了土地,村民们只能放弃过去能给家庭带来数万元收入的佛手柑、重楼(中药)、玉米、洋芋买卖,也不能再养猪养鸡。失去土地后的村民,吃不上烟熏腊肉,面对“一斤白菜4元钱”的物价,正在焦急地等待——12月,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终于开工建设。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来自山上多个村子的2000多位村民,将住进新的安置房。
王岗坪乡集镇俯视图。道路两侧绿色橘树林区域,现在已被征为安置点建设用地。
中断的交通
一些损毁严重的路段虽然在震后很快被抢通,但个别路段上仍然堆放着重达数吨的巨大山石。“95”地震时,许多车辆就是在行路途中被山石砸中,或车辆直接滚入河中消失。
石棉县通往王岗坪乡的乡道,巨大的落石仍放在路边。摄影 陈龙
除了甘孜州泸定县,这次地震还在石棉县王岗坪乡、草科乡造成了重大伤亡。特别是石棉县田湾地区,和邻近的泸定县湾东地区,山形复杂,道路曲折,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
过去,从王岗坪乡、草科乡去泸定县海螺沟景区,只需要走大渡河沿线的211省道即可。然而,此次地震后,湾东、田湾地区的省道发生了大面积垮塌和滑坡,两河口大桥往北的20公里路段至今封闭。原来前往泸定县、海螺沟、得妥镇,只需要30分钟左右车程,现在只能往南到石棉县,走高速至雅安市,再到康定并南下——绕行这一大圈需要300多公里,费时5至10个小时,是原来直线路程的10倍到20倍。
左:从王岗坪去海螺沟只能绕远路。右:王岗坪至海螺沟的省道211至今封闭。
12月中旬,从石棉县前往王岗坪乡的白熊资讯网班车仍然是停运状态。来往于各乡与县城之间的,只有部分私家车,以及私人运营的面包车。有司机透露,途中一些道路至今仍然实行交通管制,每天只放行三个时段,“早上7点到8点,中午12点到1点,晚上5点到6点。”
不仅县乡公路实行交通管制,王岗坪乡至草科乡的公路也无法正常通行。目前,这一地区的道路上,只有部分道路维修项目、“泸石高速建设项目”的工程车辆可以自由通行。
这给乡里的村民带来了麻烦——王琛就在靠近县城的一处工地打工,家中有父母、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95”地震第三天,他变换开车、乘船、搭车、徒步等多种方式,才回到家中,随后在家里陪了家人一个月。王琛说,几个月来的交通管制导致大家“有家不能回”,“有时候想回家看看父母、孩子,走半路不让过,很不方便。”
一位在这条路上从事临时运营的司机透露,震后山体变得松软,县里实行交通管制,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一路上,几乎每隔100米,至今都放置着警示牌,“塌方路段,观察通行。”
而就在12月上旬,王岗坪乡一处大面积垮塌路段实施加固修理工程,工人们需要先清理边坡的土方。有一天,山坡土方突然发生滑坡,山石砸落下来,导致一名工人当场死亡。
成为移民
石棉县段大渡河上游郑家坪、爱国村、幸福村、新华村、跃进村的数千村民,是在9月12日乘坐渡船,搬着仅剩的财物来到王岗坪乡集镇上的。
由村民拍摄的视频记录了当时的画面。那天,烈日当头,白色的云朵飘浮在连绵的青山之上,村民们挤站在船上,望着两岸的土地和受损的山体。这是一次看起来十分悲壮的迁移。虽然同属一个乡,虽然是从山上搬到镇上的平地,但大家心里都有着千万分不舍。
按照县乡政府的移民方案,上游几个村子的村民要全部在王岗坪乡集镇实行集中安置。记者在王岗坪乡看到,集镇北部的大片土地被平整,设置了围挡,雅安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石棉县王岗坪集镇片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正在施工。
开工不久的“石棉县王岗坪集镇片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摄影 陈龙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该项目于11月24日举行了开工仪式,项目估算投资3.7亿,计划新建安置房874套,其中独栋安置170套、楼房安置704套。主要安置王岗坪乡挖角村、新桥村、爱国村、幸福村、跃进村约620户2363人。
在王岗坪乡集镇,所有房屋均由住建局于9月12日做了安全评估,大部分房屋外墙上贴着“可以使用”的绿色标签,表示为安全住房;少部分房屋贴着“维修加固”的标签,表示房屋有裂缝,需要加固;另一部分危房则已被拆除。
除了王岗坪乡,据官方媒体报道,截至11月下旬,全县农房自建累计开工1375户,开工率99%,主体完工52户;维修加固累计完工340户,完成率87%;10个统规自建集中安置点建设正有序推进中。
等待集中安置项目建设的620户2363名村民,除了少部分散落在各处投亲靠友外,大部分按照乡政府的引导,在集镇上租房。当地政府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发放“过渡费”。有村民透露,乡干部设定的过渡期为半年。但项目最近才开工,应该无法在半年内入住。
集镇上大片橘子林地被征用,用来建设安置移民房。摄影 陈龙
王岗坪乡处于大渡河畔两座大山夹峙的一小块平地上,无论从高处的公路上,还是从卫星俯视地图看,都是大渡河冲积而成的一块少有的平地。这里原来叫挖角乡。2019年12月,挖角彝族藏族乡和田湾彝族乡被撤销,合并为王岗坪彝族藏族乡。
根据多位村民描述,原来的挖角乡集镇位于山脚的挖角村,人们至今管挖角村的老街叫“街上”,这里分布着菜市场、药店等。而在挖角村以南,近10年里,由于大岗山水电站、龙头石水电站等项目的建设,上下游不少库区移民被安置于此。新规划的移民安置片区盖着统一的三层黄色楼房,沿两条南北纵向道路分布,显得整洁而漂亮。这一片区的村民经营着大量旅馆、烧烤店、水果店等。
经过几年的发展,王岗坪乡集镇已有旅游小镇的气质。摄影 陈龙
“95”地震以前,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旅游消费点,对应的景点就是几公里外的王岗坪景区。“要不是这次地震,你们外地人肯定不会听说有个王岗坪景区。”王琛说。王岗坪景区距离贡嘎山主峰直线距离约30km,在旅游宣传资料中,被描述为“环贡嘎最近天然观景平台”“川西最大三级夷平面台地”,但相比贡嘎山、海螺沟等地,这里的开发历史较短。虽然山上设置了“12大胜景”,近年还开发了海拔落差巨大的索道、高山滑雪场,但限于名气和交通条件,人气并不旺。
尽管如此,景区开发还是给王岗坪乡村民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提升。而在地震以后,王岗坪景区被关闭至今。
地震后,外地游客绝迹,王岗坪乡店铺没了生意。摄影 陈龙
被震毁的村子
石棉县地处横断山脉与大渡河交叉的地带,1952年因富含优质石棉矿而得名建县,后资源逐渐枯竭。大渡河两岸的山区,生存条件十分艰苦。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畜牧、药材种植。
当地政府官网的一篇文章写道,“中药材是我县的主要产业之一,佛手柑则是中药材产业中重要的一项,截至2021年底,我县佛手柑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建成佛手柑示范基地3000余亩,实现销售收入2496万元。县域佛手柑种植规模、产量和品质皆居全市之首。”
乡民们普遍种植的土耳瓜、佛手柑,均为中药材。摄影 陈龙
石孝群就是王岗坪乡的中药材种植户。他家原本在田湾爱国村,几年前,一家人从山上搬下来,在王岗坪集镇挖角村5组买了房子。但他们的大片土地仍然在山上。石孝群家在爱国村种了二三十亩佛手柑,还种了重楼、土耳瓜(均为中药材)、魔芋、枇杷、土豆、玉米等。这些作物每年能给家里带来几万元的经济收入。
每天早上,石孝群夫妇都骑着三轮车,走几公里山路,穿过一个隧道,到山上干活,晚上再回家,如同城里人的上下班。
“95”地震当天,石孝群和丈夫正在爱国村山上的佛手柑地里劳动。地震发生时,石孝群吓得趴在地上。地震停止后,他们跑到爱国村2组的老家,发现四嬢嬢(父亲的四妹)家的土坯房垮了。没有工具,石孝群夫妇就用手刨土,“两只手都刨破了”。后来,石孝群的丈夫跑去喊来几位村民,用锄头挖出了四嬢嬢。79岁的四嬢嬢已经没有了呼吸。“我们给她洗了澡,把衣服给她穿好,买了一个棺材,把她放进去。”
“95”地震当天,石孝群夫妇喊来乡亲们,一起挖掘被埋的四嬢嬢。受访者供图
村里死伤惨重。并不是所有死者都得以装殓,“胡贵平(音)就用一床油布裹起来,软埋了(指人死后不入棺椁,直接被泥土埋葬);张启莲、张玉光(音)两个,就捡了一些柴,架起火,把人放在上面烧了。”村民李玉华说,她的邻居被挖出来后,身体肿了,“衣服穿不起来,直接放进棺材”。当时,通信基站都损毁了,整个王岗坪乡与外界失去联系两天两夜,没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处理完四嬢嬢的事,石孝群担心家里84岁的父母,又跑回了镇上。回到挖角村,看见几十栋房子全垮了,石孝群很害怕,“我以为我妈妈也没了。”幸运的是,妈妈当时坐在门口,“被地震震出去老远,房子塌了,没砸到她。”
石孝群一家现在在镇上租了房子。打开一道铁板门,漆黑的屋子里摆放着凌乱的厨具,84岁的老母亲在里面烧水做饭。
石孝群夫妇和父母在王岗坪乡集镇上租住的房子。摄影 陈龙
“我们现在真的是山穷水尽了。”石孝群说,过去四年,他们在这几十亩土地上投资了十几万,种植了大片中药材、水果和经济作物。这次地震摧毁了交通和生活便道,导致这些农作物无法打理和收获。现在,他们每天要跋涉两个小时,才能上山到地里抢收一些东西。
地震造成的破坏,让四年的心血打了水漂。
“我们很希望政府帮我们把水弄通,把路给我们修通,哪怕修个生活便道也行,让我们回去把粮食种了。”受访村民表示。但那些被震毁的村子,因为村民被安排搬迁,因此并不在重建范围内。
王岗坪乡四周随处可见地震后的地质破坏,远处滑坡处为大岗山水库附近。摄影 陈龙
“一天只吃两顿饭”
大部分村民面临着相同处境。例如,李福品一家原本住在幸福村2组的什月坪,这里是大渡河畔山顶的一块平地。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雅安芦山地震后,一些山村的居民就近重新安置。这些小规模的安置点在更安全和平坦的位置建了抗震级别更高的房子,形成一些小的社区。此次地震中,这些新房子大多数都完好无损,显示了震后重建房屋的安全性。什月坪就是芦山地震后重建的新社区。
但“95”地震后,石棉县在王岗坪乡规划了更集中、更大面积的移民安置片区,要求包括幸福村在内的几个村村民全部搬到集镇上。
王茹敏说,震后5天,外面来救援的白熊资讯网“交建集团”为幸福村打通了道路,还把电线修通,“电线都架到电线杆上了,乡里和村里的干部不说话。”王茹敏的意思是,当时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和规划移民搬迁和集中安置的事情,因此不想给大家通水通电,“怕通水通电后,大家就不愿意搬了。”
最终,9月12日,村民们被迫收拾物品,坐着渡轮,来到王岗坪乡集镇,租了过渡房。
9月12日,大渡河上游的几个村村民乘坐渡船,搬迁至王岗坪乡集镇租房暂住。受访者供图
集镇上看起来更繁华,但村民们很难适应这里的生活。彼时正值中秋,乡上给每家发了“40斤米,20斤清油,2桶方便面,2块月饼,2瓶矿泉水”。可慰问食品不能消除大家的乡愁。王茹敏说,她“感到好可怜,好难过。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地方,很痛心”。
以前在幸福村,村前屋后都是土地,大家种植药材、蔬菜、粮食,一年有几万收入,生活很方便,“想吃什么,去地里摘就行了”。每家每户房后还有猪圈。王茹敏家养了七八头猪,包括两头老母猪,几头肉猪、菜猪、小猪仔。在周边村里,这是普通的养猪规模。王茹敏把肉猪称为“过年猪”,意思是用玉米、红薯等粮食喂出来的精品猪,过年杀了,做烟熏腊肉;菜猪则是用饲料喂出来的商品猪,拿到市场上卖。此外,他们还养了一些鸡。
地震后,政府安排,从外边找来了粮食、猪肉贩子,统一收购了农户们的玉米和猪,“猪肉收购价,都是13元。”
为了让村民们搬离,什月坪社区被挖掘kAkgyVQ机拆了。王茹敏不愿意搬,找村干部吵了几次。“我们的房子建得好漂亮,又坚固,装修也漂亮。”王茹敏说,这批房子是2013年之后才建的,为了建房和装修,他们前后花了30多万,为此还问亲戚借了十几万,找银行贷款5万,今年才把债务还清。没想到这次地震又要把房子毁掉。“那段时间,我哭了好几场”。村民们认为,那些房子虽然建在山上,但地势平坦,没有受到地震的丝毫损坏,没有搬迁的必要。但政府称,必须统一搬迁,集中安置。
10月27日,挖掘机打掉了铁门框,王茹敏恋恋不舍地在楼上楼下拍视频,留下最后的念想。
在集镇上租房,他们觉得“生活质量”比以前下降了很多——首先,离开了土地,没了经济收入;其次,住宿、吃饭、买生活用品,处处都要花钱。
按照以前的习惯,王茹敏借种了房东的一小块土地,每天会去打理一下。但即便如此,她也觉得,镇上的土地是河水冲积、建设平整过的沙地,很贫瘠,远不如老家山上几百年的土地肥沃。
“前天去菜市场买菜,青菜一斤4元,白菜一斤3元,洋芋一斤1.5元。”王茹敏觉得贵,很心疼,“可是,你说一家人能顿顿只吃青菜吗?”她说,以前在老家,他们每天吃三顿饭,现在生活困难,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了。
吃饭的盘子里放着以前存下的腊肉,大家必须省着吃。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没有种菜、养猪的地方,他们不知道,今年、明年过年的时候,还能不能吃上这样好的烟熏腊肉。
重建项目正在进行中
12月10日,在王岗坪乡猛虎岗失联17天后获救的“英雄”甘宇来到了王岗坪乡。
甘宇迷路的猛虎岗,正是泸定县和石棉县王岗坪乡交界的高山地带。
“95”地震中,在湾东水电站工作的水工甘宇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在坠落的飞石中,打开了两道泄洪闸,防止了洪水漫坝可能对下游村落造成的毁坏。对电站断电后,甘宇和同事罗永在逃生途中分开,随后两人迷路。罗永很快获救,但甘宇却失联了17天。直到9月21日,跃进村放羊的村民倪太高在猛虎岗找到了甘宇。
倪太高的弟弟、弟媳如今也在王岗坪乡租房居住,一年房租1.2万。弟媳说,甘宇本是达州人,在水电站工作时间不长,对那里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因此迷路,从泸定县湾东村走到了石棉县猛虎岗。失联期间只能找野果、泉水充饥。而倪太高兄弟从小在那里长大,熟悉地形。倪太高凭着一腔热情,主动带上干粮,终于救下了甘宇。
此次,甘宇基本痊愈,特地到王岗坪乡安置点,看望当时救了他的父老乡亲们。
倪太高的弟媳说,甘宇做完左侧踝关节手术后,一直在老家休养,这次来王岗坪乡,可以看到他走路还有点不平稳,“骨折手术的钢板还在里边,脚踝上缝着针”。
倪太高兄弟几人原本就是猛虎岗人。几年前,山上的村民往山下迁移,在跃进村买了房子。但倪太高因为养了几十只羊,没有搬迁,至今还是每//www.czybx.com天上山放羊。
爱国村7组的肖华平也是牧羊人。“95”地震当天,在佛手柑地里干活的石孝群还见到了肖华平的妻子常国蓉,“赶着100多只羊,从路上走过去,就在我不远的地方”。地震后,常国蓉连同76只羊全部失踪了。攀枝花森林消防支队在那一带采用人工、生命探测仪等方式搜索了几天,至今仍没有找到。
“肖华平今天还在山上放羊。”倪太高的弟媳说,“他还有两个娃娃,他要挣钱养活孩子。”
入冬后,天气寒冷,王岗坪乡的村民们喜欢在屋外放着火盆烤火,围坐的亲友一边聊天,一边烤洋芋吃。“人在地里辛苦一天就有收获。”倪太高的弟媳说,这里没得干,就没有收入,“天天坐在这里烤火,心慌,不习惯。”
冬天,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当地人习惯在室外烤火。摄影 陈龙
10岁的王小明和7岁的弟弟也在邻居家烤火。他们原本住在离集镇不远的新桥村,村里三组四组的几十间房子全都震垮了,家具“被砸成了渣渣”,一家人只能租住在一片石棉瓦搭建的偏房里。一家五口人挤在20多平米的房子里,一年租金5000元。房间里密集地摆放着床、衣服、家具、厨具、粮食等物品,临时安装的电灯亮着,可屋内依然显得昏暗。
虽然集中安置片区已经开工,但未来半年至一年内,他们都没法入住。兄弟俩原本在王岗坪小学读书,但地震造成校舍受损。现在,学校里只有学前班的小朋友,一至六年级学生全部到10公里外的先锋乡小河坝小学借读,“有校车统一送,住校,连着上十几天课,再放四五天假。”
王小明一家5口人在王岗坪乡集镇租住的房子。摄影 陈龙
村民说,正在建设中的“石棉县王岗坪集镇片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未来有独栋、楼房,根据每家人口数量,选择房型。房价每平米1728元。以一套90平米的房子算,总价约为15.55万元;人口较多的家庭可能需要200平米左右,房价为34.56万元。村民说,政府将对家庭成员遇难的家庭补助一部分房价,但对于一些只剩下孤儿寡母的家庭,这笔钱仍是很大的负担。
这片建设用地,原本是王岗坪乡集镇村民的菜地、橘树林。此次地震后,政府征地建设,让集镇的居民也失去了土地。一位妇女说,“以前随便种点儿地,种点儿橘树还有点收入。现在山上的(村民)搬下来了,我们也没有地,没有收入了。年轻人外出打工,我们60多岁的老人,在家里靠什么挣钱吃饭?”
集镇上大片橘子林地被征用,用来建设安置移民房。摄影 陈龙
从幸福村搬下来的村民李福品也无奈,“我们搬下来,种不了地,没了收入,不高兴;到这儿建房子,占了人家的地,人家也没有了地。两边都不开心。”
在村民们看来,地震造成的伤痛和困难,在未来数年里,都将难以修复。
现在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失去土地,失去经济收入来源。一些人仍然想回到老家的山上种地、养殖,但现在已经不大可能。少数村民每天骑着三轮车上山,抢收一点玉米、蔬菜。
据石棉县融媒体报道,王岗坪集镇片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协调用地177亩,将配套建设客运站、游客接待中心、农副产品展示中心、体育中心、小学、幼儿园、乡卫生院、专业技术用房和干部周转房、文化中心等。
(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媒体】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