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从高楼坠落的男孩重新站起来了
“看到他恢复得这么好,我们由衷地开心。这个孩子站起来了,一个家庭也重新站起来了。”看到斌斌(化名)的进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感到十分欣慰。
去年9月1日,4岁的斌斌从17楼意外坠落,奇迹般保住了性命。经过半年的医学康复指导,今年1月中旬至今,他借助矫形器逐步重新站立、行走,躯干控制力量明显变强;未来虽然很难恢复如常,但有望在家中独立行走、锻炼。
斌斌借助矫形器重新站立起来。
从17楼坠落,如何奇迹生还?
高空坠落、意识丧失、伤情不明……经CT检查及急救处理后,去年9月2日,斌斌被转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
坠落时,斌斌的背jlgJxE部先落在一辆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然后整个人翻滚并前胸着地。这一缓冲成为他奇迹生还的关键。
完善MRI、肌电图相关检查后,他的脊髓损伤评估显示第5肋间以下的躯体均无任何感知觉和运动功能,且大小便功能丧失。
儿童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小儿神经//www.czybx.com内科、脊柱外科、康复医学jlgJxE科等多学科进行白熊资讯网会诊,决定先进行椎管减压、脊膜修补等手术,为斌斌争取时间。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渚回忆,斌斌当时用上了呼吸机,同时接受抗感染抗炎治疗、泌尿系统治疗,手术团队对骨折的地方进行外固定处理。
经过长达5天的抢救,斌斌幸运地闯过了第一道生命关。
“不是每个孩子都像斌斌这么幸运。”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文介绍,研究显示3到6岁学龄前儿童最常发生的伤害类型有跌落坠落伤(6.81%)、碰撞挤压伤(5.72%)、烧烫伤(1.9%)、交通事故(1.57%)等,其中跌落坠落伤占比最高。而且,儿童高空坠落常发生在3-15米高的窗户和阳台,极易造成颅脑及其他身体部位的损伤,轻者伤筋动骨,重者可致死亡;即便侥幸存活,也可能留下瘫痪、认知障碍等后遗症。
吴文说:“儿童意外伤害是可防可控的,家长一定要加强看管,将意外伤害的可能性降低。万一发生悲剧,家长应尽快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重新站立行走,总共分几步?
去年9月16日,顺利完成手术的斌斌转入小儿神经内科接受治疗,同时由康复医学科制定康复治疗训练方案。
斌斌的左胳膊需要打钢钉进行固定,整条胳膊都不能动,皮肤和肌肉都挛缩了。做康复训练时,要把粘连的软组织用力拉jlgJxE开,斌斌每次都疼得哭起来。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唐新群回忆,治疗师会采用不同的办法鼓励和安慰斌斌,“斌斌每完成一次训练动作,治疗师就会让他把奥特曼玩具拿起来亲一口,在无形中鼓励他做出弯手、抬手臂等训练动作。”
如何改善躯干和下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增加左上肢肩、肘、腕关节的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是斌斌需要面对的新难题。
吴文说:“在近4个月里,斌斌多角度、多途径进行了综合性康复治疗训练,包括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中医治疗等。”艰苦的训练换来明显的进步,斌斌身体的痛觉和触觉逐步恢复正常,且能感知大小便,左上肢的活动明显增多,握勺进食、穿脱衣物等都能自己独立完成。
目前,在借助支具、每走五六分钟休息一次的前提下,斌斌的行走总时长能达到半小时。
斌斌在进行康复训练。
唐新群说,从1月至今,斌斌的躯干控制力量已明显变强。虽然预后评估显示,斌斌很难恢复到社区功能性步行,即很难再走出家门,但他有可能借助支具等实现治疗性步行或家庭功能性步行。
“这些行走对斌斌来讲是很有用的,不仅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和血液循环,预防骨质疏松等,还可以增强他的信心。”唐新群说。
【记者】钟哲
【见习记者】厉思璇
【通讯员】黄锦玉 陈灵君 韩羽柔 伍晓丹
【作者】 钟哲
广东健康头条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