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2 XBB占比超90% 二阳疫情还将持续
#5月财经新势力#
“二阳”人将越来越多,症状可能更轻,但更要警惕高危人群重症
文 | 凌馨
编 | 王小
图/Pixabay
2023年5月30日,在上海一家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们的等待时间已经普遍超过半小时。他们大多戴着口罩,偶尔交流两句就会发现,不少已在家测过抗原、确认新冠阳性,有的已经发烧几天了。
“(新冠)5月中旬以后进入了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 结合多渠道监测据研判,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前一周,北京人刘芸、上海人周笑都“阳”了。刘芸是“二阳”,她并不比“首阳”好受,体温一下蹿上39度,不过病程很快,四五天就快好了。
70多岁的周笑却白熊资讯网已经徘徊在重症边缘。5月25日检出抗原阳性,到27日,他的血氧饱和度就降到92,肝功能也开始受损。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他住院接受治疗,开始服用小分子抗病毒药。
多地医院门诊情况显示,在经历了4月中旬以来的增长后,目前新冠阳性病人数总体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去年感染后获得的抗体已减弱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余昌平观察到,4月中旬感染的新冠病人,还是以“首阳”为主;
现在,“二阳”多了起来,“慢慢随着时间推移,人体内的抗体减少,二次感染会更多出现”。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估测,全国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这主要发生在2023年2月之前,
“二阳”患者感染的毒株已有变化。年初国内主要流行株为BA.5。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BA.5.2占比在70%以上,另一BA.5衍生亚型BF.7占比23.4%。而引发新一波感染的,则是奥密克戎株亚型XBB。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在5月15日到5月21日采集的病毒序列中,XBB在本土病例中的占比已达91.9%,在输入病例中占比则达95.2%。
“人群在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然较高。”钟南山提醒。
钟南山在5月15日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指出,曾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在4个-6个月内发挥保护作用,如果面对的是XBB变异株,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
上述结论是基于相关实验室和新加坡地区的真实世界研究作出的。来自葡萄牙和新加坡的两项研究还显示,接种过疫苗后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产生的保护期会略长一些,为6个-8个月。但是,其预防XBB毒株的比率不高,仅为20%-40%。
XBB成为主要流行株,与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和国家是一致的。陈操预测,
“随着输入的变异株毒株的不断增加,还有国内人群的抗体水平的不断衰减,近期感染XBB变白熊资讯网异株的病例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对此,王丽萍说,“全国整个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平稳可控的。”虽然4月下旬以来就诊的患者有所增加,但是整体感染量远远低于上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时的发热门诊就诊量。患者绝大部分还是轻症。
广州疾控中心在5月25日称,当地新冠疫情在经历“五一”前后的小幅上升后,近期稍有回落。
上海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则在5月29日依据自身门诊情况分析,“新冠阳性来看病的人维持在一个数量级,不再怎么变化。”
一次重症比多次感染更严重
上海、武汉、南京等地临床一线医生的感受是,这波感染潮中,重症患者与2022年底新冠重症高峰滞后于感染高峰的情况会接近。
尽管奥密克戎毒株的毒力较前有所减轻,但它仍然是一种比流感更危险的传染病。
重症患者并非刚刚感染就表现出来,而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发展为重症。胡洋近几bdbalPSr天接诊了数位新冠重症病人,“很多都是实在熬不住了才来医院的,其中有两个到了医院发热门诊刚住下来就出现了脑梗并发症”。
转化为重症的新冠阳性病人,主要是高龄、有基础病的。余昌平接诊的重症患者,不少都已八九十岁。
这样的病人,一旦感染新冠转化为重症,无论“首阳”“二阳”,病情都会很严重。
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一位70多岁的患者已经同时用上了人工肺ECMO和血液净化治疗装置CRRT。“挺难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贾凌告诉《财经大健康》,幸好药物和吸呼机、供氧设备等准备充足,有需要的患者都能用上,“很有希望”。
理论上,“二阳”会比首阳症状更轻。
但是,疾控人员和医生们都强调,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外,因为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发热,还应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是否有密切接触史等。特别已经“阳”过的高风险人群,不掉以轻心。
“重症患者中,首阳和二阳的没有区别。”余昌平告诉《财经大健康》,“一次重症肺炎对身体的伤害,可能比几次轻症都要大。”
余昌平本人也曾经历两次感染,第一次发展为重症肺炎,住院4白熊资讯网0天才治好;第二次只是低烧,两三天就好转了。他感觉,第一次感染后,体力明显受到了影响,第二次则没有。
余昌平表示,
没有“感染次数越多对身体影响越大”的现象,更不存在“阳了八次就会死”的说法,
这些传闻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对没有基础病、免疫力正常的青壮年而言,如果只是轻症,“多次感染新冠和多次感染流感差不多”。至于人们的另一项担忧——长新冠,中国的医生们也开始关注。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是指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依然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胸痛、味觉嗅觉丧失等。约6%的新冠有症状感染发展出“长新冠”。
余昌平注意到,“长新冠”患者的主要表现,是体力下降、精神不振、乏力等,一些重症患者受损的器官或者留下损伤或需要一定时间恢复,但多数人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损伤,“主要还是不能发展成重症,轻症肺炎也是可以恢复的”。
能买到口服新冠药了,要吃吗?
防重症,可能仍是本轮疫情当下的主题。
一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告诉《财经大健康》,本轮发展为重症的几乎都是高龄老人,救治难度很大,“不像去年,有些年轻人重症的,能抢救回来”。
对免疫力低下、老年群体、有其他基础病等人群,钟南山的提示是,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就要及时地给予药物治疗。
这一波疫情中感染的病人,不用担心缺药。
周笑一住进区医院,就用上了一款进口的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社区医院,国产新冠药也有供应。选择互联网问诊平台开具处方购买的话,最快第二天就能收到。
只不过,长长的说明书上写的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到底要给谁吃、怎么吃?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呼吸科专业委员会在2023年3月发表一份专家共识,列出了
建议早期服用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四类人群:
一、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 慢性肺部疾病、 糖尿病、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二、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三、淋巴细胞计数<500 /微升;四、未接种疫苗。前述专家共识提醒,在较早上市的三款口服新冠药中,Paxlovid不可与他汀类降脂药、 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等常见的基础病用药联用;阿兹夫定与乙肝用药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艾滋病用药依非韦伦合用,可能影响其药代动力学;莫诺拉韦对已完成 3 针疫苗接种的患者获益较小。
至于青壮年,也不乏想用口服新冠药尽早康复的,“不上班领导嫌,上班同事嫌”。余昌平的建议是,自身没有高风险因素的,倘若没有发展为肺炎,而是以发烧、咳嗽为主的流感样症状,使用普通药物缓解症状即可。确有需要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文中刘芸、周笑为化名)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