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会员割韭菜背后的大数据杀熟 美团被曝杀熟外卖会员
说到杀熟这个话题其实不是一两回了,在此前互联网杀熟就频频上了热搜,近日有消息报道美团被曝杀熟外卖会员,那么美团会员割韭菜背后的大数据杀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的行为要如何去制止呢,接下来大家就随白熊资讯网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美团会员割韭菜背后的大数据杀熟
就在近期,一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上了微博热搜,在各大网站刷屏的同时也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事件起因是一名叫“漂移神父”的网友发文称,发现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的配送费居然比非会员的还要贵。外卖几乎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
对此,美团迅速做出了LDmCQBoX回应,称是由于定位缓存问题导致配送费预估不准,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先详细了解下事情经过。
开会员反被割韭菜,美团系统失误?
事件就发生在12月17日,文章中介绍,作者在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发现常点的一家店铺,其配送费由平时的 2 元变为了 6 元。
这种操作确实让人感到疑惑,开通会员明明是为了享受优惠的,结果配送费价格却涨了。
于是,作者又尝试用非会员账号点开了在美团上的同一家店铺,同一配送地址,并且在同一时间点单。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会员账号的配送费依旧是 6 元,而非会员账号仅为 2 元,作者表示当场血压就上来了。
接着作者找到美团客服想问明白什么情况?美团人工客服只说了一句稍等然后就结束了服务.....
随后,该网友在经过和美团外卖的客服沟通后,其会员账号的配送费下降到了4元,但另一非会员账号配送费依然是2元。紧接着,有美团主管致电该网友表示对其补偿十元红包。
显然作者对于十元的红包并不买账,并且把此事公布在了网上。
当日下午,美团针对用户反馈的“会员和非会员配送费差异”问题回应称,文中提到的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是定位缓存偏差导致。
针对定位缓存的问题,美团外卖回应表示正在积极改进,“目前,产品和技术同学已经成立专门团队,正在与用户进一步沟通解决问题,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
尽管已经做出了声明,但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纷纷站出来控诉,其中还有网友质疑美团的行为属于大数据杀熟,我们并不清楚此事到底是软件问题还是大数据杀熟,不过大数据杀熟确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本来熟客往往是商家重点优待的对象。如,航空公司会根据用户的飞行里程来划分其会员等级,高等级会员可以享受到很多低等级会员所没有的福利,但人们公认的一个商业常识在大数据杀熟这里发生了逆转,那些“熟客”反而沦为了被平台和商家宰割的目标。
大数据杀熟可以根据潜在用户的基本资料、购物历史、上网行为、个人标签等进行差别定价,对每一个消费者都收取不同的费用,以便榨取他们的所有消费者剩余,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LDmCQBoX种“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际上国家最近也在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美团与饿了么,激烈竞争
饿了么App月活首超美团外卖App的最大功臣是百亿补贴,对于已建立起消费习惯的一二线城市用户来说,百亿补贴效果有限,但对于下沉市场用户非常管用。
今年,饿了么与阿里整合终于彻底完成,不仅在用户和流量方面相互打通,产品技术等基础设施也上阿里云。
今年7月,饿了么从LDmCQBoX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生活服务平台,代表与美团外卖全面开战,阿里成为其坚强后盾。
律师方超强表示:商家利用大数据给不同客户制定不同销售和服务价格,实际上是一种“价格歧视”,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使同等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在价格上处于不平等地位。
方超强同时还指出,大数据“杀熟”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或者侵犯了什么权益,应当结合具体行为具体分析,单纯的“价格歧视”并不一白熊资讯网定侵害消费者权益,它更多的只是电商经济一种特殊的营销手段。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准确认识大数据“杀熟”现象,才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权益是否被侵害以及如何去维权。
赵占领律师指出:当遇到疑似“大数据杀熟”时,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如发现确实存在价格歧视,应通过手机截屏或是录制视频等方式留存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如果为了保证证据效力、用于起诉,一般需要对操作过程进行公证取证。
为什么互联网改不了杀熟?
在互联网春风吹满地之前,宰客都宰陌生人,熟客都是友情价。但是随着存量时代的来临,拉新成本越来越高,如今互联网行业宰客都挑熟客宰,新客户才是人上人,发红包、给补贴就算了,动不动还来个首单免费。
2018年,携程大数据杀熟事件之后,众多在线旅游平台和互联网企业被曝出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被评为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到“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是国内首次针对大数据杀熟出台相关法规。
然而令行并未禁止,一名电商从业者告诉全现在,互联网行业针对新老客户差别定价至今依旧广泛存在,只不过对比以前的直接“杀熟”,现在更多是以“补贴”的形式出现,新用户一般拥有更多的补贴。
“哪个互联网公司不杀熟?只不过美团这个太显眼了,不知道产品经理怎么想的。”在没有看到美团官方回应前,对于涨配送费这一拙劣的“杀熟”手法,该从业者对全现在进行了吐槽。
大数据杀熟屡禁不止,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整个行业“拉新”成本的提高。熟客已经稳定了,偶尔偷摸杀杀熟,只要不被发现,大家还是好朋友。但是生客都是别家甚至行业外的用户,不给点真金白银吸引一下很难上钩。
然而新客终究是要变成熟客的,老点外卖的人迟早是要开会员的,最白熊资讯网终其实大家都逃不掉被差别定价和杀熟的命运。
一言以蔽之,大家都是韭菜,生客和熟客的区别,只不过在于,新韭菜还是老韭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