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2 “倒头就睡”或是患有发作性睡病
谈到睡眠,估计大多数人都想“说睡就睡”!但这种睡眠是不是都好呢?
其实不一定,这种“说睡就睡”“倒头便睡”的“秒睡”状态,很有可能是一种叫作“发作性睡病”的罕见病!这是种什么样的疾病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01
发作性睡病是什么?
中华医白熊资讯网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发作性睡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 版)》介绍,发作性睡病的主要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睡眠幻觉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日间过度嗜睡(EDS)、猝倒、入睡前幻觉、睡眠瘫痪、夜间睡眠紊乱。临床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具备以上所有的症状。
通俗讲,发作性睡病FnCBidlwkR患者是白天说睡就睡,甚至前一秒还正常,后一秒突然晕倒。但一到夜晚,反而每隔 15~30 分钟就会醒一次,睡眠质量反而不如正常人。
肥胖在发作性睡眠患者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大约五分之一可能会出现社交恐惧症。50% 的患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于嗜睡的一种严重疲劳。
了解到这些,既然“想睡就睡”不一定是好的睡眠,那好的睡眠到底怎么来判断呢?
02
什么样的睡眠
才能被称为是“好的睡眠”?
一般来说好的睡眠往往是有完整的睡眠周期。睡眠是周期性的、动态变化的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包含占比 20% 的“快速眼动睡眠(REM)”和占比 80% 的“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国际睡眠医学学会将睡眠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约 80~100 分钟。过短的睡眠时间会破坏睡眠周期的完整性,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保证睡眠时间,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手段。
当然,平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 5 条来判断是不是“好的睡眠”。
1.入睡时间是否超过 30 分钟,每天能否有 6~9 小时的睡眠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 30 分钟内可以睡着基本是正常的快速入睡。如果几分钟就入睡了,有可能是太累了,也有可能是发作性睡病等。但如果超过 1 个小时还没有入睡的,有可能是太多的烦心事情,引起心理焦虑,入睡慢或者失眠等。同时,每天可以有 6~9 小时的睡眠时间。
2.做梦是否没完没了
正常人都会做梦,但基本上都不是噩梦,甚至大部分梦的内容都会被忘记,只能偶尔能记住个别。做梦的过程中一般也不会惊醒,偶尔惊醒几次也属于正常。
但如果自我感觉从入睡到清晨起床都是在做梦,而且经常性地做噩梦,或者在睡觉的过程中,因为做梦而惊醒,导致再想入睡就很困难,这种表现就意味着睡眠质量不好。
3.早晨能否几分钟内起床
有些人早上醒来了,有赖床的习惯,不愿意起床,想在床上多休息一会,总是感觉没有睡饱,而且起来了,精神状态不好,总觉得还是疲乏,这意味着睡眠质量不高。
而那些醒来之后,能够几分钟之内起床,并且感觉全身轻松,精神状态良好,这种一般是高质量睡眠。
4.工作效率是否良好
睡眠质量的不好,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第二天白天工作的时候非常精神,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困意,那就证明睡眠质量很好。
反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中丢三落四的,总是昏昏沉沉,那可能是睡眠质量不好。
5.半夜是否经常易醒
一般情况下,睡前没有饮水过多、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睡眠质量高的人基本会一觉到天亮,半夜不会被外界轻微嘈杂声吵醒,不会被噩梦惊醒。
反之,外面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察觉或者被吵醒,这种睡眠质量就不太好,基本是浅睡眠多。
以上讲的基本是自我主观评价,还有其他评价,比如去医院做多导睡眠监测进行客观评价和量表评价等评价方式。
03
想要获得健康睡眠
注意这9点
如果大家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确实不高。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以下这9种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睡眠:
1.睡觉前1小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不要做也不要想。关掉手机、电视和电脑,眼睛看太多的屏幕会疲劳和敏感,因而使我们难以入睡;
2.睡觉前不要喝咖啡、吸烟、喝酒、吃www.czybx.com安眠药、油炸食品,这些会不同程度地使人兴白熊资讯网奋和影响睡眠。如果你真的需要喝点东西,那就选择白开水或牛奶;
3.冲个澡,根据季节调整水的温度。沐浴完,整个人就会放松下来,会提高睡眠质量;
4.有条件的可以把室温调到人体适宜的温度,一般是 23~26 摄氏度;
5.控制睡眠时间,保证有效睡眠。每天不低于 6 小时,不高于 9 小时;
6.听轻音乐。轻音乐可以帮助人舒缓,更容易入睡;
7.练习深呼吸,慢慢扩张你的胸腔,吸入空气,然后憋气一会,然后再慢慢地让空气呼出。重复五六次,你会感觉很放松,可以帮助睡眠;
8.如果躺在床上一个小时(很长时间)也睡不着的,那可能是因为你太想睡着了,导致你太紧张反而无法睡着。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起床,在房间里走上两圈,舒展一会儿再躺在床上睡觉;
9.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获得健康睡眠,比如合理使用褪黑素、采用光照疗白熊资讯网法等。
总之,睡眠质量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睡眠是健康之源,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高 琴
责编:李晶莹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