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资讯网 - 娱乐资讯_女性资讯_母婴健康_情感文章_百科知识_星座运势

手机版
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2023-07-08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日期:2023-07-08 20:39:21 来源:凤凰WEEKLY 浏览:731次 栏目:热点

文/胡毓堃

编辑/漆菲

法国17岁少年之死,引发一场波及全国的骚乱。“打砸抢烧”的失序不仅迫使法国政府实施宵禁、部署4.5万警察和宪兵维持秩序,也让整个欧洲倍感紧张:继法国后,比利时、瑞士等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骚乱。意大利有政府高官直言,“法国的失败是对欧洲的警告。”

对欧洲来说,真正值得担心的并不是骚乱本身的蔓延,而是骚乱背后的动因与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围绕种族歧视、移民政策经久不息的争议,总能成为极右翼势力抬高声量和政治影响力的契机。对此,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白熊资讯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及其政党这些年的发展壮大,算是一则清晰的信号。

近年来,欧洲各国的极右翼政党都在扩大政治版图,似乎构成了类似骚乱事件此起彼伏的大气候。骚乱是否会成为欧洲政坛格局变化的标志,极右翼势力能否真的“占领欧洲”?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7月4日,法国拉伊莱罗斯市有几百人参与集会,反对暴力活动。

历史重演,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马克龙小心,法国的骚乱是玛丽娜勒庞的礼物。”这是6月30日英国《泰晤士报》给法国骚乱取的文章标题。

当警察枪杀17岁北非裔少年纳赫尔(Nahel M.)引发全国骚乱时,身为总统的马克龙被传出在枪击事件次日(也是骚乱爆发第一晚)参加英国歌手埃尔顿约翰的巴黎站告别巡回演唱会。在《泰晤士报》看来,马克龙此举无疑将给他的左右翼对手们一个攻击自己的口实,而勒庞无疑是最大受益者。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骚乱爆发之际,马克龙夫妇被拍到去看音乐会,遭到外界抨击。

看到这次全球关注的骚乱,法国公众和国际媒体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尤其会想起2005年那场持续三周的法国骚乱。那一次,导火索同样是北非裔少年被警察追捕而意外身亡,骚乱主力军同样是年龄相仿的非裔青少年,打砸抢烧的类似场景同样上演,就连街头暴力的主要地域(巴黎郊区和法国南部地区)也颇为相似。

透过这些相似的表象,更值得注意的是两次骚乱的另一个共同点——在法国极右翼势力眼中,这是赢得更多支持者、扩大影响力、改变国家政治生态的契机,因此才被《泰晤士报》称为“礼物”。

18年前,法国各地的非裔(尤其北非裔)青少年在其聚居区引爆的“种族暴力内乱”,迫使法国政府在七天后启动“55号法案”,并实施了近两个月的紧急状态。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7月1日夜里,瑞士洛桑一家鞋店遭到袭击,警察出动。

持续三周的骚乱中,勒庞的父亲、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创始人让-马里勒庞传递出“我有言在先”的信息:其官网上传了抗议者纵火导致当地住宅项目浓烟笼罩的视频,衬托出一行醒目的文字——“移民、郊区爆炸……(老)勒庞已经预言了这一切”。

巴黎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史蒂文艾科维奇形容,“这种由少数族裔移民引发的(街头)暴力,天然契合让-马里勒庞的理论”,后者“正试图从中获益,重建其基于(公众)恐惧郊区暴力的政治财富”。

美国合众国际社发现,在超过75%的法国人支持延长紧急状态、超过八成民众对暴力感到愤怒的公众情绪下,“勒庞,总统”的呼声再次响起。

2005年的暴乱,让老勒庞“法国优先、移民回家”的标语热了一阵,更有“梦回2002”的感觉:当年的总统选举中,他在首轮击败了呼声极高的社会党籍法国总理若斯潘,令人震惊地进入第二轮投票,以至于愤怒的左派与右派“联合绞杀”,方才确保希拉克获得连任。

到了2023年骚乱爆发之际,曾经的“国民阵线”已更名为“国民联盟”,老勒庞不仅不再是该党领袖,甚至还因政见理念不合而被开除出党。但承接衣钵、扛起极右翼大旗的玛丽娜勒庞却一如其父,成为骚乱事件之外的焦点。这一次,外界不仅认为她获得了“天赐大礼”,甚至断言骚乱为她压倒马克龙“打开了大门”。

骚乱持续升级期间,“国民联盟”也在积极招徕新党员、扩充队伍。7月2日,该党在一封招募党员的邮件中呼吁“恢复法国秩序”,配图是身着防暴装备的法国警察在漫天烟雾中行进。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对于勒庞的极右翼政党而言,“补充新鲜血液的时候到了”。

充分挖掘骚乱的利用价值,在勒庞这里又一次奏效。6月30日出台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39%的法国人认可勒庞对于骚乱危机的反应,相比之下,马克龙和内政部长达尔马宁收获的认可度只有33%。相比于当年其父亲,勒庞并未表现出额外的狂热,仅是发表了一个颇为严肃的视频,措辞也较为慎重。

法国青年政治学者克洛伊莫林(Chloe Morin)注意到了这一点。她认为,眼下到了一个“重要的政治时刻”。“勒庞要想登上总统大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至少就(骚乱爆发)这一周来看,她很精明,没犯任何错误。”

当然,勒庞和“国民联盟”依然会利用见缝插针的机会,让自己的政治理念赢得更多市场。一方面,勒庞称马克龙对于枪杀事件的评价“太过火”,但和总统一样,她强调应等待调查结果的出炉。与此同时,她也没有大力鼓吹紧急状态,而是说,只有在情况持续恶化时才能实施如此举措。

当勒庞打造其温和、理性而不乏果断的人设之际,该党其他成员——尤以27岁的党主席乔丹巴德拉为代表——则利用抗议者多为少数族裔年轻人这一现象,主打“秩序”与“责任”,借机输出更为强硬的理念。

巴德拉作为移民后代,大谈“完全疯狂的移民政策将导致越发残暴的社会”,承诺一旦“国民联盟”赢得2027年总统大选,会驱逐所有的“外国罪犯”。该党另一位年轻的国会议员艾德维热迪亚兹也指出,这些参与打砸抢烧的年轻人并非为了//www.czybx.com死去的纳赫尔,而是以此为借口,“攻击警察及一切代表共和国的事物”。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巴德拉(左)与勒庞。

借着普通法国人对于安全感缺失的恐慌,勒庞的一些政见获得了更多“市场机会”,包括将最低刑事审判年龄从18岁下调至16岁,加重对轻型犯罪的处罚与公民权利与福利限制(如禁止享受公共住房),实施强制性最低量刑,以打击“司法懈怠”。

从另一层意义上看,这场骚乱正成为马克龙与勒庞政治理念的“攻防战”战场。从一开始力挺受害者家庭、批评警方、起诉涉事警察、深入调查,到目前部署大批警力维持秩序,马克龙政府试图告诉白熊资讯网公众,他们可以恢复秩序、安抚公众。

但目前看来,主打“反对激进”的马克龙,在话语权的争夺中逐渐丧失了主动权。鉴于近年来法国恐怖袭击、社会失序事件频发,法国民众对于警察的支持度依旧较高。法国民调机构Ifop联合《费加罗报》所做的调查显示,57%的法国人力挺警方,更有超过三分之二(69%)的民众支持实施紧急状态以结束骚乱。这两点恰恰与“国民联盟”形成共鸣。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极左翼政治人物——例如去年大选异军突起的梅朗雄和绿党领袖冬德利耶——成为这份民调的最大输家。他们大力批评警界存在系统性种族歧视,呼吁彻底改革“不受控制的警察部队”,要求对警察加强管控、避免类似枪击事件重演,反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失去了民心”。

作为中间力量代表的马克龙,当然不会如极左翼人士那般攻击警方,但面对主动出击、坚决果断的勒庞阵营,他的被动应对已处于下风。

2017年总统大选,马克龙得票率两倍于勒庞;到了2022年,勒庞拿下超过四成选票;再到今年4月,法国民调机构Elabe的调查发现,如果再次投票,马克龙将以10%的差距败给勒庞……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并非一次意外,而是持续积淀的产物。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2022年9月,瑞典民主党的支持者庆祝选举取得的巨大突破

极右翼政党正在“占领欧洲”?

从一开始,法国骚乱就注定不会是一国范围内的单一事件。街头暴力在法国各地出现不到一周,便外溢至周边的比利时和瑞士。这一现象反映了欧洲大陆政治生态的微妙变化:极右翼主义的“幽灵”不仅在欧洲“游荡”,更有“占领欧洲”之势。

除了东欧地区为人熟知的欧尔班与武契奇——qevUjSDCV他们分别在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稳定执政,波白熊资讯网兰的保守政府在欧盟备受争议,极右翼力量在西欧各国近乎同时发力,不约而同地扩大国会和地方的政治版图。

在法国,勒庞不仅本人在去年4月的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获得创纪录的41.46%的得票率,“国民联盟”在国会选举的577个议席中更是拿下89席,翻了11倍,成为最大单一反对党。如今凭借主打民生安定牌、淡化“法国人的法国”这一涉嫌种族主义和仇外的理念,该党大有进军爱丽舍宫的势头。

在去年9月的意大利议会选举中,梅洛尼领导的意大利兄弟党得票率从此前的4%跃升至26%,不仅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还成功与贝卢斯科尼的意大利力量党、萨尔维尼的联盟党共同组建了二战以来最右翼的政府。

德国选择党继2017年大选异军突起后,今年5月底在东部图根森州的松讷贝格市选举中获得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胜利,首次赢得地方执政权。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主流政党长期以来设置的“极右翼防火墙”已被突破。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德国选择党在全国范围内比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更受欢迎。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德国选择党近期在地方选举的胜利被视为分水岭事件。

在西班牙,2013年成立的呼声党已是众议院第三大党,在今年5月的地方选举中更是得票率翻倍,与中右翼的人民党达成协议,在瓦伦西亚地区和若干大城市执政。而在7月23日举行的全国大选中,人民党虽有望胜选,但被认为难以实现议会多数,因此或将寻求与呼声党联合执政。

在荷兰,三大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民主论坛”、“正确答案2021”已在议会众议院的150席中占据28个议席;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今年3月和5月分别举行的地方议会与国会参议院选举中,组建不到四年的民粹政党“农民-公民运动”初战大捷,在得票率和议席数量上遥遥领先其他政党,剑指2025年全国大选。

除了上面几个经常被提及的案例,在奥地利,被视为欧洲最古老的极右翼自由党民调领先于执政的中右翼人民党;在瑞典,反对移民和多元文化的瑞典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史无前例地得以影响施政决策;在希腊,三个极右翼政党刚刚通过大选进入议会;在芬兰,极右翼的芬兰人党通过三个月的谈判,进入联合政府执政……

英国广播公司(BBC)一针见血地指出,放眼欧洲的东、南、西、北,人们能看到不同风格的极右翼政党都在明显复苏。“从怀旧民族主义、民粹民族主义,到带有新法西斯根源的极端保守主义,莫不如是。”

对此,传统欧洲人原本高度敏感:基于二战之后防止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时代的重演,多数选民拒绝投票给极右翼、主流政党拒绝与极右翼政党合作,但如今这一禁忌正被逐渐打破。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欧洲主要国家议会左右翼(深蓝为极右翼)政党占比情况,来源:ParlGov project

既然主流政坛和多数民意长期警惕极右翼,后者崛起的原因并不在于它们带来了什么,而在于传统政党没能做到什么。法国智库蒙田研究所欧洲项目主任乔治娜赖特(Georgina Wright)表示,欧洲极右翼复兴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民众对政治主流的不满。

赖特认为,在公众生活的三个关键领域,传统政治人物似乎无法给出明确答案:一,身份相关的问题:害怕开放边界,担心民族身份和传统价值遭到侵蚀;二,经济:排斥全球化,对于子女和孙辈不能确保拥有更好未来这一事实充满怨恨;三,社会正义:国家政府无法掌控那些管理公民生活的规则。

包括法国这次的骚乱在内,近年来欧洲几乎所有核心争论,都绕不开上面提到的几点。尤其是移民与少数族裔、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宗教家庭伦理和堕胎、性少数、亲欧或疑欧(甚至脱欧)等话题,早就成为极右翼卷土重来、“占领欧洲”的主要战场。

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有些极右翼政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温和姿态,争取中间选民。例如传统上被视为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勒庞和奥地利自由党,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伊始便迫不及待地表态,与莫斯科划清界限。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梅洛尼在意大利的胜选被视为极右翼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随着危机发酵,恐俄情绪与传统的对华警惕情绪弥漫欧洲,加上新冠疫情、通胀压力,以及英国“脱欧后遗症”凸显,欧洲人对欧盟反而更加欢迎,梅洛尼们也一改退出欧元区乃至脱欧的主张,而开始谈论“改革欧盟”。

从另一个方向看,一些中右翼政党也在口号、立场、理念上靠近、效仿极右翼势力,试图与之争夺话语权。英国《卫报》指出,英吉利海峡另一端的英国保守党任由民粹主义、本土主义(排外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主导其政策立场,该党的移民政策和论调比其他任何欧洲国家都更加强硬。如此一来,极右翼在这里反而变得更像主流。

不少欧洲选民早就厌倦了缺乏确定性、安全感和希望的现状。既然传统政治力量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能力,又只会和极右翼争取同类型的目标选民,选民又有何理由不给极右翼政党一个机会,即便不是执政,至少让它们在主流政坛有更多话语权?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难民问题成为近年来欧洲极右翼最喜欢攻击的话题之一。

(作者系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国际政治专栏作家)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3-07-08 学者:法国骚乱成为勒庞的“礼物”

文章地址: www.czybx.com/redian/256209.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