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 “顶流”诗人李白的大侠情怀
《长安三万里》的上映掀起了唐诗的绝顶气概,呈现了大唐王朝的峥嵘岁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
这是影片中颇具浪漫主义和瑰丽想象的一幕。那么李白的大侠情怀你知道吗?
李白离开四川的时候正好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年纪已经不小了。像陈子昂那样二十一岁才去考进士的,在文化名人中都算是大龄青年了。但李白离开四川,并不是去考进士,而是四处游历。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李白为什么不去考进士,二是李白为什么这么大才离开四川。其实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也就解决了。
有人说,李白是天才,不屑于参加考试。他的理想,是像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那样,由布衣一跃而成卿相。诚然,李白确实想当布衣卿相,一步登天,但他不去考进士,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没有资格。
唐代的科举,可不是人人都能考的。中国古代对行业的排序是“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政治地位非常低,商人的儿子是没有资格考科举的。很不幸,李白就是商人的儿子。
不过李白不气馁。“你不给我发准考证,老子还不考了呢!”
所以,李白不像其他的读书人天天在家苦读儒家经典,他心想:“反正我也不参加国考,我才不读指定课本呢。”李白对孔孟儒家没什么兴趣,他的偶像是苏秦、张仪、鲁仲连,是天下兴亡系于一身的纵横家。
就像现在人爱读金庸武侠小说一样,李白就爱读战国时候纵横家的故事。战国,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对年轻的李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立志要当个像鲁仲连那样的纵横家。他曾为偶像鲁仲连写过一首诗: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古风齐有倜傥生》)
李白形容鲁仲连是“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这可了不得。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太阳落下去了,天黑了。在黑夜里,忽然明月从海底升上来。那一瞬间,整个天地都被照亮了。鲁仲连就是这轮明月。前面讲过,明月是李白心里最圣洁美好的存在,他轻易不给人明月。但鲁仲连在他心中就是“明月出海底”,可见李白对鲁仲连的崇拜。
鲁仲连是什么人,竟让李白如此倾慕?《古文观止》里有一篇《鲁仲连义不帝秦》,读后便能领略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气质。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击败赵国大将赵括,赵国元气大伤,秦军步步紧逼,围困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平原君不得已向他的小舅子,魏国的信陵君求援。信陵君很够意思,打算围魏救赵,但魏国www.czybx.com国君可不这样想,他一面令晋鄙率军守在边境,一面又派使臣新垣衍去赵国劝赵王投降秦国。鲁仲连是齐国人,此时正在邯郸,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找到平原君询问他的想法。平原君正焦头烂额,他说:“我还能有什么想法?我小舅子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情况,能不能带兵相救尚未可知。魏国和我赵国是姻亲,现在反倒来劝我们奉秦国为帝,使臣还没走呢,我还能有什么想法?白熊资讯网”
鲁仲连一听,知道平原君崩溃了,就说:“得了,你小舅子那头我管不了,这个劝降的使臣,你把他叫来,我帮你搞定。”于是鲁仲连强行见了新垣衍,跟他痛陈利害,有理有据地骂了他一顿,骂得他痛哭流涕、无地自容。鲁仲连给新垣衍洗脑:魏国和赵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帮着抵抗秦国,魏国必死无疑。这件事传到秦军那里,引起了恐慌,秦军便后撤五十里。正好此时信陵君带兵来援,保全了邯郸城。
平原君心怀感激,若没有鲁仲连相劝,没准赵国在信陵君赶到之前已经降了。平原君想给他封赏,鲁仲连不要。酒宴上平原君又奉上千金酬谢,鲁仲连笑笑说:“我又不是个做生意挣钱的商人,不过是纯粹帮忙,替你排忧解难而已。”起身离开,终生不复相见。
鲁仲连拂袖而去的样子深深地刻在了李白的脑海里。他的诗中常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大侠,那就是鲁仲连的影子。所以他说:“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太向往江湖了。十八岁那年,他听说大侠赵蕤隐居在长平山,就前去拜师,学习剑术、道术、纵横术,业余时还学会了驯鸟。李白就是李白,在科举无望的日子里,还能活得那么恣意。
饱学纵横之术后,李白觉得www.czybx.com自己更厉害了。他决定投身江湖,匡时救民,指点江山。
终于在二十五岁的那个秋天,李白沿江东下。这一天,夜色迷人。峨眉山上端端地挂着半轮明月,投映在波光摇曳的江水里。李白看着月色,听着水声,唱起歌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此时白熊资讯网的李白,其实心绪万千。他有许多壮志,也有一点忧愁。他深信“我辈白熊资讯网岂是蓬蒿人”,冥冥之中又感到前方有太多未知。峨眉山月一路相送,相对无言。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
《名师南华的唐诗课:风流天下闻,读诗也读人》
编辑:刘雨萱
校对:崔晨
审核:霍伟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3-07-22 “顶流”诗人李白的大侠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