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美两国又一次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需要双方再一次作出选择。”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到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这样表示。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接连访华,为冰封的中美关系带来了“解冻”的契机。而这位半个世纪前曾推动中美关系“破冰”及建交的“老朋友”的到来,不仅受到了中国官方的高规格接待,也获得了民间的高度关注。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的稳定关系到全球的稳定与繁荣,也因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美近期的互动交往。然而,多位学者表示,美国高官系列访华之行虽然有利于中美恢复各领域对话接触,但或难真正推动中美开展合作。还有学者指出,若是美方不改变对华认知,中美关系很难长期稳定发展。
百岁基辛格访华,“基辛格式”外交智慧受关注
百岁基辛格访华,或许是近期最引发热议的中美交往之一。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将习近平主席会见基辛格的地点放在了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那是半个世纪前基辛格第一次见到中国领导人的地方,具有极大的象征性意义。
“感谢习近平主席选择在我首次访华会见中方领导人的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我。”基辛格在7月20日的会见中表示,“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我愿继续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基辛格曾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直接参与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多项重要事件和主要进程,是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推动者、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其中基辛格秘密访华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外交事件。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在北京和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1972年2月,基辛格陪同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随后发布了《上海公报》,宣布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此后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基辛格访问中国逾百次,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今年5月27日,基辛格迎来了百岁寿辰。生日后不久,基辛格再次访问中国,并得到了中方高规格的接待。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图/视觉中国
7月18日,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当天在北京会见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基辛格。
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会见了基辛格。他指出,基辛格博士刚刚度过百岁生日,他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多次,这两个“一百”加在一起,使他这次访华具有特殊意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会见后,习近平主席为基辛格举行午宴。据报道,宴会专门准备了中国特色的“百寿桃”,由9个小寿桃围绕着一个里面包裹着90个寿桃的大寿桃,显示出中方对“老朋友”的祝福和敬意。菜单安排也非常讲究,许多菜品是当年基辛格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菜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辛格此次访华受到了中方高度重视,传递了两方面的信号。一方面,这体现出中方对于基辛格在推动中美关系“破冰”及建交方面历史性贡献的尊重。
另一方面,这也传达出中方希望美国政治人物能够不忘中美建交的初心,正确认知这些历史事件带来的宝贵经验,拿出当时美国领导人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掌控力,发挥基辛格式外交智慧,从而稳定发展好中美关系的期待。
王毅在会见基辛格时也表达了这一点。他表示,基辛格博士为中美关系“破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方珍视同老朋友建立的友谊。他指出,美国对华政策需要“基辛格式”的外交智慧,需要“尼克松式”的政治勇气。
基辛格当天则表示,无论如何困难,美中双方都应平等相待,保持接触,试图孤立或隔绝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强调,自己虽不担任公职,但关心美中关系,支持近期双方致力于改善关系的努力。
对于基辛格访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18日对媒体表示,美国国务院已事先知悉基辛格将访问中国,但基辛格此次是以个人身份访华,并非代表美国政府。他还透露,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上月访华期间已被中方告知基辛格将要访华。
美国媒体称基辛格的突然访华“令人惊讶”,同时关注到他在中国受到的高规格礼遇。美联社称,在双边关系急剧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希望基辛格的访问能使中美关系恢复积极的发展势头。
拜//www.czybx.com登政府高官接连到访,专家称仍需看美方后续行动
基辛格是近期到访中国的三位美国前任和现任国务卿之一,他的访华行程和另一位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有所重合。克里7月16日至7月19日作为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访问中国,其间和多位中方官员举行了会谈。这是克里作为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第三次访华,也是今年以来中美首次面对面进行气候问题磋商。
2023年7月19日,北京,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与中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后,在一家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图/视觉中国
值得关注的是,克里也是一个月以来第三位访华的美方高级官员。在他之前,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曾于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先后访华。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有意于近期访华。
“从今年5月初以来,中美双方的高层互动就进入了一种加速的积极态势。过去一个月以来,布林肯、耶伦、克里先后访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美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机会窗口,双方沟通互动开始频繁,由此也给国际社会发出了一个中美关系可以走向相对稳定的积极信号。”刁大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今年2月的“气球事件”之后,中美高层对话交往几乎陷入停滞,为本就紧张的中美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布林肯访华之前,中美之间的接触已明显增加,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5月10日至11日,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5月下旬,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赴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其间分别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和商务代表戴琪举行会谈。
6月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美大司司长杨涛分别同来访的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莎拉贝兰举行了会见、会谈。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2月份的“气球事件”之后,中美两国间的高层往来受到了影响。中方虽然一直秉承着愿意对话的态度,但美方多次炒作台海问题、在多个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实际上并无诚意开展对话。
“不过,双方逐渐都意识到了,在中美关系越是紧张的时候,越需要沟通和对话。”袁征表示,从美方的角度来说,其多次表达了希望和中方对话的态度,而中方一直也希望通过对话避免战略误判、缓和矛盾分歧、让中美关系稳定下来,由此双方共同推动实现了近期美方的一系列访问。
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是中方的期待。习近平6月19日在北京会见到访的布林肯时表示,“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坚持我同拜登总统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把有关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事实上,布林肯、耶伦、克里在结束访华行程时都作出了相对积极的表态。作为自2018年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离开中国前表示,双方都已认识到稳定中美关系的必要性。他表示,他实现了此行的目标,包括直接向中国表达关切、试图建立对话渠道和探索合作领域等方面。
对于布林肯访华之行,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19日表示,“我们(美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023年6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美驻华大使馆举行访华记者会。图/视觉中国
耶伦7月9日在结束访华的新闻发布会上则表示,她和中方高层官员的会晤“直接且富有成效”,有助于稳定两国关系。她还强调,美方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因为经济“脱钩”对两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也会给世界带来不稳定。
气候问题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在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时期也可以且必须推进合作的一个领域。然而,去年8月,时任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令中美关系一度陷入建交以来的“冰点”,中美之间的气候合作也随之中断。
克里此行恢复了中美之间在气候领域的对话。他7月19日结束访华行程时表示,此行“非常融洽”且“富有成效”,他和中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明确的一致,未来一段时期内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
对于美国高官接连访华,多名中方学者认为这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应对其期待过高。袁征表示,在当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这些访问给了双方就一些问题交换看法,以避免造成战略误判、引发更大危机的机会。但是,这些访华不太可能推动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刁大明也认为,中美高层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双方明确对方立场和关切,从而减少误解误判,但这些访问能否有效地推进双方更深层次合作,甚至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向好发展,仍需要看美方后续的行动。“谈总比不谈强,因为谈了,也许可以避免出现更糟糕的情况。但光说不做,美方始终让承诺在风中飘扬,很难想象能够推进更为深入的合作。”
2023年7月9日,北京,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图/视觉中白熊资讯网国
美国不会停止打压中国,中美关系的未来仍存变数
近几年来,中美关系备受国际社会关注。2022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此后,美方并未积极践行承诺,甚至因“气球事件”单方面取消了布林肯访华行程,由此中美关系再陷低谷。在这一轮的美国高官密集访华过后,中美关系会走向何方?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Rogers Smith)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中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最主要的两个排放国,美中两国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是否能够以及会以什么条件生存下来;两国的经济也紧密相连,因此如果两国之间破坏性的竞争超越合作,那么世界也无法繁荣。”也因此,史密斯认为,即使短期内无法产生明显结果,美中两国保持密切的沟通也非常重要。//www.czybx.com
但在新加坡资深外交家马凯硕看来,美国高官访华结果存在悖论。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这些访问是积极的,因为其让中美之间得以开展对话讨论,以避免两国关系持续恶化;另一方面,这些访问什么都没有改变,美国仍然会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阻止中国成为第一。
事实上,虽然拜登政府高官近来接连访华,但美国一些政客并未放弃对华遏制的战略。当地时间7月20日,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举行听证会,讨论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
在听证会上,美国官员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坚持对中国进行遏制的政策。主管印太安全事务的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声称,美国军方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持续加大关键军事领域投资,并“支持台湾强化自卫能力”。主管出口管理工作的助理商务部长肯德勒称,美国政府正在使用各种战略性的工具,“有效地迟滞”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超算等方面的发展。
“地缘政治有一条铁律,即每当世界头号新兴大国——当下是中国,即将超越世界头号强国——当下是美国之时,世界头号强国总是试图压倒世界头号新兴大国。”马凯硕称,也因此,外界对于美方官员的访问不应抱有任何幻想,认为这些访问可以阻止中美之间的竞争。
这也是许多美国学者的观点。史密斯表示,布林肯等人访问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凸显了双方参与对话讨论的意愿,但其成效却没有外界所希望的那么高,更不会让中美之间的氛围发生重大改变。在他看来,中美两国在利益、政策、价值观等许多方面存在冲突,而这些冲突不太可能得到完全解决,因此中美关系短期内无法根本好转。
美国莱斯大学政治学教授马克琼斯(Mark Jones)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类访问对于防止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防止一些小的独立事件升级为重大冲突非常重要。但整体而言,美国和中国仍然会是“全球竞争对手”,双方关系可能会持续紧张,甚至不排除发生冲突的可能。
中美建交之后,两国关系虽然也有跌宕起伏,但总体砥砺前行,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自2017年美国开始推进所谓的“战略竞争”,中美关系逐渐深陷寒冬,难以回春。
目前,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基本定型,也就是将中国定位为所谓“头号战略竞争对手”。袁征表示,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是,该对抗的时候就对抗,需要合作的时候再合作,呈现出明显的霸权思维。 因而总体来说,当前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尽失、竞争博弈加剧,两国关系仍处于低谷,面临着很多的矛盾和挑战。
对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6月19日晚在介绍布林肯访华相关情况时表示,其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他还指出,中美关系历经波折,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敦促美方不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
在刁大明看来,美国政府将中国视为所谓战略竞争对手,根源在于其对华认知出现偏差,没有正确认知中国、认知世界、认知中美关系。面对本国出现的问题,美方试图通过大国竞争的方式实现“内病外治”,其实不但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还破坏了外部国际环境,更加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本着白熊资讯网对国家、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但美方在积极与中方互动的同时背后也有其私心。”刁大明指出,美国自身经济发展受限、国内问题突出、在全球治理上也面临困境,所以要求中方予以配合,与此同时美方继续打压遏制中国,这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相处之道。
以中美军方接触为例,刁大明称,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近日在北京会见了基辛格,这其实充分说明中国军方希望和美方进行沟通,此前之所以没有实现沟通的原因完全在美方。“在美方给中国军方高层施加非法制裁的情况下,两国根本不具备军方高层沟通的任何必要氛围和条件。”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史密斯认为,美国和中国不能陷入一场各自寻求成为“胜利者”的竞争之中,这样只会导致“双输”,世界也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相反,两国必须找到那些在不侵犯对方核心价值观或利益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合作的领域,从而实现共同的繁荣。
刁大明则指出,“中美互动的历史经验其实告诉了我们正确的中美相处之道,那就是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wzNBK共赢这一基本准则。”他表示,在恢复并保持沟通的同时,美方也必须停止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切实落实拜登总统此前作出的承诺,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后续的切实合作,从而确保中美关系进入稳定发展的态势。
实际上,在谈到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时,习近平7月20日对基辛格表示,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关键是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项原则。在此基础上,中方愿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也将造福世界。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磊 校对 赵琳 杨许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