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蒲松龄与江苏的故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在音乐圈“沉寂”多年的歌手刀郎凭借新歌《罗刹海市》,在今年夏天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热议。截至7月30日18时,歌曲《罗刹海市》全球网络播放量达到80亿次,细究歌名,竟与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的短篇小说“同名”。说起蒲松龄,他的一生中,唯一一次出远门到的就是江苏;而说起《聊斋志异》,其中有许多故事,与江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扬州宝应做了一年基层公务员 巧施妙计破官场陋习
蒲松龄出生于山东的书香世家,早年曾想借科举入仕,但因时运不济,在官场上没有得志。《宝应县志》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年),31岁的蒲松龄应同乡学友、宝应知县孙蕙之邀,到宝应做幕宾,帮助孙蕙处理政务、代拟重要书启文告等。这一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基层公务员——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由此也开启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远游。
蒲松龄在宝应任幕宾近一年时间,竭力协助孙蕙处理政务,解救民众疾苦、兴利除弊、智斗恶吏等,为孙蕙赢得了一定的政声,也留下许多佳话。
在如今的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宝应城南,有一鱼塘,称为官塘,而宝应产的鲈鱼鳞小肉细,非常可口,达官贵人们都以吃到鲈鱼为快事,不仅吃还带走,县府疲于应付。蒲白熊资讯网松龄劝说孙蕙智除史弊,将官池改为放生池,并在池边设立放生池碑,说皇上以大德学义治天下,不轻易杀生,这样官员就不敢再伸手了。孙蕙依计而行,在‘放生池’边修了小亭,立了石碑,蒲松龄亲自撰写了一篇《放生池碑记》,巧妙地为县府解除了‘鲈鱼之患’。”目前,放生池碑设于纪念馆的东北角。
宝应水乡秀美的风光,多姿多彩的地域风情民俗,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灾民困苦、官场仕途的险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等,对于丰富蒲松龄的人生阅历,强化怜民情结,转变思想情感,开阔知识视野等,起到了催化作用。
然而,这种官场生活和代人歌哭的差事,终究难圆蒲松龄的科举梦。康熙十年秋,也就是1671年,蒲松龄谢绝了孙蕙的一再挽留,留下了《鹤白熊资讯网轩笔札》《南游诗草》和多篇书启文告,踏上了返乡归途。可是,直到蒲松龄72岁,才拿到一个“岁贡生”头衔,这对于已是风烛残年的蒲松龄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短篇小说之王”用文章关心百姓疾苦 江苏是其小说素材重要源泉
蒲松龄的一生著述颇丰,除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www.czybx.com志异》外,还有诗、词、文、戏、俚曲、杂著等千余篇,总数字达到200万字。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用一个个鬼魅怪异的故事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因这本小说集和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等人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是山东人,山东主要以山地为主,而江苏水乡居多,宝应虽然身处江北,但毕竟和山东的风土人情不一样,这样一来他开阔了眼界。”泰州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范秀君博士告诉记者,蒲松龄在宝应的一年间,参与到孙蕙的工作中,在处理公务、待人接物,甚至是为孙蕙代笔的过程中,获知了清代官场中的很多内幕,这些内容,后来大多出现在了蒲松龄写下的很多作品里。
在《鹤轩笔札》中,面对宝应当时遭受的自然灾害,蒲松龄写道:“宿水淹没者不能播种,高田已种者被旱蝗,又大疫。百姓流离,朝不谋夕,生者垂危,死者接踵,冻馁流离,伤心惨目。”为此,他为孙蕙撰写了《拟请拨补驿站》上告文书,向上司陈述宝应的灾情,恳请上级拨款救助,并得到州府的宽允,拨补驿站经费,减轻了宝应人民的负担。他又撰写《劝输文》动员富户捐赈灾民。经此动员,许多大户中户个个慷慨解囊,捐粮捐衣,救活了不少灾民。
据众多考证记载,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很多故事是根据宝应当地的民间传说改编的。在宝应游幕期间,人们经常见蒲松龄身披布袋,袋内藏纸笔,www.czybx.com出没于大街小巷,与人交谈,听到有趣的故事就记录下来。《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与宝应文献记载的传说相对照,内容情节大同小异达30余篇。蒲松龄在宝应游幕的那一年,也是《聊斋志异》收集整理资料关键的一年。
文学创作中重视“知识产权” 不少江苏读者给蒲松龄“供稿”
除了宝应的“故事”,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还有许多江苏的故事。《夏雪》作为《聊斋志异》中篇幅较短的代表,正文不到百字即描述了盛夏七月发生在苏州的一件“惊奇”事件。篇中写的是丁亥年七月初六,苏州下起大雪,老百姓因其纷纷落下的雪花,心里惶恐不安。于是,约定来到金龙四大王庙焚香祷告,祈求上天不要降灾于苏州。蒲松龄写道“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
蒲松龄没有到过苏州又怎能知道苏州的故事呢?范秀君告诉记者,蒲松龄非常善于让别人讲故事,而且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例如他在《聊斋志异》中《巧娘》一文的结尾处这样写道:“高邮翁紫霞,客于广而闻之。地名遗脱,亦未知所终矣。”这里巧妙地告诉了读者,文章的来源是一位来自高邮的、号为紫霞的老翁的讲述。范秀君进一步介绍,当时,蒲松龄撰写鬼神故事等非常有名,除了面对面交流,很多人也会通过邮寄书信的方式告诉他故事,由此也为蒲松龄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范秀君告诉记者:“蒲松龄从宝应回到家乡后,在毕际有家做了30年家庭教师。通过研究资料发现,毕际有曾在清初做过一年左右的通州(今江苏南通)知州。蒲松龄和毕家的关系很好,给毕际有的儿子、孙子做老师,和毕际有到了一种无话不谈的地步。这种交流也为蒲松龄积累了很多关于江苏的故事素材。”
另外还有一个猜测,范秀君介绍:“毕际有和王士禛是三代姻亲。当时,蒲松龄很多作品已经开始创作了,但是还没有传播开来,王士禛知道蒲松龄在做文学创作,就把当时已经成稿的书拿回去看,从这一方面来看,两人应该是有所交往的。王士禛在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曾任扬州府推官,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和当时江苏文坛的许多人关系很好,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帮助了蒲松龄的文学创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实习生 戴思贤 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供图
编辑: 周晓雨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www.czybx.com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3-08-10 蒲松龄与江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