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韩国“杀人预告”为何层出不穷
8月6日,全副武装的特警在韩国釜山街头巡逻。
据报道,韩国首尔市多名公务员9日再次收到一封来自日本某律所律师名义的邮件。邮件称,“除非杀死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不然将炸毁首尔多处设施”。自上月21日首尔新林地铁站和本月3日京畿城南书岘地铁站相继发生无差别行凶事件之后,韩国网络上爆发式地出现了“预告杀人”帖子,引起了韩国社会的高度紧张。这种现象值得深入分析。
“杀人预告”的共同特点
据韩国警方通报称,9日上午,首尔市多名公务员再次收到电子邮件,威胁“炸毁国立中央博物馆、日本大使馆、南山塔和日本人学校”。警方初步调查显示,该邮件的发件人、收件人和网址与两天前威胁杀害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邮件相同。7日,首尔市多名公务员收到来自一所名叫“山岡裕明”的日本律所的律师发来的邮件,邮件中威胁称,如果在当地时间8月9日15时34分前,不杀死李在明,将引爆在首尔市某图书馆内设置的定时炸弹。
针对李在明的恐吓邮件只是近期韩国众多“杀人预告”的冰山一角。例如,8月4日,有人在网络上匿名发帖称“将在首尔市江南站杀死100人”。7日,网络上也出现了威胁用刀杀害次日要出国的女子组合AESPA的成员WINTER的帖子。据韩国警方统计,从上月21日发生新林地铁站行凶杀人事件之后,类似这样的“杀人预告”帖子像传染病一样快速增加,截至9日已经接近200件。
虽然警方针对www.czybx.com每件“杀人预告”都采取严厉措施,并且宣布采取“特别治安活动”加强整治,韩国检方宣布对发帖者严惩不贷,韩国国会、执政党也做出了快速反应,韩国法务部甚至表示将修改法律以加重处罚“杀人预告”行为,但是,“杀人预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仍在持续出现。这引起了韩国社会的巨大恐慌,也严重消耗了警力等社会资源。
从警方公布的情况来看,“杀人预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发帖者都是白熊资讯网年轻人。根据警方通报,截至8月9日,警方已抓获70多名“杀人预告”的发帖人,8人被正式批捕。从被抓的发帖者年龄来看,基本上都是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不足18岁的未成年人居多,其中还有多名14岁以下青少年。这令不少人反思是不是韩国教育出了问题。
二是目前被抓获的发帖人绝大部分是男性。警方仅在8日逮捕了一名30多岁的女性,她曾在3日发帖预告将在盆塘书岘站杀人。这名女性声称,发“杀人预告”帖的主要原因是看到当天盆www.czybx.com塘发生的无差别行凶的受害者主要是女性,遂产生了报复男性的念头。
第三个共同点是这些“杀人预告”实际都未发生。虽然截至9日“杀人//www.czybx.com预告”总共发生了近200起,但并未发生一起如预告那样的实际案例。虽然韩国警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警方抓捕发帖人时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嫌疑人实际准备行凶的物证,也没有发现一处“预告地www.czybx.com点”真的安装了炸药。由此可见,这些“预告”的实际动机显然不在于付诸实施,而是其他目的。
第四个共性是这些“杀人预告”都是利用网络手段发布的。从目前警方公布的情况来看,“杀人预告”主要是通过DCINSIDE、“你身边的市场”等网络平台发布,也有个别是通过盗用别人的电子邮件发送。这些做法是利用了网络的隐秘性和匿名性,特别是绝大多数“杀人预告”都是在DCINSIDE上发布的,该网站以彻底保障匿名性而出名,同时也被视为犯罪的温床。
最后,这些“杀人预告”主要针对不特定人群。虽然其中也有专门点名李在明、WINTER的预告,但绝大多数都是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的不特定人群的恐吓行为,对此警方更加难以防御,所以更容易引起社会恐慌。
“杀人预告”急速发酵的原因
虽然“杀人预告”的具体动机存在差异,但从前述共同特征也可以看一些共同的原因。
首先是模仿犯罪的可能性较大。从“杀人预告”集中发生的时间来看,它的直接原因是最近发生的几起“无差别行凶”。这些事件让那些有着类似的不满的愤怒者也产生泄愤的冲动,但又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所以选择网上发泄。而第一个“预告杀人”帖引起的警方大规模行动又刺激着其他的愤怒者进行模仿。例如,前述被抓的30多岁女性发帖者就是典型的受无差别行凶事件刺激而发帖的。换句话说,新林站和书岘站的无差别行凶事件扮演了导火线和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是发帖者对社会存在极度不满,且看不到改变的希望。学生对高考、辅导班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不满,年轻人对找不到工作不满,女性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满,选民对政治的不满,等等。虽然政府鼓吹已成经济强国,但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并不强,社会陷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漩涡,悲观自杀者高居不下。特别是保守的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采取亲大企业、轻社会分配的政策,导致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社会仇富心态增加。
对社会心怀不满者通过“杀人预告”的方式让其他人产生恐慌和痛苦,从而寻求内心的公平和满足感。因此,绝大多数“杀人预告”都带有明显的报复社会的泄愤性质。
三是因为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病毒式传播的特征更有助于扩大社会恐慌并掩护发帖者的真实身份,从而推动了“杀人预告”的爆发。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带着侥幸心理,以为在匿名网站上或盗用他人账号发帖可以让执法部门难以发觉。这也是为什么警方大规模出警,执法部门发布严厉警告但仍然无法制止“杀人预告”不断增加的原因。韩国执法部门过去对类似的网络犯罪没有采取严惩措施也助长了发帖者的侥幸心理。另外,疫情也助长了韩国的网络犯罪。因为要保持社交距离,人们更多地转向了网络空间,特别是年轻人上课、工作都转向网络,致使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网络空间交流,生活越来越孤立,越来越偏离社会现实。
基于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压抑和不满,所以仅依靠严厉的执法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对于尹锡悦政府未来的执政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作者:詹德斌(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编辑:沈钦韩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