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编故事卖惨的“大凉山网红”凉了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慧岩 马宁
假的!
故事是假的,助农是假的,人设也是假的。
骗人牟利是真的。
9月20日上午,四川省凉山州举行“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凉山州公安机关等部门,侦办了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凉山阿泽”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目前,该系列案件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
“赵灵儿”的直播脚本。资料图
大凉山的“剧本秘密”
“我可以花20块钱去你家吃顿饭吗?”2022年8月,一条赵灵儿在四川凉山偶遇曲布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
这是8月19日,赵灵儿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一则视频。
视频中,赵灵儿自称来到谷莫村游玩,“帮我把这瓶水打开行不行,能不能再帮我打开一瓶,这瓶请你喝。”赵灵儿让偶遇到的曲布帮忙拧开矿泉水。
后赵灵儿被曲布邀请到家里坐坐。曲布向赵灵儿谈起他的身世。
曲布说,他有三个妹妹,父亲在他8岁时去世,母亲一直照顾他们四个孩子。而且,曲布还没有女朋友。
一个是“不能拧开瓶盖”的27岁阳光女青年,一个是帅气的23岁大凉山质朴男青年,一场美丽且反差的“邂逅”,迅速打动了很多人,播放量高达数千万。曲布和赵灵儿也由此迅速走红。
浪漫背后并不都是美好,还有可能是新的套路。在大凉山网红圈,按照剧本打造网红早已不是秘密。
经凉山州昭觉县公安局立案查明,2022年7月,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负责人张某来到凉山,物色到个体工商户赵某KgyWrjIKp(女,汉族,27岁)、阿日某某(男,彝族,23岁)等“网KgyWrjIKp红苗子”,开始精心孵化。
该公司通过设计剧本、话术,专门挑选当地无人居住的生产用房、破壁残垣作为直播背景,为二人编造了淳朴的男主角形象和纯真善良的女主角形象,打造“大凉山原生态”人设,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偶遇”“蹭饭”等情节的视频,博取眼球、收割流量。最终孵化出的“凉山曲布”“赵灵儿”两个网红账号,粉丝量均超过200万。
“凉山曲布”与“赵灵儿”直播售卖假蜂蜜。资料图
吸粉带货利益链
大流量,意味着大利益。
赵灵儿、曲布红了之后,两人便开始频繁带货,主要售卖核桃、蜂蜜等农特产品。
在一段两人直播带货的视频中,赵灵儿向网友声称:“这个蜂蜜卖98元真不贵,核桃真是我们大凉山的核桃。哥哥姐姐们,我和曲布不会做昧着良心的事情,我们是实实在在的。”仅仅一分钟左右,2000多斤核桃被网友一扫而光。
“大凉山”一直是他们直播间最亮眼的招牌。
赵灵儿、曲布在直播间一直强调商品原生态,产自大凉山。不过有网友发现,这些被打上“大凉山”标签的产品,发货地为成都蒲江等地。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谷莫村是“大凉山网红”的主要拍摄地,当地村民说,这些人自称是来帮他们卖农产品的,有时会邀请村民一起拍摄,会给点东西或钱。“他们就是打着我们村的旗号拍视频赚钱,助农是假的。”
凉山州某县政www.czybx.com府一位工作人员说,大凉山不出产人参,不出产黑枸杞,也不出产雪燕,像三七、高山贝母等药材,根本不可能像网红带货的那么多。
尽管如此,他们的生意依旧火爆。
据红星新闻报道,从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赵灵儿和曲布开直播超过40场,其中赵灵儿的账号的销售数据显示,购买人数超过5万人,售卖产品超过16万件。两人还曾以助农达人的身份参加电商活动。
他们看似创造了一段助农www.czybx.com、创业的佳话,实际上却是“上游供货商家—包装引流团队—虚假助农主播”的吸粉带货利益链条。
经警方查明,赵灵儿、曲布所在的公司,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从成都、南京等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假冒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短短七个月,公司实现非法牟利达300万元以上,网红主播赵某(赵灵儿)、阿日某某(曲布)非法收入均在70万元以上。
有300多万粉丝的“凉山孟阳”。资料图
难逃法网
卖惨、造假,布局、欺诈、牟利,伤害的是大凉山的形象与人们的善良,法律难容。
2023年7月,凉山州昭觉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某、运营人员帅某、许某,网红主播赵某、阿日某某、石一某某、钟某,假冒商品供应生产商郭某等8名嫌疑人批准逮捕。
大凉山网红不止赵灵儿与曲布,打击力度也远不止于此。
目前,“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捣毁MCN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查扣涉案蜂蜜原材料20余吨,假冒“大凉山土蜂蜜”成品4700余瓶,商品外包装5万余件,生产设备3套;冻结涉案资金500余万元。
同时,永久关闭“凉山曲布”“赵灵儿”“小虞”等网络视频账号,及涉案公司开设的多个网上直播店铺。
直播带货本身没问题,但建立在虚假之上牟利,为法律不容,为社会不容,对这种行为就该重拳出击,平台与相关部门也要将监管放在平时,别总等白熊资讯网到“肥了”再“后知后觉”。
综合央视网、红星新闻、光明网、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新闻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