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1 郑州中医馆搞餐饮走红:主动歇业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唐佳燕
河南郑州,一家中医馆的食堂,火得令人不可思议。
“之前马路边能停一排车已经了不得了,现在停了三排,还有车不停地来。”中药馆门口的保安协助停车,几乎一整天都没闲下来。
两次限号调整后,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两层中医馆楼内,依旧人满为患。前来用膳的人排完长队因没号失望而归,慕名找来寻医问诊的患者被人流裹挟,一时不知所措。
“这家中药馆的药味曾经在整条街都能闻到,最近我一看新闻,怎么改开餐厅了?”住在附近的陶先生带着妻子特意前来查看究竟,中医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没改行,食养厨房是副业,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火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中药馆想方设法地想要改变“混乱”,“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整改,希望让每个人来过以后都有好的感受。”在中医馆创办人李嘉慧心里,中药馆是一个强大的能量场。
“不要跟风。”李嘉慧提醒前来参观的商业人士。
食养厨房内的价目表
中医馆挤满年轻人
在酱香拿铁刷爆朋友圈的同时,一帖只要1.34元的中药版酸梅汤,也悄无声息地占领了多个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一时间,酸梅汤的中药饮方风靡网络,“去中药房配酸梅汤”成为不少年轻人追捧的养生茶饮“顶流”。
河南郑州一家名为东济堂的中医馆,也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前来打卡的年轻人。只不过,中医馆内火的不只是酸梅汤,还有馆内的食养厨房。
9月17日,星期日,下午1时30分许,气温33℃。极目新闻记者从郑州地铁一号线黄河南路站出口一路南行,近千米的路程,迎面遇到不少路人,他们手上都提着几袋红褐色的饮品,“这是酸梅汤”“那里人太多了”“别去了,号已经没了”,路人们都给出了各自的反馈。
东济堂中医馆位于居民区一栋两层的楼房,灰色的外墙上挂着各类牌匾,门口两盏写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的灯笼随风飘动。尽管门PzJbVNHJ口上张贴着“食养药膳已售罄”的提醒,依然有不少人鱼贯而入。
走进中医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放着中医科普视频的大型电PzJbVNHJ子屏,屏幕上方贴着“挖掘”“抢救”“传承”“创新”“发展”五块木牌,左边是为中医馆的挂号服务台,进入右边的门,就是食养厨房,室内的正中间摆了四张小圆桌,旁边是一长条卖货区,装有透明玻璃的厨房操作间位于这间屋子的最里边。
用餐高峰时,人群大多集中在这个空间内,有排队买酸梅汤的,有排队点餐的,还有挑选糕点等货物后排队结账的。工作人员只好拿着喇叭,不间断提醒顾客有序排队点餐。
“之前马路边能停一排车已经了不得了,现在停了三排,还有车不停地来。”中药馆门口的保安协助停车,几乎一整天都没闲下来。
食养厨房点的面条
30岁的李先生从网络上得知这家中医馆的药膳火了,特意趁周末奔着药膳而来,到一楼食养厨房的档口一问,才得知中医馆早已发出限号通知,当天上午10时许号就没了,没号无法点餐,他只好等到下午。等候时,他在馆内闲逛,看见食客桌上的餐食,他忍不住问了句“好不好吃啊”,食客称“龙须面好吃”,还顺手给出一个点赞的手势。
“我来都来了,没吃上就回去,肯定会挂念。”李先生说,为了消磨时间,他以身体虚胖为由,在手机上挂了该中医馆一名医生的号。看医问诊的场所在诊所二楼,当天下午二时许,楼上走廊的座椅上坐满了候诊患者,这些患者中,也大多是年轻人。
25岁的郭女士从郑州市二七区搭乘地铁赶来,特意带妈妈体验药膳。在等待近6个小时后,她们吃上了晚餐,一碗鲜美的菌菇馄饨、桑葚山药羹,还有一个茯苓煎饼。吃完后,郭女士坦言“分量少没吃饱,就像没吃过的一样”,不过她妈妈则表示“很好,我肠胃很轻松”。
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排队就餐的人群中,多是大学生,还有年轻的上班族,中老年人只是少数。
中医馆内挤满了年轻人
“做餐饮的学不来”
而除了络绎不绝的本地打卡体验者外,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这里还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业人士及食养爱好者的关注。
来自辽宁沈阳的栾先生,到郑州的首站便选择了到这家中医馆体验食疗,不过现场混乱的秩序让他有些失望。“在这排队排了40分钟,不遵守秩序的人一会儿来一个一会儿来一个。”栾先生与现场工作人员一番苦诉后,工作人员见他恼怒,悄悄塞给他了一张靠前的号码,他又回到队伍中继续排队。
“虽然秩序让我有些失望,但是药膳很用心,吃完后坏心情都没了。”栾先生说,他平日也是一位食养爱好者,与他在其他地方吃到的药膳相比,这家中药馆的药膳更具细节,“他们会告诉我药膳该怎么吃,用的是什么原料,让我吃得放心。”
在网络中,关于东济堂中医馆食养厨房有这样一种说法,“吃饭之前先去找医生号脉看诊”,来自北京的陈女士信以为真,“这么多人吃饭,都需要医生号脉,我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实现的。”陈女士是一名生态供应链企业的决策者,看到食养厨房走红后,她还想来看看厨房的运营模式。
但现实情况让陈女士出乎意料,来食养厨房就餐的人并不需先由医生号脉,用餐现场的混乱秩序也让她有些失望,不过现场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让她感到震撼,“馆内有一个专门的读书区,全是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经典书籍,我能从这些书以及整个馆的设计中领略到创办人先进的理念。”
来自重庆的江先生,也是一名商业人士,9月17日全天,他几乎都坐在大厅内,仔细观察着馆内的所有细节。
“门口的养生茶没有了,桌上的用餐垃圾也没及时清理,里面排队混乱,说好的限号150人,实际已经叫到170多号了……”江先生细数着馆内的不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靠炒作”“太专业”“不可复制”。
江先生进一步分析称,中药馆的食养厨房走红,靠的是背后团队的不断炒作,还有“限号”这一饥饿营销方式。而这一商业模式背后,还有不少中医名家的背书,这是普通商业模式不可复制的。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现场还有多位来自海南、江苏、广东、山西等地的商业人士体验参观。
“谁能想到呢?打败饭店的竟然是药店……”在社交平//www.czybx.com台拥有46万粉丝的新疆餐饮网红“餐饮老炮”,也出现在这家中医馆内,对着手机录制了一段出镜视频后,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中医馆食养厨房突然爆红后,有粉丝向他咨询该不该投资做成新的餐饮模式,经现场考察,他得出的结论是餐饮人千万不能盲目跟风,“人家是专业的,做餐饮的学不来。”
不过在“餐饮老炮”看来,这里也并不像专业做餐馆的,具体体现在座位不够充足、接待和分流不够专业、点取餐都需排队不科学等方面。
东济堂中医馆外
停业一天给网友冷静时间
“这家中药馆的药味曾经整条街都能闻到,最近我一看新闻,怎么改开餐厅了?”住在附近的陶先生带着妻子特意前来查看究竟,中医馆工作人员告诉他们“没改行,食养厨房是副业,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火了”。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东济堂中医馆走红之后,曾两次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限流限号提醒,第一次是9月15日,文章称食养厨房备受关注,每天从全国各地来的朋友络绎不绝,但东济堂门诊部场地有限,且食养厨房并非东济堂门诊主营业务,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为保障食材品质、餐食口感及就餐体验,东济堂15日开启现场预约就餐制,每天现场放号,午餐现场预约200号,晚餐现场预约100号。
一天后,东济堂再次改变限号规则,实行线上线下放号规则,午餐限号100人,晚餐限号50人。
“我们最开始是想让患者在这安安静静吃饭,现在火成这样,不是我们想要的。”中医馆医务部工作人员李凯说,9月12日,郑州当地一名网红到馆内拍摄关于酸梅汤的视频时,向网友介绍“你们都有酸梅汤,俺们郑州还有中医厨房”。13日一早,中医馆开门营业时,就迎来了高于往常的客流量。两天后,为了让食客感觉到价格更加亲民,他们对价目表进行了调整,一碗面条售价从18元调至12元。
李凯称,中医馆创办于2014年,2021年才开办了食养厨房,最初是为前来看诊的患者服务,均为“药食同源”的食材,餐食不加鸡精、味精及其他添加剂。“火了之后,有顾客投诉‘都没辣椒怎么能叫厨房’,我们这两天才上的辣椒。”李凯说。
对于天降流量,李凯并不看好,“我们专业是中医诊疗,我们需要挖掘、抢救、传承、创新、发展中国的中医药文化,但现在我们只看到了流量。”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整改,希望让每个人来过以后都有好的感受。”东济堂中医馆创办人李嘉慧说,她是一名“医三代”,1996年至2012年,她是一名西医,因受几位中医药大师的感染和熏陶,加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她便转攻中医,并于2014年创办东济堂中医馆,创办中医馆的初衷是想让“中医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创办食养厨房,是建立在患者有需求的基础之上。她还意识到,不少年轻的宝爸宝妈不会做饭,他们能从中医馆开设的课堂学习如何做饭。
“我们不是专业的,请不要以专业的眼光要求我们。”李嘉慧在食养厨房操作间一边忙,一边跟排队取餐的食客说道。之后她解释道,做医生她是专业的,但是做餐饮她并不专业,她知道食养厨房在运转中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就如现场如打架一般混乱,“希望他们能多包容我们,我们才更能静下心来去改进方案。”
突如其来的流量让李嘉慧觉得不可思议,但冷静思考,她认为这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大众更加注重自身健康的当下,在一种自然、疗愈的状态//www.czybx.com下工作生活,其实是大家共同的向往。
同样,李嘉慧也并不在乎流量,“我们关注的是到底影响了多少人,中医馆就像是一个强大的能量场,如果说更多的人留不下来,说明我们做得不够好。”
李嘉慧决定,9月18日,食养厨房歇业一天,她希望馆内工作人员休息,同时也希望给网友们冷静的PzJbVNHJ时间。
“不要跟风。”李嘉慧提醒前来参观交流的商业人士。在她的规划里,中医馆发展道路是向深处行,而不是向宽处行,医疗也不是生意,而是一份社会责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