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资讯网 - 娱乐资讯_女性资讯_母婴健康_情感文章_百科知识_星座运势

手机版
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2023-10-14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日期:2023-10-14 08:16:55 来源:金羊网 浏览:298次 栏目:热点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婉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追随着“神五”升空的踪迹,无数中国人做出从古及今始终如一的动作:抬起头,透过广阔天空,看向浩瀚的宇宙。从这一天开始,太空中开始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在无数目光仰望天空,追寻航天事业时,各地记者也在埋头忙碌应干之事:记录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刻。到2023年10月15日,我国载人航天追梦之旅已走了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铸就一个又一个辉煌。

我们找到这些辉煌瞬间的记录者,从他们的回忆和讲述里,窥视中国载人航天波澜壮阔的二十年。

揪心时刻

2003年10月上旬,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奔赴位uqGmP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巴丹吉林沙漠边上、以临近甘肃省酒泉市而得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

时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任职的记者温建敏也踏上了旅白熊资讯程,他从车上向外看,一路尽是荒芜戈壁和起伏沙丘,过了弱水河后,植被更稀少,坐在他身边的两名战士指着远处的山脉说:“那些山,一棵草都不长。”

景色不会一直单调下去,一路向北行至大漠深处,一座绿意盎然的小城赫然出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无数中国航天人前仆后白熊资讯网继、隐姓埋名,在这个据称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硬是建起一座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绿色之城。因任务特殊,该中心长期处于绝密状态,但彼时已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9个“第一”,第10个“第一”正在酝酿中:我国将在此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

作为广东媒体中最早进入航天城和进入发射场目睹飞船的幸运儿,最接近时,温建敏和同事郑杰离“神五”只有20米。那是发射前,长征2F火箭和“神五”飞船正式从厂房运载换装到发射塔的时候,他们站在火箭飞船脚底,抬头仰望蓝天下巍巍耸立的火箭,以文笔行天下的记者,发现“穷尽一切词汇,也无法言喻此际的心情”。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点火升空。时隔20年,多位到场见证的记者回忆起这一幕时,仍记忆深刻:航天城万人空巷,激动聆听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只见橘红色的烈焰弥漫发射塔架,巨大的轰鸣声聒耳,大地震颤。“不是一点燃,火箭就冲上去,它是慢慢起来的,还突然停了一会儿。”温建敏提到,“那是最危险,也是最揪心的时刻。”也是亿万民众共同屏住呼吸的节点,待火箭蓄力后瞬间极速上升,数十米长的烈焰划破大漠长空后,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响彻荒原,无数人抬头望天,低头抹泪。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从“神一”到“神四”的四次无人飞行实现之后,我国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神五”的成功发射,意味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这是举国瞩目的大事。这一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突破性一步;也在这一年,民众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神五”的成功发射成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其发射历程经由记者的记录散布全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也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自发送别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追梦二十年,要让中国人的身影也出现在浩瀚宇宙中,航天员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那天天气很冷,但凌晨三点多,外面就站满了人,整个航天基地的军民自发去送杨利伟。”温建敏回忆道,“大概五点多的时候,杨利伟穿戴好宇航服,从航天员公寓问天阁走出来,跟所有人告别。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揪着心的,因为其实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回来,那个场景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味。”

《兰州晨报》记者阎世德裹着好不容易找来的军大衣,呵着白气,也站在为杨利伟送行的队伍中。他看着月光下巨大挺拔、高耸冲天的火箭,就在1.5公里之外的地方,平静伫立着,等待杨利伟登舱。“我就在想,那么大的火箭,那么小的舱体,就他一个人坐在里面,会不会很孤独。”阎世德说道。等到火箭成功发射后,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一名电视台记者挤到他跟前,举着话筒泪流满面:“请说说你的心情,快说说你的心情……”

“航天员就在那上面坐着,但他一个人牵动的不仅是现场人员的目光,还牵引着全国人民的心弦,甚至是全世界都在关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他也并不孤独。”在阎世德的讲述中,“神六”的壮行现场也尤为悲壮。

2005年10月12日,天冷,所有的在场记者抱着相机、拎着电脑钻进观礼台底下不足一米的狭小空间避风,相互取暖。凌晨4点半,黎明前的戈壁滩,风中飘来细雪,须臾间雪就大了起来,乱琼碎玉,铺天盖地,在雪中,人们为“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壮行。

《半岛都市报》首席记者刘延珉曾经去过国家航天员居住的房间进行采访,他所见到的房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和普通的商务酒店房间相差无几。唯一有差别的,就是在此居住过的航天员们保持着一种不成文的约定,他们会在房间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航天员们对国家航天技术有信心,也有自己对于航天事业的追求。但登上天后,能不能回来,谁也说不好。”刘延珉提到,“我看着那些签名,觉得每个名字都很重很重,这也许是航天员们在地球上留下的最后印记,作为记者我们如实记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国家航天员伟大的献身精神充满了敬意。”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收官。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神舟系列飞船返回地球的主着陆场,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草原。阿古木郎,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

“树坚强”

2008年“神七”航天员翟志刚第一次在太空顺利出舱;2011年“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实验;2012年“神九”首次实现地空运输与补给;2013年“神十”实现首次应用性飞行,同时也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2016年“神十一”完成太空33天中期驻留;2017年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首次“太空加油”。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宣告完成。

看似顺利的进程,其实历经种种磨难,中国航天人全线奋力拼搏,突破和掌握大量关键技术,才换来如此辉煌的成绩。

刘延珉曾6次进入酒泉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最近的一次,他身上挂着三个特别通行证,走进了“神七”最核心的指挥中心,观看全部发射过程,作为摄影记者,他极力捕捉历史性的一刻,透过镜头,他看到,更听到一种循序渐进的声音:从火箭发出的轰鸣声,到外头平台观众的欢呼声,再到指挥中心里的掌声。

刘延珉站在门边,外头是热情昂扬的群众,迈进这扇门,声音一下子消失了,除了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全场鸦雀无声。指挥中心里每个工作人员既充满自信,又不乏紧张地静静盯着屏幕,直到正式宣布发射成功,才爆发出极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比场外还欢腾”。

“这种对比只要经历过一次,就会给你留下极为深刻的感受。这些航天人都是国家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亲历者,他们知道每一次发射有多么不容易,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高兴,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不容易。”刘延珉解释道。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20年来,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航天精神,贯穿在记者的各类航天报道中。譬如给火箭加注燃料的普通战士,在危险的第一线,近乎严苛地完成每一步程序,“他们对于工作的精益求精达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极致”。

《成都商报》记者王毅,曾在“神十一”成功发射后再次去到发射架下,他发现火箭基座已经变黑了,但距离发射架仅50米的一棵树,依然屹立。“我们把这棵树叫作‘树坚强’。”王毅打趣道。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时,“树坚强”只是一棵小树,它是进入发射倒计时后距离发射塔架最近的生命。在王毅的记录中,这棵树“每一次发射,它的树叶就会被烧光。可等到下一次发射,它又再次枝繁叶茂”,他在当年的报道中写道:“它在戈壁滩上顽强生长,犹如这里的人们所具有的品格。”

往返天地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正式开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拉开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

2023年5月30日,“神十六”成功发射。王毅带着孩子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从太空中传回的空间站画面。“我当了十几年一线记者,能跟孩子讲的事情不多,但写过中国载人航天报道是一定会讲的,真的很自豪很有意义。我跟孩子说,爸爸还去过火箭发射的现场,见过航天员们。”王毅说道,“看着现在的空间站有几室几厅,航天员们还能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想起当年杨利伟就坐在那么小的舱体里,真的觉得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

阎世德从“神五”一直报道到“神十四”,有读者曾向他提出一个深入的问题:我们国家为什么非得花那么大的代价发射载人航天飞船?阎世德为此采访各行各业,他也想弄明白,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到底与中国经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大关系。

“你会发现,中国航空航天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是能极大带动中国的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通过各层次各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阎世德解释道,一些探索中的科研项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譬如航天育种,在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阎世德惊讶于那些太空蔬菜:一个茄子五六斤重,一把豆角90厘米长,“对农民来说,这些生长在土地的东西,或许就是最真切的收获吧”。

2022年4月1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十三”回收任务指挥大厅,阎世德和在场的工作人员们准备迎接在太空遨游半年之久的神舟十三号。在最后时刻的来临,他紧紧盯着屏幕,再一次感到震撼:“神十三”的返航路线与原先规//www.czybx.com划设定好的路线完全吻合,“就像空中有一根红白熊资讯网线牵着它,让它落到该落的地方”。

作为记者,阎世德与众多追踪航天报道的同行一般,忠实记录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这些记录用有形的文字、图像,记录下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过程,见证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波澜壮阔的中国载人航天追梦之旅。

从凌晨0点时分,一直到上午9时56分“神十三”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待在指挥中心大厅的这段时间里,阎世德心绪难平,返程不久后,他写下了近四万字的报告文学《往返天地之间》,刊发于《飞天》杂志。

文中他写道:承载华夏儿女数千年梦想,经过几代人二十多年倾心尽力,一条路,终于在天地之间日渐明晰而壮阔。这条路,就是顺利往返天地之间的中国航天路。

编辑:苏惠琳

来源:金羊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3-10-14 记者眼中的中国载人航天二十年

文章地址: www.czybx.com/redian/30963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