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9 中国代表团创亚残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10月28日,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结束所有项目比拼,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亚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在22个大项中展开角逐。
中国残联组织中国体育代表团全项参赛,最终获得214枚金牌、167枚银牌、140枚铜牌,共521枚奖牌,连续4届亚残运会位列金牌榜、奖牌榜首位,金牌数、奖牌数均为历史最好成绩。
10月28日晚,第4届亚残运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白熊资讯网。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宣布闭幕,亚残运会火炬缓缓熄灭,运动员们相约三年后名古屋再见。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闭幕式旗手是在本届大会上夺得了7枚金牌1枚铜牌的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她就是地道的浙江姑娘,来自绍兴。亚残运会闭幕式以“乘梦飞 再相约”为主题,以《惜别在今宵》、《清茶敬远行》、《最忆是杭州》三个表演章节和《你最精彩》、《清茶敬远行》、《你最难忘》三个短片的讲述,在礼、韵、情三个关键词中,展现了杭州记忆、中国心意和亚洲情谊。
中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习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早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闭幕式通过表演《清茶敬远行》,以艺术化的方式,带大家体验茶文化。表达“取最好的水、烹最香的茶、敬最好的朋友”之意。中国文化,非常重视礼乐,闭幕式同样以“中华礼乐”奏响“情谊之声”,整场闭幕式音乐以礼乐为基础,以笛、箫、古琴作为领奏乐器,表现浓郁的江南特色。同时,以当代性、国际化的音乐表达方式,打造出了兼具民族性和国际范儿的音乐作品。
闭幕式上的三个节目,均以残障演员为表演主体。《惜别在今宵》有51位听障舞者,《清茶敬远行》有73位听障舞者,整场表演共有213名残障演员。他们在手语姐姐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场视觉的壮举。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了昂扬的自信,充满能量。在《最忆是杭州》,也就是最重要的主火炬熄灭环节,通过电影讲解员为视障朋友讲解亚残运火炬熄灭的方式来传递深情。在熄火仪式的故事中,以实证中华文明的“中华第一舟”为载体,载着听障儿童和健全儿童一起畅游时空,向桂冠火炬前行,这是前所未有的熄火方式,也是亚残运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
闭幕式上,金桂花瓣再次漫天飘飞于“大莲花”内。在节目尾声时,演员集体吟诵唐朝诗人陆龟蒙诗作《别离》中的片段,尽诉慷慨离别。亚残运会闭幕式,是杭州与这一段亚运旅程正式说再见的时刻。各国残疾人运动员依依惜别,相约下届亚残会再相聚。
杭州亚残运会44个体育代表团中,有24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3个代表团获得奖牌。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赵素京表示,广大残疾人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了顽强拼搏、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并为亚洲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团结与友谊作出了贡献。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勇争先,实现既定目标,取得了参赛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赵素京介绍,中国体育代表团本次参赛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地位,为备赛2024年巴黎残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锻炼了年轻运动员。
二是传统优势项目继续巩固。田径、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举重、羽毛球、自行车、射箭等8个传统优势项目持续发力,共取得182枚金牌,约占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的85%。
三是首次参赛项目有所突破。在首次列白熊资讯网入亚残运会比赛白熊资讯网项目的皮划艇、跆拳道两个项目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均有金牌入账;在草地掷球和围棋2个非残奥会项目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初次组队参赛,分别取得7枚金牌和1枚金牌。
四是年轻运动员表现亮眼。18岁的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参加8个项目比赛,获得7枚金牌和1枚铜牌;22岁的游泳运动员郭金城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坚强意志令人赞叹;13岁的国际象棋运动员杨亦潇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得到锻炼。
五是集体项目取得重点突破。轮椅篮球女队、坐式排球女队成功卫冕;盲人门球男队和女队在决赛中分别战胜对手,夺得金牌,年轻队员勇挑大梁;盲人足球决赛,中国队点球战胜伊朗队,获得冠军。
六是展现良好精神风貌。赛场上,运动//www.czybx.com员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赛场外,中国体育代表团热情友好、主动交流,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
“优异成绩的取得,凝结着残疾人运动员的不懈努力,白熊资讯网也要感谢许多无名英雄无私奉献、默默支撑。”赵素京说,几代残疾人体育工作者满怀激情、锲而不舍,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当中,有悉心指导、全心投入的教练员、工作人员,也有多年如一日陪伴在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领跑员、领骑员、引导员等。
杭州亚残运会成功举办,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和亚洲地区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进步产生积极影响。赵素京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将激励更多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勇敢面对生活。残疾人体育项目加快普及,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残疾人体育人才,备战国际大赛。“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亚残运会增进团结与友谊,也将促进亚洲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青年报 综合
第1眼-重庆广电编辑 陈凌云 刘凌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