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 胡锡进:说奥密克戎没事是忽悠
3月27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国家新冠纪念墙上的爱心和留言。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2蔓延,令英国确诊病例激增。图/新华社
日前,英国卫生与安全局(UKHSA)证实,在英国境内发现奥密克戎子毒株结合的重组变体,目前命名为“XE”,其为奥密克戎亚型BA.1和BA.2的重组体。迄今为止,英国境内已确认637例XE感染病例。XE的传播速度更快,甚至较传播最快的BA.2,还要高9.8%。这种情况意味着,XE具有大范围流行的潜力。
正值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地与病毒对抗相持uqCwFdXGkt的关键时刻,新冠又现新变体的消息,无疑会一定程度引发对疫情发展形势的担忧。
但实际上,就像人需要适应环境一样,病毒也总是在持续发展变异。今年1月就开始在欧美国家传播的新冠变体德尔塔克戎,到3月上旬才被证实,且至今不知其危害性究竟几何。如今,又出uqCwFdXGkt现了新的XE变体,不过这是病毒变异的正常情况,而且也并不意味着病毒对人的伤害一定会扩大或者加深,无需过度恐慌。
3月29日,医护人员在美国纽约一个新冠病毒检测点取样。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当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8000万例。图/新华社
病毒新变体考验我们的防疫耐心
尽管英国方面已经证实,XE比传播最快的奥密克戎亚型BA.2还要高9.8%,但其目前只在英国境内有数百名感染者,能否扩大到更多国家,仍是一个未知数。
就像一度引发担忧的德尔塔克戎,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呈现出快速传播的势头,并非目前需要应对的主要目标。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目前主要的致病病毒株仍是奥密克戎,其中又以BA.2为主。
而且,根据既往的情况和生物学规律,如无法完全阻断其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新冠病毒未来就还有可能陆续出现多种变体,但大多数都会相对较快地消亡。因此,XE能否成为未来的主要致病白熊资讯网毒株,尚待观察。
尤其是,无论是德尔塔克戎还是XE,其基本传染数(R0)是多少,目前也未掌握。一般规律是,R0越大病毒传染能力越强。我们已经统计到的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的R0是2.5。没有XE的R0数值,就难以对其传染性做出准确评估。
当然,也正因为具有这种不确定性,我们不宜轻视任何一种新变种,而需要对其保持足够的警惕,严密关注。这也考验着我们的防疫耐心。
此外,按照病原体传播速度与致病性(致命性)的关系来看,如果病原体的致命性强,就会失去在人体或生物体内寄宿的时间和机会,自身也难以生存下去。因此,传播速度快的病原体,其致病性(致命性)反而会降低。
当前全球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亚型BA.2的情况,就是如此。其传播速度虽比原始株快了一些,但致命性已经显著降低,而且只引发上呼吸道症状,并不侵害肺部。
数据显示,目前,英格兰的新冠死亡率已降至 0.035%,首次低于季节性流感的死亡率 0.04%。尽管也有疫苗普及因素在里面,但这也是新冠疫情形势走弱的一种证明。
综合而言,即便XE传播速度会更快,但大致也应该会像德尔塔克戎一样,一是成为全球主要感染病毒株的可能性并不大,二是像奥密克戎亚型BA.2一样,因致命性较低,即便感染绝大部分也会是轻症甚至无症状。
3月2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园新冠疫苗接种点,一位老人在接种疫苗。该市近日在各旗县区持续恢复扩大疫苗接种工作。图/新华社
世界已经有应对各种变体的基础
对目前的全球疫情形势,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有明确的评估。
3月30日,在WHO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现有研究表明,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新冠病毒将继续进化,但随着人体免疫力因疫苗接种或感染病毒而增强,其导致疾病的严重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但是,新冠疫情未白熊资讯网来几年不会消失,也是基本共识。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
就当www.czybx.com前阶段而言,世界范围内的防疫工作,主要都是针对特殊人群加强防范。因为,在免疫力较弱的人群,病例数量和死亡人数仍可能会出现周期性高峰。具体应对的主要方式,是对弱势群体定期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加快新冠特效药的普及应用等。
尽管新冠疫苗对预防感染并非完全有效,但接种后对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效果显著。因此,遵循WHO的指南,一些国家也逐步进入了下一阶段的新冠疫情防治,其中之一就是对弱势群体接种加强针。
在我国,据中国疾控中心透露,截至3月24日,已经完成加强免疫接种超过6亿人,完成全程接种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中,也有超过1亿人完成了加强免疫接种。与此同时,相关特效药也已经开始临床应用。抗疫至今,这些都是我们有信心有效应对各种病毒变体的基础。
说到底,无论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克戎,或者最新的XE变体,除了临床上可以对相关治疗进行观察和研究,公共部门未雨绸缪地做好应对预案外,公众也要保持耐心,遵循防疫要求,主动做好日常防范,如戴口罩、少流动、不扎堆等,方能尽早合力战胜疫情。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张田勘(科普专栏作家)
编辑|何睿
校对|李立军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