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 苏纳克打出卡梅伦这张“牌”是何意
记者 赵恩霆
11月13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在上台一年多后再度改组内阁,令人意外甚至震惊的是,他任命前首相卡梅伦出任外交大臣。在2024年议会选举的背景下,苏纳克此举被认为意在稳住保守党和内阁,提振在低位徘徊的支持率。
11月13日,英国新任外交大臣卡梅伦走出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
苏纳克内阁此次改组的导火索是前内政大臣布雷弗曼。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一个多月,近日伦敦等地爆发数十万人集会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示威,此前身为内政大臣的布雷弗曼发文对伦敦警方批准此类游行表达不满,这招致最大反对党工党和舆论抨击,保守党内部也出现批评声音,最终苏纳克将她解职。
内政大臣与外交大臣、财政大臣一道并称英国内阁三大重要职位,布雷弗曼去职触发苏纳克再次对内阁进行调整,原外交大臣克莱弗利转任内政大臣,退出政坛7年之久的卡梅伦复出担任外交大臣。
卡梅伦很高兴接受任命,称当前英国面临俄乌冲突、中东危机等国际挑战,支持盟友和加强伙伴关系是他的首要任务。他也承认与苏纳克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尽管如此,他仍然表达了对首相的肯定和支持。只是,工党也借机揶揄苏纳克,称他几周前还在批评卡梅伦,如今却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
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现任首相苏纳克和刚被解除内政大臣职务的布雷弗曼(从右至左)。(资料片)
卡梅伦在2010年大选后带领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组建执政联盟并出任首相,当时43岁的白熊资讯网他成为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2015年成功连任后,他决定英国在2016年举行全民公投,试图借此给关于“脱欧”问题的讨论画上句号。众所周知,那场公投的结果出乎卡梅伦甚至很多人预料,英国开启“脱欧”进程,卡梅伦也因此辞职。2016年9月,卡梅伦辞去下议院议员职务,退出政坛。
据英国媒体报道,担任内阁大臣需要有议员身份,卡梅伦被任命为外交大臣的同时,还被授予男爵爵位并获得上议院议www.czybx.com员席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道,卡梅伦复出是英国近现代政治史上罕有的情况。
英国政坛出现这一“转折”之际,距离下一次议会选举仅剩一年时间,而执政党保守党的选情和支持率却极不乐观。
卡梅伦被认为是保守党的中间温和派,他出任外交大臣后,内阁三大重要职位中就有两人来自党内中间温和派,另一位是现任财政大臣亨特。卡梅伦离开政坛的这些年,英国先后经历了特雷莎梅、约翰逊、特拉斯、苏纳克等多位首相,党内裂痕逐渐加深并日益公开化。
英国首相苏纳克
苏纳克此时让卡梅伦回归,有意拉拢中间派和中右翼,弥合党内分裂,以便保持保守党和内阁稳定。接下来一年,为了备战议会选举,苏纳克或将更多关注国内议题,这种情况下由经验丰富、熟悉国际事务的卡梅伦分担外交任务,可以减轻苏纳克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苏纳克和保守党需要通过稳定内阁来应对当前不利的选举形势。10月中旬,苏纳克上台一周年前夕,英国的一项民调显示,保守党的支持率只有25%——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工党的支持率则为47%——一直保持着20个百分点左右的优势。该民调还显示,苏纳克的支持率仅为www.czybx.com23%,工党领导人斯塔默的支持率则为32%,自苏纳克上任以来,其支持率一直落后于斯塔默。
民调支持率的差距,直观地反映在选举中。苏纳克执政一年多来,保守党在下议院议员补选中的战绩为1胜8负。比如,7月21日,在三场下议//www.czybx.com院议员补选中,在三个长期占优势的选区,保守党仅以微弱优势保住一个席位,另外两个分别被工党和自由民主党以很大优势拿下;10月19日,在两场下议院议员补选中,先前由保守党把持的两个议席均被工党夺走,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选区此前也是保守党的传统阵地。
这是8月15日顾客在英国艾尔斯伯里一家超市购物的照片。
去年英国政坛持续动荡,一年内经历了三位首相。苏纳克上台后面临的是英国持续高企的通胀压力,该国通胀率一度超过10%,即便到今年6月通胀率降至7.9%——一年来首次跌破8%,但与美国和欧元区相比仍然奇高,后两者同期的通胀率为3%和5.5%。
为了抑制高通胀,英国央行加息,推动利率达到15年来的高位,这也抑制了经济活跃度。在财政大臣亨特看来,高通胀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而英国9月的通胀率仍高达6.7%。英国国家统计局1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经济第三季度环比零增长。
种种迹象都对苏纳克及其领导的保守党极为不利,就连打出卡梅伦这张“牌”也恐难见效,毕竟民调中有多达45%受访者并不欢迎卡梅伦。13年前,卡梅伦带领保守党终结了工党连续13年的执政期,如今保守党已连//www.czybx.com续执政13年,却也面临着被工党取代的风险,而且这种可能性还很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