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哈尔滨为啥能成2024第一个顶流
万万没想到,
冰城哈尔滨,在短短一个月内出圈了两次。
事情要从不久前的冰雪大世界预先开园说起。
12月中,为了让来哈尔滨玩的南方朋友们能充分感受到冰城冬季的乐趣,冰雪大世界在正式开放之前,提前两天开园。
很多人入园后发现游乐项目排队时间长,以及部分项目管理混乱,因此大喊“退票”。
园区同意全额退票后,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浪潮:
有人开始发布退票“攻略”,有人称赞园区实在,有人解释冰雪大世界本是观赏项目,大滑梯等均为赠送游乐设施。
对于这次事件里的是非对错和哈尔滨第二次出圈的具体原因暂且不提,我想先和大家聊聊冰雪大世界中最重要,同时也在最初最被人们忽略的一部分:
冰雕。
01
历史悠久
我国关于冰雕最早的记载,是唐玄宗时期的宫中琐闻《开元天宝遗事》。
其中写到唐明皇宠臣右丞相杨国忠,在盛夏时节命匠人用冰雕镂刻成凤凰、瑞兽等造型,放在雕花盘中送给王公大臣,用于观赏和降温。
在举办宴会时,也会将大块的冰雕琢成山,放于宴会厅的四周。即使来客众多,天气炎热,也可以让众人感到凉爽和舒适。
而冰雕第一次出现在游园会中,则是在金朝。
金天德元//www.czybx.com年
(1149年)
正月十五,完颜亮在金上京城内举行了冰灯游园会。两年后
(1151年)
,多国使者来贺,他又命人在冰雕上插上蜡烛,形成了最初的冰灯,以此增加节日氛围。由于完颜亮是虎水
(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人,因此,这次游园会又被称作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根。
额外一提的是,到了明朝时期,冰雪文化在北方就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不仅有了冰雕、冰灯、雪雕,还有了冰球、花样滑冰等多种竞技和表演项目。
《冰嬉图》 安陵容:这个我熟
在民间,冰雕的发展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说,早期江上的渔民,为了防止大风吹灭蜡烛,所以将它放入冰雕的罩子中,形成了冰雕最早的形态;
另一种是说东北地区的人们取河水结成的冰块,制作成简单的容器盛放东西,后发现它不仅可以雕成器具,还可以雕成花草动物等各种形态,因此发展出了观赏性的冰雕。
在当时,还有“藏冰”的习俗。
《诗经七月》中说的“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说的就是“藏冰”。
指的是冬至节气以后,河流湖泊冰冻三尺的时候,掘出冰块,储于冰室,以供第二年夏天使用。
因为当时采冰和储冰技术都不完善,所以若是皇家将皇宫内储存的冰赐予臣子,或王公贵族府中自备有冰窖,都会成为身份和地位的体现。
清代冰白熊资讯网库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技术都已逐渐完善,夏日用冰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冰雕从皇宫贵族的专属福利,变成北方冬日路边随处可见的艺术,但“藏冰”的习俗却依旧被保留了下来。
冰雪大世界的建设用冰中,都有大约20%的冰块来自于前一年的储存。
02
冰清玉洁出凡尘
2009年,哈尔滨冰雪雕制作技艺被黑龙江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个非遗,肯定的是冰雕过程中的技术,也是冰雕所蕴藏的文化。
大雪日,挂红灯,松花江上采头冰。
寒日采冰的做法,从商周一直流传至今,已经形成了北方特有的民族文化。
每到大雪节气,就会举行采冰节。
图源:小红书@844559991
迎风旗、震天鼓、祈福词、出征酒......几十名采冰汉子,合力采出松花江第一冰。
“一镩砸它个冰花飞啊,二镩砸它个龙出水呀,三镩砸出个风雨顺呀,四镩砸出个好运来呀,五镩求它个福www.czybx.com临门呀,六镩求它个吉星照呀,七镩求它个人长久呀,八镩砸出个路路顺呀,九镩求它个国平安。“
这块冰,象征的是东北人对冰雪的热爱,以及对未来一年幸运和福气的期待。
图源:小红书@HT_23456
有趣的是,因为在结冰时期,松花江中依旧会有很多小鱼游来游去,所以部分冰雕中也会有冰冻的鱼出现。
它们就是这个冬天的隐藏款。
图源:小红书@115386938
采冰节过后,采冰正式开始。
采冰工人们用专用的采冰切割机在封冻的冰面进行切合,将冰切为方形冰砖。
然后油锯工根据图纸的需求,
把冰砖切成小块。再把切割好的冰块一层层堆砌起来,拖到要雕刻冰雕的地方,开始码砖。
乐园中的城堡和大滑梯,就是这样一块一块码起来的。
更细致一些的,就要请匠人们出场,使用各种工具,将码起来的冰块雕成不同形状。
中国的第一座大型冰雕,是由杨世昌老先生制作的《工农兵群像》。
那时,人们还不熟悉冰雕艺术。
面对冰块,并不敢下手去雕刻,害怕刀刻之后冰块会碎掉、断掉、无法塑型。
图源:纪录片《冰建王国》
1963年12月,杨世昌与同事为第二届冰灯游园会制作大型冰雕《工农兵群像》。
但现在,几十年过去,匠人们对冰雕技艺的掌握早已炉火纯青,所使用的工具也从最开始简单的1-2种,变成了现在的多种多样:大铲、扁铲、尖刀、槽刀、月牙刀、棱锥等等,甚至还包括了电锯和吹风机。
冰雕的种类和美观程度也更加丰富。
有不附着于任何背景的圆雕:
图源:小红书@7477534513
在实体表面雕刻的浮雕、浅雕:
镂空浮雕背景的透雕:
图源:哈尔滨新闻网
如果在雕刻的过程,再由电工师傅们
在冰块中凿出灯槽,放入彩灯,就会形成更具备观赏性的冰灯。
图源:小红书@6800577351
每一座冰雕都由多个工种的数十个工人合力完成。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的冰雪艺术就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1989年,美国政府给中国文化部发来邀请函,邀请中国艺术家到怀俄明州参加冰雪艺术活动并进行指导工作。
中国派出杨世昌等三人,因为美国当时没有冰雪艺术,所以他们只能一边教一边做,在当地开了一个小型的冰灯游园会。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后来特意写信给杨世昌,感谢他们把冰雪艺术带去了美国。
03
龙腾冰雪
说到哈尔滨,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
地方很冷,人很朴实。
确实,这里的人并不善于宣传。
所以,在很多文旅局纷纷录制当地特色视频进行宣传时,哈尔滨文旅局只能弱弱地打出一句:
我姓哈,喝啊哈,五湖四海谁都夸!
正因如此,所以很多人对冰雕艺术,对冰雪大世界都不够了解,才造成了许许多多的误会,才有采冰工人在视频中流泪,说自己的辛苦和不易。
东北汉子,从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付出不被理解。
冰雕的美,世人皆能看见。
冰雕制造的难,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明白。
图源:纪录片《冰建王国》
虽然现在科技已www.czybx.com经十分发达,可以用专业的设备来切割和移动冰块,但采冰对工人们来说依旧十分危险。
采冰的机器只负责在冰块上画出一道道线,后续全靠人力开凿。
图源:纪录片《冰建王国》
因为冰雪大世界的建设时间短
(通常为15天左右)
,园区面积大,所以建设过程中的任务量也远超人们想象。在零下20-30的环境中,工人们常常都是两班倒,一干就是12个小时,平均每人每天要开凿出500平方米的冰块。
由于大部分时间都要站在漂移的冰块上,所以随时有落入冰水的风险。
冰块运送到工地中后,就要进行再一次的切割,打磨和运送,因为四处都是散落的冰屑,所以行人和开车都要格外小心。
图源:纪录片《冰建王国》
为了抵抗寒冷的天气,工人们只能喝酒取暖。
但雪地行走本就具有危险,酒后在冰上施工,出现伤亡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寒冷的环境、危险的工地、超负荷的工作。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工人都背负极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想要尽快完成,也想要尽善尽美。
为什么要来采冰?
为了冬天给家里多一份收入,也为了对这座城和这个冰雪王国的热爱。
图源:纪录片《冰建王国》
苦吗?当然苦。
但开园了,游客来了,心情就好了,所有的不愉快都变成了骄傲和自豪。
图源:纪录片《冰建王国》
一个月内,两次热搜,口碑翻转。靠的是什么呢?
真诚。
热情好客的哈尔滨人,想要把一切最好的都献给远道而来的朋友。
所以才有了冰雪大世界上的热气球,中央大街的鄂伦春族巡街,商场中的交响乐,摆盘的冻梨,加了糖的豆腐脑,和“你说不满意,我就退票”的冰雪大世界。
冰雕,是非遗,是技艺,是哈尔滨对所有客人们的一腔热情,也是中国打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冰雕会化,雪雕会融。
但文化和技艺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深刻和生动。
这一届冰雪大世界的主题www.czybx.com是:
龙腾冰雪,逐梦亚冬。
希望这座东北的小城,这门传承已久的技艺,都可以凭借这次机会,再次腾飞,
让人们感受到冰城的好,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
参考资料:
1、纪录片:《冰建王国》
2、科普大鳄:关于哈尔滨冰雕,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3、哈尔滨文旅:冰雪人物寻访⑨冰雕创始人杨世昌:冰雪艺术是哈尔滨的骄傲
#记录我的2024#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