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0 人社部:大力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参会记者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2024全国两会
昨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就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疾控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记者会上介绍,今年我国将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怀进鹏指出,“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在培养能力方面,要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优质教材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大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注重劳动习惯养成,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校内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教师队伍方面,要持续巩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
怀进鹏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要求教育系统在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学家,还需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更需要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去年年底毛入学率超过60%,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上、在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怀进鹏表示,要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要不断地下硬功夫、笨功夫,不走捷径、不取巧,愿意啃硬骨头,坚持人才长期培养的目标。同时将布局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特别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既是民生,更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我们有信心,将会坚定不移地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为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和先导力量。”怀进鹏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
房企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
对于房地产市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通报,住建部打算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的社区。“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干,干一个成一个,群众受益一个。”
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倪虹表示,2023年,面对个别房企资金链断裂、房地产市场调整等风险挑战,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抓好保交楼工作,实现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于房地产市场,我们不能光看短期,还要看中长期。”
倪虹说,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整转型,稳定市场任务依然艰巨。但是,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从全国城镇住房存量的更新改造需求看,房地产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尊重规律,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倪虹指出,下一步住建部将聚焦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这三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稳市场,城市政府要用好调控自主权。“现在已经充分赋予了城市调控自主权,城市政府就要扛起责任,要根据人口情况、供需情况以及保障需求,编制好、实施好住房发展规划,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防风险,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此,住建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地方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按照“一项目一方案”提出项目“白名单”,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目前,全国31个省份312个城市建立了这个机制,上报的“白名单”项目达到了6000多个。在这些项目中,82.8%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截至2月底,商业银行已经审批贷款超过2000亿元。
“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对于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促转型,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一手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手抓租赁型保障性住房供给,以“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方式,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等住房问题,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此外,倪//www.czybx.com虹还谈到,要下力气建设好房子。住房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
倪虹说,住建部将引导建筑师精心设计好户型,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也希望能够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倪虹表示:“在新模式下,我希望现在的房地产企业看到,今后拼的是高质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务。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谁能为群众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谁就能有发展,谁就能有未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
社保卡将逐步实现全国“一卡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今年就业市场开局良好,企业开工复产、农民工返岗流动平稳有序,求职招聘活跃度上升。
王晓萍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对保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有信心、有底气。同时,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部分劳动者就业面临一些困难问题,稳就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王晓萍说,人社部门将会同有关方面,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重点从全力稳定就业岗位、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全力提升就业技能、全力优化就业服务、全力保障重点群体五方面发力,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
稳岗位是稳就业的基础。今年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支持,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扶持力度,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潜力。同时,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充分发挥6900多家零工市场供需对接作用,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此外,还要全力提升就业技能,这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政府每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有效增加了技能劳动者供给。王晓萍表示,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了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了6000万人。但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数字型、创新型、//www.czybx.com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钳工、焊工、养老护理员等一线技工普遍短缺。要搭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改变技能人才发展的独木桥、天花板困境,增强年轻人学技能、进工厂的意愿。推动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全面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拓展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
社会保障卡是政府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王晓萍表示,目前全国98%的人有社会保障卡,9.7亿人领用了电子社保卡。2023年,电子社保卡全年服务151亿人次,社保卡涵盖政务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民生领域。人社部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实做细社保卡居民服务应用,推出更多数字应用场景,持续深化省级“一卡通”,大力推进区域“一卡通”,逐步实现全国“一卡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广泛的社保卡服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2021年5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表示,国家疾控局成立以来,推进系统重塑、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
王贺胜介绍,国家疾控局已在全国建成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不管哪个地方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能第一时间派出国家队支援。
比如,去年12月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后,甘肃和青海承建的3支国家队就立即赶到了灾区,协助和指导开展临时安置点的环境消杀、传染病监测、风险评估、饮用水监测等工作,助力实现灾后无大疫。
“我们还将新建5支国家队,并且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应急小分队,进一步提高传染病应对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国家疾控局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个小时。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所有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都具备了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的能力。
关于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传染病的防控,王贺胜介绍,目前,艾滋病、结核病、乙肝、丙肝、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都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5%以上,每年新报告感染者数、感染者病死率均呈下降趋势,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白熊资讯网行水平。
结核病的发病率稳步下降,成功治疗率保持在了90%以上,死亡率降至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麻疹、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的多种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针对记者提问的fhRPLpLap防范“X疾病fhRPLpLap”问题,王贺胜表示,国际社会对“X疾病”高度关注,所谓“X疾病”,并不代表某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由未知病原体引发可能导致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
“X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致命、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预测。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
王贺胜说,国家疾控局将坚持底线思维,认真总结借鉴新冠疫情的防控经验,会同相关部门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准备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的不确定性。
王贺胜表示,传染病流行没有国界,防范应对全球传染病大流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同行。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动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流行条约》缔结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修订,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文/本报记者高语阳董鑫统筹/刘晓雪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