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专家:杂技发展离不开道具的创研
【舞台艺术众家议】
杂技是表现人体极限的艺术,借助道具,这种极限又得到多维度的扩展。道具将杂技人的创意审美付诸实践,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当人体技巧走到极限,杂技艺术的高度可能就取决于作为创意落地的道具的设计程度。
技巧、道具、造型构成了杂技的基本元素,这三者的自身变化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形成这门艺术的内驱力,促使杂技艺术不断发展。如果说,杂技艺术地呈现着人类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杂技人对道具的开发、使用、改进与革新中,这种勇气和智慧的体现则更为具体而鲜明。
创新研发道具,赋予了杂技崭新的形式。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节目蔚为大观。按照技巧样式和表演形式分为平衡类、翻腾类、柔韧类、攀缘类、操持类等五种节目类型,几乎每一种类型都需要道具加持。尤其是翻腾类、攀缘类和操持类,适当的道具加入、不同的道具组合,都为单纯的技巧带来了更为丰富灵动的表现空间。
比如山东省杂技团的原创杂技节目《蹬鼓》,就由山东杂技传统绝活“蹬技”发展而来。之前的蹬技主要是蹬桌椅,创新求变后出现了蹬鼓,大鼓、长鼓、手打鼓都成为展现蹬技的载体,在技巧性和观赏性上令人耳目一新。以www.czybx.com此为基础,山东省杂技团进一步编排,蹬鼓动作又添加二节360度、720度传鼓,三节跑鼓等,高难度技巧组合配以队形的灵活变换,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的表现力。
又如上海杂技团的“大跳板”本属舶来品,而“蹬人”则是中国蹬技的传统表演内容,经程海宝和潘素梅两位主要杂技演员的精心琢磨和大胆尝试,两个节目合二为一成为全新的《跳板蹬人》节目。节目通过底部跳板和高空座椅的道具组合,将“蹬人”和“尖子”两对高难度技巧做了出神入化的嵌入衔接,以全新的表演结构拓展了表演空间,完美展现了节目气势宏大又细致入微的风格特点。《跳板蹬人》节目获得第25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
由道具的创新而带动技艺的创新,能够实现杂技节目的全面突破。如中国杂技团创作的节目《九级浪》,就在道具要素上动足了脑筋。节目以传统“杆技”为基础,将原先单一静止的杆子,做了从数量到状态等多重维度的设计开发:不仅出现单杆、双杆、三杆,在静止之外,还有上下、左白熊资讯网右、前后等不同方向的多样化运动。这样的设计开创性www.czybx.com地在舞台上构建出三围交汇的几何角,并利用三角关系的稳定性实现了道具的摇摆、起伏与旋转,为节目的整体呈现辟出开阔空间,形成了演员技术展示的坚实框架。
杂技是表现人体极限的艺术,借助道具,这种极限又得到多维度的扩展。道具将杂技人的创意审美付诸实践,在杂技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可能仅次于人体技巧。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当人体技巧走到极限,杂技艺术的高度可能就取决于作为创意落地的道具的设计程度。
21世纪以来,人们在杂技艺术发展道路上不懈追求、多方探索,创作规律渐趋明晰,杂技剧应运而生。杂技剧容纳的角色故事和思想意蕴更为丰富,涵盖的综合艺术元素更为广泛,技术要求更高,道具在其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一台杂技剧的审美价值,离不开道具的有机构造。道具的每一设计均需进行多方位的考量。首先,应是出于剧情的需要,而不是以炫技为目的的突兀存在;应是当时当地戏剧假定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能游离于故事走向和角色逻辑之外。其白熊资讯网次,要满足演员的需要:配合技术动作展示是道具最基本的功能,而让演员在技术表演之外还能借助道具展开细腻的戏剧表演,使人与物共同成为戏剧情境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则是道具的最高理想。
成功的杂技剧道具设计应使道具本身融于剧情之中,并为技巧提供展示空间,实现“技”与“剧”的融合。如杂技剧《战上海》将传统的绳梯改造为解放军攻坚武器,在舞台营造出“软梯攻城”的壮观景象,表现了战士们冲锋陷阵的热血无畏;为了具象化展示解放军夺取上海电厂的过程,节目对蹦床进行改造,给演员加上高空威亚,展现了解放军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勇猛果敢。杂技剧《天山雪》更加重视道具设计,在创作中同步开展戏剧策划和节目设计,将道具环节前置到创作之初,重新审视杂技各元素,大大激发了艺术想象力。该剧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达瓦孜(高空走索)运用到“峭壁修路”情节中,再现军民建设边疆的无私奉献;为形象刻画出新疆棉花丰收带来的喜悦之情,将蹦床节目从静止www.czybx.com改为移动,用抬蹦床助力演员高跳入云……由此,实现了技巧与剧情紧密贴合,道具与人物浑然一体,杂技与戏剧互生共长。
杂技艺术延续三千多年,至今生机勃勃并越发多姿多彩,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从未停下求新求变的步伐。杂技的技巧与道具一直依据各自的个性和原理无穷生发,在创作者的审美调度下,与时代和社会形成有效呼应。当下,科技发展为杂技的道具研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道具研发与科技成果尚未形成有效联动,艺术创意的生产环节与高科技研发、实业制造之间缺乏直接可行的引入渠道,造成国内许多院团的道具装备和杂技演出场地的硬件装置都还相对滞后。如何推动科技生产力尽快应用于国内杂技舞台,满足杂技艺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国杂技演艺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在多方面持续努力。
艺术之路永无止境。我们要用更加开放的心态与思维,去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方法,敏于发现、善于引导、巧于转化,更加广泛而紧密地联系不同学科、不同艺术门类、不同产业,辩证整合我们的艺术生产力,综合提升杂技舞台的艺术表现力,用杂技的美学呈现更多思想精深、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精品佳作。
(作者:俞亦纲,系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