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 公共场合孩子哭闹如何解
近年来,因孩子在飞机、高铁等公共场合哭、闹引发的冲突频发。上月末,一则“两名陌生女子将1岁幼童关进飞机卫生间立规矩”的视频引发热议;本月初,一男子高铁上被后座孩子一路又敲又吵,忍无可忍怒怼后座家长的视频登上热搜……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公共场合孩子哭闹,到底该怎么办?
过激应对欠妥
旅客发出的视频截图显示 1岁多幼童被2名旅客带入飞机厕所内“立规矩”/来自网络
幼童:阿姨,找奶奶……
一位旅客:不哭了就可以出去,你是听得懂的乖宝宝,不哭了,不哭了就可以出去。不哭了,阿姨带你找奶奶。听到没?
另一位旅客:把嘴巴闭起来!别哭!
这是发生在8月24日一架贵阳飞上海飞机上的一幕,两位旅客因忍受不了1岁多幼童的哭闹,将孩子带入飞机厕所内“立规矩”,孩子奶奶被关在门外。事后,这两位旅客之一将未打码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热议。吉祥航空8月26日就此事回应称,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得到其祖母的同意,并称已与幼童母亲电话沟通,对方对两名旅客在机上提供协助的行为表示理解。
吉祥航空发布的情况说明/来自网络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顾问樊百乐认为,即使在家长“同意”、“理解”的情况下,这一行为也欠妥。首先,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你允许做某一件事情,不代表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被赋予合法的外衣了。第二,面对公共场合小孩的所谓的侵扰行为,大家也应该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去做,作为一个成年人,哪些事情是你必须要接受、忍受的,而不是说拿所谓合法权利的外衣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旅客发出的视频配文/来自网络
在樊百乐看来,这两位旅客涉嫌违法。首先,违反了《民法》,因为他们对这个小孩的人身自由、心理,甚至身体的健康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这是一个典型的侵权行为。第二,从《治安管理处罚法》上来说,也是非常有可能构成关于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这方面的行为。还有,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景,是在一个飞行的密闭的航空器当中,对于其他的乘客和飞行安全、秩序来说都是一种侵扰。据说是孩子的奶奶同意了这一点,事后孩子的家长表示理解,那么这两个成年人所做的这一切法律性质,我个人认为不会有改变。原因是虽然家长是这个孩子的监护人,监护人是享有对这个孩子一定的权利的,但是这个权利并不是没有边界的,边界是在于你不能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旅客发出的视频配文/来自网络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镇胜指出,旅客在网上发布传播这一视频的行为也涉嫌侵权。他们拍摄了这个视频,而且被传播出来了,这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甚至对他们的家人白熊资讯网的伤害可能会大于事情的本身人的肖像权,还有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轻易这样去传播,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一男子因后座孩子持续吵闹怒怼后座家长/来自农民频道官微
男乘客:我在前面我忍了一路了,一会儿敲一会儿喊一会儿嚷的。你这么教孩子吗?
孩子母亲:你家没有孩子呀?
男乘客:有没有孩子?你这么教孩子呀?
孩子母亲:我们没说吗?
男乘客:你从来就没说!又唱歌又跳舞的。
这是发生在9月初吉林的一趟高铁列车上的一幕,一男子因后座孩子持续又敲又吵,忍无可忍怒怼后座家长。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在公众场所享受到安静和舒适的环境,而小孩的哭闹确确实实有可能干扰这种环境,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小孩由于心智发展的限制,可能确实无法像成年人这样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应该承担起主体的责任,帮助小孩学会在公众场所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他乘客尽量通过友好的方式跟家长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这种方式。
教+养=教养
带孩子乘高铁出行的旅客/记者拍摄
暑期已经过去,但无论是地铁、高铁等公共场合,带孩子出行的家长并不少。为了减少孩子出行期间的不适、哭闹,大部分家长都各有妙招。
在北京开往呼和浩特的高铁车厢里,5岁的乐乐正在看短视频,他已经能明确表达自己乘车的感受。“坐高铁舒服倒是舒服,就是太快了,我有点头晕。会看电视、打游戏或者是玩之类的。”乐乐说。
5岁的乐乐端坐在高铁上看小视频/记者拍摄
7岁的浩浩则感觉乘车过程十分无聊,为此,他的父母根据他的喜好,提前做足了准备。浩浩表示,自己乘车时感到无聊了就会看风景、吃东西、听音乐。浩浩的母亲说,出门前会提前下载点故事,给孩子听故事特别管用,或者看看书,看看一路的风景,尤其是当爸爸同行的时候,孩子更不敢闹腾。“调皮时候,我就会说他,他就听话多一点。”浩浩父亲说。
乘车中哭闹的孩子/记者拍摄
不过孩子们哭闹的情况却也不少。上午11:22,G2465次列车停靠在清河站,2、3岁的男童哭闹不肯上车,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3位家长分工合作,父亲和祖母前往放置行李,母亲在车厢连接处安抚孩子,但孩子并未停止哭闹,此后,孩子父亲又前来安抚,直到孩子停止哭闹才带回座位。
“小朋友出门不能哭不能闹,人家不喜欢,对不对?”看到其他孩子哭闹,来自张家口的蒋女士趁机引导自家孩子在公共场所不要哭闹,她家的孩子快2岁5个月了,在车里偶尔会有哭闹的行为,她没办法,只能把手机给孩子看。“去近的地方还好,远的地方带不出来,她会闹,影响到别人,咱也不踏实。”
其女士的儿子正趴在座位上玩耍/记者拍摄
车厢里,一位2岁半的小男孩儿不断发出一些声响,他的母亲其女士说,来北京的高铁上更是因为孩子哭闹几乎全程在车厢连接处哄孩子。“带着绘本,或者是再哄他一下。我都不跟他说让他小声点啥的,我就说你想干啥?你哪不舒服了?你咋了?他才跟你说,你要是说‘安静,你坐下’,他可能会觉得妈妈批评我了,我反倒不想配合你了。我现在就有点担心他会吵到别人。3岁以前,我觉得他听不太懂,只能拿别的东西来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比如给他看书之类的,他可能会安静一些。但刚开始(坐高铁)他不适应,来的时候,我们全程都在那个过道里面站着,一个半小时都在外头,担心他会吵到别人。”
旅客发出的视频截图显示 1岁多幼童被2名旅客带入飞机厕所内“立规矩”/来自网络
北京市心启航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心理咨询师马骋分析,孩子出现哭闹可能是白熊资讯网由于多种原因,如生理不适、对封闭环境的恐惧,被大人情绪影响等。
在马骋看来,孩子哭闹后,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主动承担起安抚责任,不应随意假手他人,更不能像8月24日的那趟航班上,将1岁多女孩交给2个陌生人,并被关到更狭小的封闭空间中“说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创伤。由于孩子被人训斥了,而且新闻上说这个教育奏效了,她全程在飞机上都没有敢再大声的哭闹,看起来是一个好的行为表现,但孩子在这个阶段,如果说一味地被大人的训斥所驯服,那这个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社交的回避,她会非常害羞,不敢去尝试,会四处小心翼翼,非常害怕别人的评价。
网友发布的带孩子坐飞机视频,用图书、玩具安抚孩子/来自网络
面对公共场所内孩子的哭闹,如何更科学、健康、有效地处理?她建议,监护人可分年龄段对症下药。作为监护人来讲,第一时间就是要先思考孩子(哭闹)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他是害怕的话,监护人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能去安抚他。对小宝宝来说,飞行前的准备特别重要,结合他的性格特点,他每一天的生理规律及时带一些比如说安抚的玩具、奶瓶等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准备。第二,家长、司乘人员是可以安抚一下旅客,跟大家解释一下,可www.czybx.com能孩子会哭闹。如果说这个孩子当时的情绪很严重,司乘人员是否能判断,可以专业的医疗团队,甚至是相关的专业人员及时联系。
同理心、忍耐度、边界感、求助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车厢等公共场合哭闹的孩子,其他乘客大都选择忍耐。“忍嘛,太吵了我就自己就去一边待一会儿,我一般不会去制止,我觉得能理解,因为孩子比较小,他们的认知可能还不到,尽量还是家长稍微注意一点,毕竟公共场合。”“毕竟都在外面,就是相互理解嘛。”乘客们说。
作为公共场合的其他成员,面对孩子哭闹只能忍耐吗?马骋建议,孩子哭闹已经较严重影响到其他人,可优先选择在平和的状态下与孩子家长建立沟通。
抱孩子乘坐高铁的家长/记者拍摄
在地铁西直门站,3岁孩子的母亲兰女士独自带儿子出行,孩子不时大声吵嚷,她无奈地说,孩子有时候会闹,发出声响,唱歌、说话。之前就有过乘客跟她反馈这种情况。“你要路远的话,有的乘客人家觉得太吵了,确实就是太吵了。我只能给(孩子)点吃的,或者是给他看一些音视频类的东西。感觉特别累,因为跟孩子说一两回行,说次数多了他就不配合了,因为他这个年纪还是听不进去话。我会备一些小糖果类的送给其他乘客,就只能口头道歉了,目前没遇到过乘客不乐意的,都还是比较能理解的。”兰女士说。
带孩子乘坐地铁的乘客/记者拍摄
地铁乘客陈女士说,坐车时遇到哭闹的孩子大都可以理解,因为自己家也有小孩,所以她觉得小孩子(哭闹)也是比较正常。这个时候家长可能就应该跟孩子约束一下坐车的规则,提前要告知孩子,这个还是要家长自己来完成的,外人毕竟是没有办法干预的。
带孩子排队进展的家长/记者拍摄
为了避免影响到后排的孩子,前排乘客杨女士在调整座椅靠背时提前与后排家长沟通,家长很快配合。杨女士感慨道,只要孩子不要大吵、一直哭闹,就都可以接受。如果实在无法忍受,她会跟孩子家长沟通,家长都会比较理解,让小孩小声一点,哄一下小孩。“我觉得现在的家长还有小朋友的素质其实都挺高的。”
采访中,大部分市民乘客表示,在与哭闹孩子家长沟通时,大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没有遇到过(家长)不配合的。上一次当时是在广州去雷州的路上,前面的女士带着她的小孩,后面小孩突然就开始闹,一直叫,不停地唱歌、拍手,都已经10分钟了,我想她肯定会持续尖叫,我有点受不了了,我们就(跟孩子家长)说要小声一点,因为我们需要休息。整个列车上都很安静,只有她的小孩在那里叫,(家长)还是挺配合的,就哄了她的小孩,就安静了。”“我见过有些乘客确实会去说,别让孩子太吵。家长基本上都会去制止孩子(吵闹)。”
构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
马骋说,如确实出现沟通无果等情况,可及时就近就便向相关工作人员寻求专业帮助。作为旅客来讲,最合理的方式真的是把司乘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叫过来说,“这个孩子大吵大闹,我其实尝试忍了,他的家长刚才怎么怎么样,您是不是可以给他提供一些您专业的意见”,公共交通工具承运方等有责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来自网络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截图/来自网络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导则》倡议火车等移动空间可在卫生间内配置折叠的婴儿整理台,在无障碍洗手间或车厢等适当位置灵活安排哺乳空间。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公共场所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运营方有责任准备相应的预案,并进行的人员培训。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相关的运营负责人,也应该提前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设置儿童专区、安抚工具、儿童座椅,甚至对于相关的员工,比如说空姐有专门的措施和应急预案,找一些幼儿专家、心理学专家,可以找到一些通用的解决方案,快速让小孩安抚情绪,停止哭闹,工作人员更好地去安抚周边的乘客,保证良好的这种乘机和乘车秩序。
一些航空公司为孩子准备的画具、机上娱乐等/来自网络
面对这些在公共场合哭闹的孩子,飞机、高铁的乘务员、地铁工作人员等运营单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英国一家航空顾问公司从1999年开始,每年开展全球乘客满意度调查和“世界航空大奖”评选活动。其中,“最适合家庭出行的航司”一项的评估标准就包括:提供家庭座位、儿童餐、儿童便利设施、玩具和活动包、儿童专用机上娱乐,以及旅行期间地勤人员和机组人员的服务协助标准等,其中,2024年全球最适合家庭出行的航空公司为英国航空,他们为家庭提供婴儿车、增高座椅、儿童娱乐内容等。
航空业内人士刘先生则白熊资讯网表示,航空飞行的机舱有别于其他公共空间,孩子哭闹对全球民航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国内短途飞行的航班有一个50分钟的限制,在这段时间中是不能提供任何服务的,它是一个严格的航空安全标准。除此之外,后仓的4个乘务员负责热饭要发餐、发水、回收餐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没有办法协助抱孩子,但是乘务员一定会关注到孩子哭闹,以及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果机上有一些无陪儿童,乘务员是必须要去关注到。但是如果有家长或有监护人在身边,乘务员就会提醒监护人去帮助解决,如果监护人没有办法管孩子的情况下,乘务员会介入。他提示家长,飞行途中,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孩子喂水、喂食,因为在飞机上非常容易呛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建议,带孩子乘机出行的家长在出行前可与执飞航空公司取得联系,了解机型、舱压等信息,获取专业建议,并提前报备有孩子同行。
京张高铁列车上为儿童旅客准备的服务备品/记者拍摄
京张高铁列车长杜薪敏说,为孩子乘车准备了服务备品,包括为10个月到1岁半的婴幼儿准备了充气安睡床等。同时,列车上也准备一些儿童的小画板,方便乘务员找到重点旅客的挂饰,还有小猫咪的图案创可贴,小贴纸,动物小百科图书,小拼图等。每趟高铁列车都会设计一个无障碍卫生间,也叫母婴室,里面有个婴儿护理台,专门给小一点的宝宝换尿布。
京张高铁列车上的无障碍卫生间,也是母婴室/记者拍摄
她说,在暑运、春运等出行高峰,车厢内低龄乘客比例最高可能达到四成,确实可能会出现因孩子哭闹等引发的矛盾。作为乘务员,她表示,一定要跟旅客、家长之间都做好沟通,包括安抚前后排的旅客。乘务员也会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耳塞,在车内有空余坐席的情况下,可以帮旅客协调更换坐席。同时,跟孩子沟通,用车上准备的服务备品,帮家长哄一哄小朋友。
京张高铁列车上为旅客准备的耳塞/记者拍摄
考虑到高铁列车时速较快,还可能经过一些隧道,乘客尤其是一些低龄乘客可能会感到耳部不适,她和同事还自创了一套耳鸣操,在列车上教乘客。耳鸣操就是有揉耳朵突出的一个小骨头的部分,先是顺时针去揉一个8拍,逆时针再揉一个8拍,还有一个就是手放到耳洞里面,左右旋转向外提出,左右旋转向外提出,基本上是6节,每节车厢的电视里也会循环播放。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无障碍卫生间中的母婴设施/记者拍摄
截至目前,北京地铁有近300座车站有母婴设施。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区副站区长虞杨介绍,北京地铁部分车站设有母婴室,大部分车站都会在无障碍卫生间设有母婴设施,方便哄孩子。儿童在车厢里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找到车厢的乘务管理员,他会通知就近的车站随时做好准备,协助解决,如果有需要的话,地铁方面也会跟公安随时保持沟通,及时解决站内的突发情况。
北京地铁10号线内的乘坐扶梯提示标识/记者拍摄
虞杨提示带孩子乘坐地铁的乘客,从进站同行的监护人一定要看护好小朋友,尤其是乘坐电梯的时候,不要在扶梯上有跑跳的这种危险动作,尤其是进入直梯车厢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解开防走失绳,以免发生危险。过闸机的时候,不足1.3米的儿童一定要站在大人的身前一起通过,不要跑着冲过闸机通道,或者是从闸机的缝隙中钻过,以免发生危险,乘车的过程中不要倚靠屏蔽门,不要追跑、打闹,以免发生危险。
北京地铁国贸站内防走失绳危险提示标识/记者拍摄
谁该被“立规矩”?
在去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开展的一项关于如何看待孩子在高铁吵闹的态度调查显示,对于孩子在高铁吵闹的行为,78.8%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自觉管束好孩子,尽量不给其他乘客带来太多干扰。同时,44.6%的受访者认为婴幼白熊资讯网儿哭闹是天性使然,社会应对孩子多一点包容;42.4%的受访者表示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别对过去的自己那么苛刻;40.3%的受访者认为个别“熊孩子”打闹影响乘客,但不“熊”的孩子不应遭遇冷眼。在遇到孩子吵闹时,65.5%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时可友善提醒家长,但要避免言行过激;50.1%的受访者偏向乘务员求助,请乘务人员出面处理;41.2%的受访者建议准备好耳机、耳塞等物品,减少被干扰几率。超半数以上受访者建议家长应提前准备可以安抚孩子的物品,并加强孩子的社交礼仪教育。
关于孩子在高铁吵闹行为的不同看法调查/来自网络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顾问樊百乐建议,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细化。一方面,需要立法,不断有一些细则上的东西来给予更为明确的指导。第二,有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大家能够认识到具体的场景下,到底应该怎么做。空乘人员、高铁上的相关工作人员,他们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是应该进行更为系统和更为明晰的培训和细化的。
家长带孩子出行/记者拍摄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认为,孩子的表现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如果未尽到相应的责任、义务,可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他指出,可以加大对家长的约束和规范,对于在公共场合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孩子造成了对别人的影响,如果有故意和放纵怂恿,甚至因此对别人提出的异议出现言语冲突、肢体冲突,家长应该被加大处罚,这个可以在立法上、在执法上进行修订。监护人应该承担给别人造成侵害的法律后果的承担责任,如赔礼道歉、损失赔偿。
协力“童”行
孩子哭闹的行为再正常不过,但公共空间并非私人领地。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也是孩子的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提前做好准备,了解孩子需求,及时安抚教育,缺一不可,更应慎重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假手陌生人。作为公共空间的其他成员,同理心、忍耐度、边界感、求助力也不可少,给孩子、家长多一些包容,可与家长合理有效沟通,或及时求助司乘人员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飞机乘务员帮助旅客照看孩子/来自海航|首都航空订阅号
同时,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应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为他们准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工作人员也应加强相关专业培训以科学应对,维护公共场合秩序。
文明舒适、安全有序的公共空间的形成并非任何一方单独的责任,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公共秩序意识是从小更是长期的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因年龄小就听之任之,只有家庭、社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关爱,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才能共同促进孩子们公共秩序意识的形成。
记 者 朱艳婷 编 辑 王琛琛 主 编 程 艳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2024-09-07 公共场合孩子哭闹如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