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于近日择机发射
昨天(8日)下午,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任务组织了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此次合练结束后,标志着全区各系统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
此次是除“点火发射”之外,参试测控通信系统最多、最全的一次综合模拟演练,也是发射前最后一次合练。主要针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发射入轨阶段各项工作进行检验。北京飞控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场站实施联调联控,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练中,参试各系统严密组织,各级指挥员口令准确,技术人员操作熟练,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密切,确保了各项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预测,发射当天天气情况满足发射要求,此次合练结束后,标志着全区各系统具备执行发射任务条件,后续将完成加注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新一代指挥显示系白熊资讯网统为发射提供信息支撑
5月7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平稳转运至发射区。
在昨天结束的全区合练中,新上线的跨平台指挥显示系统,为指挥员判断火箭飞行状态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支撑。
航天发射指挥显示系统可以实现火箭的测试发射进程、测控设备跟踪、各大保障系统工作情况、通信链路状况以及气象实况等信息的实时显示,是火箭发射指挥决策的中枢。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工程师 李文超:火箭在飞行过程中,地面的跟踪设备以及火箭自身会向中心传输海量的实时数据,我们的工作就是解读、处理、运用这些数据,把它们转换成可视化的信息,简洁精准地展示火箭飞行态势,为指挥员迅速准确地判断火箭的飞行状态提供信息支撑。
近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发射任务呈现运载器和载荷型号多样、多发不同周期任务并行开展、设备人员分布分散等特点。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指控中心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科研团队,积极推动新一代指挥显示系统研发,实现了移动跨平台的火箭飞行态势展示和辅助决策等功能。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中心技术室主任 李庆亮:我们大胆进行了多项的技术创新,比如,把遥测图像(火箭上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融合到系统中来,另外,通过专家系统自动化评估测量设备的跟踪情况,采取网云化手段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技术创新让指挥员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信息展示更简洁,但蕴含的内容更丰富,能够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
长征七号遥五火箭将托举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发航天器,将为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提供6个月的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以及开展多种空间应用领域提供物资保障。
负责托举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此前已经完成天舟一号到天舟三号三次发射任务。与天舟三号任务相比,此次天舟四号任务的火箭测试发射流程由原来的35天缩短为27天。通过优化设计和流程,有效提高火箭执行发射任务的适应性。
航天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副主任设计师 沈丹:主要测发流程的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箭上的一些惯性器件,在总测现场测试好以后就直接安装到箭体上,随着箭体海运到文昌发射场。这样的好处就是,到发射场的安装和测试的时间就不再占用了。再一个就是,在加注过程中,以往的是煤油加注后进行液氧的加注,这两个是完全串联的流程。那么这次在液氧加注之前的遇冷阶段,煤油仍旧在加注,就使得整个原来的串行流程得到了压缩。煤油在箭体里边存CtlCdVEac放的时间越短,它的温度上升就越小,推进剂的品质也就更好。
发射任务中,要实现货运飞船与www.czybx.com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需要将货运飞船精确推送至天和核心舱所在的空间轨道面,这就要求火箭必须按照预定时间,毫秒不差点火升空。为了更好地适应故障情况,提高火箭按时发射的能力,此次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就利用迭代制导的算法扩展发射窗口。
航天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副主任设计师 沈丹:即使与标准的起飞时刻偏差了两分钟以内,在空中它会自己去寻找一条合适的路线,使得我们与空间站相遇,还是按照工程总体要求的既定时刻和空间位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首次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导航接收的第一优先级。
航天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副主任设计师 沈丹:也就是说火箭起飞以后,导航都是优先由北斗来提供。我们也对这项更改进行了充分的测试。评估还是很可靠的。此外导航的接收也是可以切换的,在某一款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满足实时要求的时候,它还可以自动切换为其他的系统,保证飞行是可靠的。
火箭发动机系统方面,YF-100和YF-115也完成了多项工艺和技术改进,提高了动力系统可靠度,也使得火箭更加安全。
通信团队:火箭飞行时连接地面的唯一纽带
发射在即,还有一支忙碌在一线的队伍,就是航天发射工程中的通信团队。作为火箭飞行过程中跟地面连接的唯一纽带,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信机房里,电源岗位负责人曾慧青端坐在显示器前全神贯注。她所在的岗位相当于通信系统的“心脏”,主要职责是保障通信信息中心设备供电不间断。
文昌通信站电源岗位负责人 曾慧青:从口令下达到CtlCdVEac人员操作,每一个步骤我们都进行了规范。航天发射任务,语音指挥、卫星图像、频率信号、气象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都要依靠我们通信线路。
胡保凯是文昌通信站线路维护员,通常巡视一圈线路需要走四个多小时。一身CtlCdVEac“海岛黑”,让二十多岁的胡保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不少。
文昌通信站线路维护员 胡保凯:不管夏天有多热,我们都在线路上,虽然不在发射现场,但火箭升空的时候我也感到非常自豪。
这支通信团队认真总结了各种型号火箭任务的信息变化,修订完善方案预案,优化处置流程,根据火箭通信保障特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技术状态变化识别和风险分析,针对性地开展机线整修和全网病毒查杀,深入进行设备巡检,完成上百次通信线电路的测试。
文昌通信站网络维护技师 王刚:要查看火箭发射过程中网管是否告警,密切监视设备及链路状态,观察网络流量是否正常,时刻关注是否有病毒或网络攻击事件,万无一失、圆满成功是我们唯一的选项。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