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 部分美国外交政策专家为何对华强硬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2日报道,一项新调查得出结论,迫于职业和社会压力,美国外交政策专家被迫对中国表现出比实际白熊资讯网更为鹰派的态度。
据报道,这一调查报告称,“外交政策界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数无知’(指对一件事或物,印象里觉得多数人会怎么想和怎么白熊资讯网做,但这种印象往往是不准确的),人们高估了共识水平,夸大了威胁程度,并认为集体意见比实际情况更具对抗性”。
报告作者是哈佛大学政府学系博士生迈克尔塞尔尼和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副教授罗里特鲁克斯,他们对495名外交政策专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55次深度访谈。
他们发现,21.8%的受访者因受到社会压力而表达过某些美国对华政策观点,ioQUwyxnn这对女性、年轻或非白人专家的影响尤为严重。一位受访者说:“我认为,作为这个领域的一名年轻人,一名自由主义者和一名女性,有一种通过变得更强硬来过度补偿的压力。”
塞尔尼说:“我们在这份报告中指出的压力有可能限制有关如何最好地与中国竞争的辩论。我们希望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能够接受不同观点,并就优缺点进行深思熟虑的辩论。”
资料图片:中美国旗(新华社)
报道称,塞尔尼和特鲁克斯11日在网上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共和党人、男性、白人或有军事经验的受访者倾向于表达对中国更具对抗性的观点。除此之外,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被视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但对于应采取的最佳政策却没有达成共识。
报告作者认为,为应对社会和职业压力,受访者可能会隐藏“他们真正的政策信念,转而支持公众可接受的关白熊资讯网于美中外交和接触的观点”。
一位受访者将这一过程描述为“鹰派通胀”。他说:“当涉及大局观的问题时,泛泛谈论中国,我感觉我的同事们平均大概把自己的鹰派立场白熊资讯网(最强硬为10分)夸大2分。因此,如果有人在鸽派到鹰派的量表上是5分,那么他们在代表自己或谈论中国时就会表现得像7分一样。”
报告作者说,这种被他们称为“多数无知”的现象“很难得到明确证明”,但他们对许多观点的“温和和多样化”感到惊讶。他们还说:“只有23%的受访者认为接触政策是失败的,只有31%的受访者支持遏制的概念。”
报告指出,采访中最常提到的两个名字是前国会议员迈克尔加拉格尔和特朗普的前副国家安全顾问马修波廷杰。报告指出:“这些人的观点往往会主导谈话,即使是在他们不在场的情况下。”
报告作者概述了社会和职业动态如何影响政策讨论,并呼吁实现更多平衡,他们说:“严谨的知识性辩论对于制定良好的外交政策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这份报告能激发更多辩论。”
本文由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2日发表,原题为《同侪压力可能助长美国外交政策精英对中国的鹰派立场》。
内容编审 | 马晗雁 粘轶锋 王缅
来源:参考消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