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探究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围脖”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李沐子 于瓅
打开中国地图,西北部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低地——塔里木盆地十分醒目,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就横卧其中。
千百年来,沙漠随风向变化不断侵蚀绿洲,如何固沙治沙、锁住沙漠是新疆最大的生态课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锁边”工程尤为关键,在沙漠边缘建设一条绿色屏障,以阻挡沙漠的侵袭和流沙的进一步扩散,保护绿洲和人类活动区域。
在新疆即将进入冬季极寒之际,记者踏上这片常年受风沙侵扰的土地,探寻“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背后的故事。
就在一个月前,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棵玫瑰花苗在于田县植入沙土,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终于完成了它的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这也意味着在沙漠南缘、东南缘,长达2www.czybx.com85公里的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工程,历时一年宣告“合龙”。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要治沙?如何“锁边”?会对当地群众生活、全球生态带来哪些变化?还需要做什么?我们一路采访一路探究。
5-7月的于田县。受访者供图
沙漠锁边,来之不易的“绿色屏障”
仲冬时节,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和田地区于田县以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已被零星白雪点缀,金黄沙丘与斑驳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冬日沙漠的独特风情。
冬日阳光照耀下,沙粒如钻石般闪耀,却轻盈异常,风起沙扬,在沙面留下道道沙浪。我们置身一望无垠的沙漠,阳光虽明媚,寒风却刺骨。停留短短十余分钟,脸上被风刮得疼痛异常,酥麻感在脸颊处弥漫。
放眼望去,冬日的沙漠不见一丝绿色,但连片“冬眠”的植被,似乎在诉说这片沙漠的不同寻常。
作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之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治沙工作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博弈过程。历史上,由于风沙危害,一些村庄不得不进行搬迁。
位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一句顺口溜:“和田人民真辛苦,一天要吃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政府退休干部塞地木沙在这片土地已生活73年。
记者与塞地木沙父子一家,在家门前合影
“过去,我们家乡常年刮黑风沙,沙子会穿过窗缝和门缝进入房屋,稍不注意就爬满桌椅面、床铺和灶台,遍布房屋的各个角落。”塞地木沙仍记得,通往县城的道路常被沙尘淹没,难辨方向,城市之间的联系几乎被风沙阻断。沙尘暴会不分季节、不分时间到访。时至今日,他依然无法忘记,沙尘暴来时,嘴巴鼻子,甚至是耳朵里,沙尘逗留堵塞带来的异样感。
那个年代,“沙进人退”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开始植树造林恢复生态、防沙治沙。
“锁边”工程是其中重要一环,随之开始,要在沙漠边缘筑起绿色屏障。历经40多年努力,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完成“锁边”。
万花园道路两边的玫瑰花苗。于瓅 摄
12月中旬,记者跟随于田县林草工作人员,驾车行驶在有“中国版66号公路”之称的西莎线,也就是“国道315”上,两车道的柏油路干净无沙,能见度极好,两旁被覆盖上植被,继续往东可到达万花园防沙治沙示范区,这里也是“锁边”合龙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的区域。
中途经过曾被沙漠侵袭严重的奥依托格拉克乡。如今,道路两边是紧密林立的新疆杨,往里延伸是种满冬麦、核桃树、桃树等经济作物的农田,路边砖房一间紧挨着一间,家门口是连排新疆杨和葡萄架。其中就有塞地木沙的家,他指着自家房屋说,以前这里就是沙漠,现在沙漠zKODLP离我们越来越远,“如今的新疆春夏秋很绿,很甜蜜。”
离开奥依托格拉克乡,车辆很快进入沙漠区域,十余分钟后,于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东辉指着道路两边多条整齐排列的滴灌线说:“滴灌边上那些就是玫瑰花苗,共2000亩。”
这仅是万花园的一角,这片区域规划种植玫瑰花、粮食、药材、红柳、梭梭等生物治沙植物外,还规划了工程固沙和光伏治沙区域,这是采取的3种主要治沙方式。这里只是于田县整体治沙规划的缩影。
离开万花园,随车来到介于县城与奥依托格拉克乡中间的沙漠腹地,江东辉带着记者登上于田县防火检测台,成片的梭梭和红柳,几乎一眼望不到头,“这是我们多年治沙的成果,全县通过发展红柳、梭梭等生物治沙面积达到21.4万亩。”
他说,梭梭看似不起眼,但靠着它,于田县已接种肉苁蓉18.6万亩,惠及4520户16335人,人均年增收2300元以上。
5-7月的于田县。受访者供图
接续治沙,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
今年42岁的吾加布拉赛迪,是于田县也斯尤里洪管护站站长。
每天上午9时30分,他会带上铡刀、砍土曼、铁锹、口罩、手套等治沙工具,以及装满热水的水壶和中午要吃的馕,开车前往集合点,与护林员和当地农民约四五十人一同前往治沙点。
吾加布拉赛迪与护林员、当地百姓一起制作高立式沙障。于瓅 摄
吾加布拉赛迪说自己选择做护林员,父亲塞地木沙义对自己的影响最大。
从小受风沙所苦,塞地木沙义无反顾地投入治沙行动。那会,他会经常带上年幼的吾加布拉赛迪,希望能将治沙这个念头,深深种在少年的心里。
孩童时的吾加布拉赛迪跟着父亲治沙时,问过父亲:“爸爸,你太辛苦了,不种这个树行不行?”父亲会说:“不行,我们必须把防护林种起来,如果道路和家被沙漠侵占,我们怎么办?”
或许,因为坐在拖拉机后座,看着父亲高大的背影,阻挡着从前方吹来的风沙,吾加布拉赛迪体会到了祖辈父辈治沙的决心。于是21岁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工作初期,面对近在咫尺,拔地而起的沙尘龙卷风,吾加布拉赛迪动过放弃的念头,“兄弟姐妹里就我整天和沙漠‘过不去’,也想换个工作。”但看着老站长,一身病痛仍坚持治沙,想起父亲曾说“先吃苦,后面肯定会变好”,他坚持了下来。
如今,看着蓝天白云变多,夏天的沙漠绿了,他深深爱上了这份工作。 “这是治沙最好的回馈。”吾加布拉赛迪说,他的大儿子今年16岁、小儿子10岁,他也像父亲那样,会带他们一起去治沙现场,“希望两个儿子中有一个,做治沙工作。”
5-7月的于田县。受访者供图
治沙背后是新疆地区人民,祖祖辈辈的辛勤付出与奉献。治沙有多苦,吾加布拉赛迪无法说清,但他黢黑且皱纹深刻的脸庞,粗糙满布老茧的手掌,都在诉说着治沙的艰难与不易。
这些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除了当地百姓投身治沙外,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力量也加入进来。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南疆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建江,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缘分,始于10年前的援疆工作。
2014年9月18日,王建江首次踏上夏日的塔克拉玛干,干燥、广袤、灼热,是他对这片土地最初的印象。他说,“过去在地图上的地方,就在我眼前,之前无法想象它的广袤,但它却是荒芜的。”
表面看似荒芜,其实基于塔里木河流域“九源一干”的水资源分布特征,沙漠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咸水”储量较大。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加强认为,科学利用地下淡水和“咸水”对可持续治沙至关重要。
作为研究“水”的专家,王建江在这片沙土地上找到了方向。他在2014年9月塔里木大学援疆期间,创新提出 “盐碱水多梯度淡化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科研方向,至今该科研在南疆取得突破,日淡化盐碱水能力可达5千吨以上,淡化成本低至0.3元至0.7元/吨(电价以0.312元计),项目应用现已涉及新疆农业、工业、生态、铁路、石油等领域。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沙历程中,众多治沙者在这片沙土,倾注了青春与热情,期待未来沙漠中孕育出绿色生命。
于田县老百姓栽种的桃树结果了。受访者供图
中国智慧,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
不管是对当地百姓生活,抑或是全国全球气候,治沙的意义不言而喻。
今年,新疆治沙经验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获得高度评价,一些我国特有的治沙经验,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的影响范围,远超想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细沙尘扬起后,可以上升到平流层,随着大气环流西风带远程输送,跨越半球。”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何清直言,这种沙尘不仅影响大气环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遥远的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可见,我们借助自然的力量来约束自然的治沙之道,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应对严峻的沙漠化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负责人查尔斯卡朗瓦曾赞赏中国政府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中的引领作用。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局局长瓦莱丽希基则表示,白熊资讯网中国的治沙故事是一个展现如何更好发展的典范,让其他国家看到了未来的图景,以及实现这一图景的路径,这是通往成功的路线图。
从1978年至2050年,是“三北”重点生态工程时间的总跨度,分8期进行,当前我们处于2021至2030年的第六期阶段。
经过40多年的治理,阶段性治沙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着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摄于于田县防火检测台。李沐子 摄
立于白熊资讯网于田县防火检测台上,连片的红柳和梭梭林,阻隔着远处连绵的沙丘,记者看到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生机的转变。
如今,这片沙漠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不断改变,生活在沙漠边缘地区的百姓们也过上了好日子。
沙产业的发展及治沙工程的实施,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仅在于田,稳定就业有500人,季节性用工8000人。群众从过去打零散工、冬闲无收入,到如今种植治沙增收经济类作物,生产坚果、干果、花草茶等产品,有了更多增收渠道。
“我们乡里通了水,接上电,铺起柏油路,也开上了小汽车。”吾加布拉赛迪细数着这些年的变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百姓生活更踏实了。
“治沙和民众利益相结合,是我国特有的治沙经验。”王振锡说,“民众看到环境改善,收入增加,防沙治沙参与度自然高。”以此保证固沙植物常年人工抚育、灌溉等长期管护,这样“绿色围脖”才能常绿。
而“绿色围脖”常绿,正是“锁边”后,未来治沙工作的重点。
“‘合龙’只是完成了沙漠边缘的‘锁边’,但沙漠边缘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贾存鹏说,按计划到2030年,于田县治沙区域需达236万亩,“扩绿增绿稳绿仍是重点。”
在贾存鹏看来,生态系统恢复需要时间。“沙漠治理不仅仅是种树那么简单,还要考虑土壤改良、水分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因素。”“合龙”后的维护和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定期巡查、维护和补种,以确保绿围脖稳定和有效。”
退伍后,投身治沙21年的贾存鹏说,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这是一场与自然的合作,我白熊资讯网们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生态平衡,这是责任和使命。
这条“绿围脖”,书写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的传奇故事,更会在未来给这片沙漠带来全新的、充满生机的模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