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大学生借数万元抢买虚拟收藏品血亏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数字藏品”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可在95后甚至00后等年轻人的群体中,这已是个红得发紫的话题。以前火的是炒鞋,现在火的是炒数字藏品(NFT)。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有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数字纪念品等形式,被广泛称作“数字藏品”。
随着数字藏品在年轻人群体中的走红,“暗雷”也在一颗颗爆炸,普通投资者被“割韭菜”。曾经几十块的起始价炒到几万块,最终却又无人接盘,只能砸到手里或低价卖出。而在利益诱惑之下,向往“一夜暴富”的人们,甚至借钱、贷款也要炒买NFT。
今年5月,一夜之间,有的NFT平台消失,有的藏品疯狂跌价,之前花费了大力气抢购的“牛头马”“敦煌名画”等数字藏品,一瞬间变成泡沫。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数字藏品是近年来才在国内出现的“新鲜玩意儿”,市场监管仍然存在空白。
↑资料图 图据ICphoto
『“投资者”』
抢购数字藏品挣了4000元
大学生尝到甜头 借钱投资却遇崩盘危机
一年前,苏州大学生小白第一次接触到“数字藏品”的概念。他从同学处了解到,数字藏品,简而言之就是一些数字图片、视频、音乐,跟实物的收藏品不同,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虚拟的收藏品。而就是这种收藏品,可以实现“一夜暴富”,每个月微薄的生活费可以翻好几倍。
具体操作也很简单,就是去专门的数字收藏平台,购买那种看起来比较畅销、升值空间比较大的“收藏品”。关于如何挑选商品,同学之间通过介绍,将小白拉进数字藏品平台的社群,里面会有人发布即将出售或者比较稀有的数字藏品,“跟着大家买,就对了”。
刚踏入这个圈子,小白每天都会在平台卡着时间抢购限量的数字藏品,偶尔手气好能抢到,然后转手以高价再卖出去,他曾经因此挣了4000元。
而4000元对于大学生来说,算是个不小的甜头。后来,小白竟想通过借钱、贷款来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于是,小白向朋友借了2万元,在支付宝挪用花呗2000元,又分期借了8000元,购买了多幅数字图片。结果,他并未等来预想中的价格大涨,短短几天里,由于价格狂跌不止,从几千甚至万元购买的数字藏品跌到了几百、几十元的起始价位。
“期末了,我一点心思都没有了,真的顶不住了。”小白说,自己准备对家里坦白一切,并考虑是否马上就把这几万元的数字藏品脱手。可是一旦脱手,他的“投资”无疑是一场血亏。
↑网友讨论有数字平台崩盘 图据受访者
他在网上搜索了解到,像他这样的大学生大有人在,5月中旬,国内数字藏品情势变差,多平台崩盘危机之下,竟有一些年轻人表示亏到不知所措,甚至有想跳楼的境地。
『现象』
99元的数字图片被炒到1万余元
“开始火的时候坐地捡钱,现在亏到爆雷”
数字藏品到底是什么?红星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到,多年前,很多人白熊资讯网炒鞋,而现在,年轻人中最火的就是炒数字藏品(NFT),其原理和炒鞋类似。
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有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数字纪念品等形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作“数字藏品”。非同质化代币,可以理解为澄阳湖大闸蟹,每年产量100万只,每个螃蟹都会有一个蟹扣来证明其唯一的身份信息。我们见过哪种NFT?举一个例子,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四羊青铜方尊等四件国宝级文物为主题开发的数字藏品,用户可在线上“云参观”,这就是数字藏品。
但到了现在的NFT平台,平台销售的数字藏品远没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发那么“费功夫”。圈内人士秦先生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人炒作的数字藏品,往往只是某个动画片中一个节选的图片,它们存在意义就是被赋予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然后被当作商品。不断转卖把价格炒高,让购买的人能以高价卖出去,以此赚取其中的差价。说到底,它们有多少收藏或者观赏价值并不好说,但大多无疑只是一个投资的工具。
红星新闻记者随手在网络或各社交平台搜索“NFT”或“数字藏品”,可以看到有海量的NFT群聊。这些群里,除了更新的平台抢购信息,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交易信息发出。比如NFT平台iBox上一款名为《NFT大闹天宫》系列的数字图片,起始价格为99元,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哄抬,涨至11900余元,限量2000份。
当然,无限涨价是不可能的,买的人多,卖的人也多,几十//www.czybx.com元的一张图片被炒至几万甚至几十万,价格越来越高,卖家会思考“我有那么多资金吗?”“这张图片值得我花几十万去买吗?”“到时候能否再找到下家?”……例如,在陈小春发售的NFT视频上,陈小春发售NFT时全网公开售价199美元,现在陈小春NFT视频价格已经到达1999美元。但是一名叫做“漂泊的灵魂”用户,在今年5月买到的陈小春NFT,到现在都没能卖出去。
因此,各大NFT平台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买卖接近饱和。抛物线到达顶峰之后,将是下滑。而且抛得越高,摔得越重。NFT公众号被封,平台消失,成为了最近圈里讨论最多的话题。“为什么我压价,也卖不出去”“10块钱买的时候,我真的没想过这个东西可能卖不出去”“一开始火到只要买就是坐地捡钱,现在亏到爆雷。卖不出去,全砸手里”……
『平台』
大平台更为谨慎,限制多
小平台存在恶意炒作
2021年被称为NFT的“元年”,互联网巨头、各大企业、艺术家、明星纷纷入局NFT,屡创新高的NFT价格更是让其成为大众关注焦点。红星新闻记者调查整理发现,国内的NFT平台,一是互联网大厂平台,二是遍地开花的小平台。
互联网大厂平台,如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B站等等,大平台更为谨慎,对旗下NFT限制很多,市场流动性不强,恶意炒作空间不大。除了大厂平台,国内小平台大约有七八个,如Topholder、千寻,还有最近闹出崩盘消息的iBox。一些小平台大多没有很好维持住良好的生态,造成追高的接盘,存在恶意炒作空间。
“平台就是通过赚取手续费盈利的,你转卖或者提现,都是需要手续费的。”秦先生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NFT平台要实现不断地盈利,势必要拉更多人“入伙”,而身陷泥泞的年轻人是贷款买的,还是借钱买的,是亏了还是赚了,都不是它们关心的事情。
低迷的5月,NFT多平台上的年轻人都在因为藏品价格下跌、卖不出去或者无法提现等种种原因苦恼不堪。某NFT平台仍在吸引人流,竟打出了“疯狂五月 遍地黄金”豪迈广告语。早在数月前,iBox平台全线产品还一片飘红,热门款涨幅平均高达70%以上,然而如今的NFT实盘显示,那些炒至几万元的、非常热门的数字图片、音乐或者视频等等,价格都在下跌,最高跌幅30%多。
↑数字藏品暴跌
从暴涨到暴跌,一些接受不了大起大落现实的用户仍不死心,他们惦记着再冲一波。而在一些平台吸引眼球的广告语,在身边同伴纷纷拉伙的情况下,NFT概念就像一场美梦,还有无数人想要往里扎。
『专家』
新兴产业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空白
目前多为风险提示等,监管亟待从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认为,NFT的痛点和难点是非常巨大的。实际上,国内大部分NFT产品在推介的时候,并未能让投资者全面理解产品的设计特点和法律责任,其乱象有投资者狂热和销售方的因素。NFT的产品设计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我们当前看到的NFT平台广泛签约创作者,以简单的证书人为制造稀缺性的情况并不罕见,它其实并没有真正树立NFT数字藏品稀缺白熊资讯网的价值,反而给投资者造成市场比较混乱的印象,“最近关于NFT大量诉讼可见一斑。”
他认为,NFT真正的稀缺性,是必须建立在产品设计、艺术创作和市场认可三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的,这就是反复强调区块链的总体生态的原因。它要求国内的产业链和监管全面发展,同时设计者要发挥创造性,在合规框架内解决NFT产品设计的痛点以及市场推广的难点。
从整体上来看,NFT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处于一个空白的时期。截止到目前,国内涉及到NFT(或数字藏品)的官方文件都只有一些风险提示、倡议、公约等,法律效应并不是特别高。
今年2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也发布产业自律公约。提醒行业从业者及用户警惕打着元宇宙游戏等旗号的新型骗局,以及虚拟房地产等新型标的的投机炒作等。4月13日,中国互联www.czybx.com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其中明确提到,防范NFT金融证劵化,禁止发行交易金融产品。
目前数字藏品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乱象频出。NFT想要走得更远,更严格的监管,还有待完善。
红白熊资讯网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