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学区房迎来新政策 2021年学区房有什么规定
因为很多家长对学区房的重视,很多地方的开发商就会打着“楼盘名校”的幌子来吸引大家购房,这种情况也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并且进行整治,在2021年学区房迎来新政策,2021年学区房有什么规定,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白熊资讯网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2021年学区房迎来新政策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一则文件,对小学、初中的招生方式有了新要求:
“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关于做好2017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这里说的“多校划片www.czybx.com”是什么意思呢?
单校划片
为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只要户口在这个区域内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
多校划片
为多个学校划定一个区域,户口在这个区域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入学时可以选择多个学校中的其中一所报名。
如果该所学校报名人数没有超过其计划招生数//www.czybx.com,则照单全收;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则采用电脑摇号的方式分配名额,未被摇中的学生将被就近安排到区域内其他还有招生计划的学校。
我国24个大城市在2015年全面启动小学、初中“划片入学”,这就包括“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单校划片”为主。
而“单校划片”对于遏制“择校”的效果并不显著,“想上白熊资讯网好学校,就在那个学区买房”,名校效应让学区房价格疯涨。
此次“多校划片”的举措,旨在进一步为“学区房”降温。那么,“多校划片”是否就意味着学区房不管用了?学区房现在到底还要不要买呢?
实际上,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文件,是规定了招生的“大方向”,究竟何时落地,还要看各地招生政策的规定。所以,家长们要持续关注当地的招生政策。
北京学区怎么选择?
1.定位小学
小学的选择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学校隶属区县,学校的大派位中学等综合因素。可以去附近房产中介搜集、通过网络收集,或者去居委会询问。
2.了解学区房分类
学区房分两种:商品房和公房。商品房的对口小学,是开发商所建。成本涵盖在房价里,因此业主有权力拥有一个名额。但是不能有多个。公房入学是是教委给小学的任务。比如中关村1,2,3小本部就是中科院的子弟小学。
3.关注学校“土”政策
小学还有很多土政策,如要求父母有片内房产证;要求父母和孩子落户3年以上;入户调查,确定父母孩子在片内居住。
4.锁定几个目标楼盘
等需要根据自己经济情况,工作地点,楼盘状况来确定候选房。
5.确认欲购置房产的名额使用情况
首先,购房合同里写清楚,卖方必须保证房子从来没有孩子落户于此,如果卖方撒谎,会有很高的惩罚金(主要是拒付他尾款)。
拿到产权证以后,付尾款之前,买卖双方一起去派出所,要求卖方迁出户口,自己全家迁入户口,拿产权证让派出所查查有没有孩子曾经落户在这里。如有问题,直接扣下尾款。//www.czybx.com卖方把孩子迁入又迁出了,一样可以查看到。
6.落户,准备孩子入学
北京市内落户口非常简单,资料齐全,30分钟的事情。等房子购买完,需要注意的就是落户调查了。
总之,北京学区房虽然在改革,但是部分区域还是出现高价的现象,在北京学区房肯定还是占有优势的。
2021年学区房彻底凉凉了?
学区房不会彻底凉凉,还是有市场的,只是未来学区房价格可能会没那么高了。比如,近日,上海发布了学区房新政,为大家梳理如下:
1.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办法》提出了“名额分配”的落地细则。《办法》的出发点无非是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促进不同区的教育均衡。而不论是在早些时候的“公民同招”办法,还是如今的“名额分配”细则发布,都体现市教委对推进教育公平本身的坚定和良苦用心。
2.所谓“名额分配”,就是优质高中在每年的计划招生名额中,划出一部分名额,按一定比例以指标分配的形式,直接分配至各对应的初中学校。从2022年起,上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分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也就是说,在2022年及之后参加中考的上海学生,都实施该政策。
其实不仅只有上海推出了学区房新政,教育部还“钦点”了24个城市的名,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这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www.czybx.com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总之,两会后并不会取消学区房,只是未来学区房可能没那么吃香了,因为教育在改革。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